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六年级数学复习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优化课堂教学
(一)、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上好课是关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而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只有做充分的课前准备,课才能上好。怎样才能备好课呢?我认为备课时,不仅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而且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设计出儿童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
(二)、优化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三)、趣味化导学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我认为在总复习中应挖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进而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四)、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如统计这一章节的复习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能更牢固的理解知识。又如在复习空间与图形时,不但要让同学在纸上操作,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经历测量、分析、数学模型的建构、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A、巩固基础知识
B、突出能力教学
C、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D、专题训练,各个击破
针对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采用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训练,展开专题复习方式,各个击破的复习思路.
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或倾向,那就是教育的成功”。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各种能力方面都存在不可缺少的作用,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任何一个人未来的学习、成长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从小学阶段就应该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贵在长久坚持,不但需要学生的坚持,也需要老师的坚持。只有两者互不放松才能取得持之以恒的效果。
五、写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任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有成功的经验,也都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需要积累的财富。上完一课后,及时分析,总结这节课的成败得失,并简明扼要地写在教案的后面,这是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具体素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法宝。教学反思的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全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怎样?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教学中你突然得了什么灵感?学生提出了哪些你意想不到的问题……
当然,写教学反思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最重要应当从以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与失误之处着手、总结。
六.加强家校沟通
篇2
1、六年级数学复习的策略总结
1.1 制定复习计划,按部就班
在六年级数学复习中,制定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进行全面系统复习的第一步。复习计划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能引导学生在数学复习过程中保证正确的方向。
复习计划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复习时间以及知识的结构、数量等各个因素。教师要灵活掌握复习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时适度的调整甚至变更。计划总体分为四个复习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阶段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前两个阶段时间大致为4月中下旬,一般持续时间在一个月,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第三阶段是知识的强化训练,第四阶段是查漏补缺。后两个阶段是紧密相连的,有时也会同步进行,持续时间大致为半个月。
复习计划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四个阶段也是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在复习中除了要完成各部分的复习任务之外,还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实现复习的自然过渡,提高复习的效率。
1.2 巩固基础知识,走好第一步
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学生数学复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只有掌握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前进,去挑战高分甚至满分。因此,复习策略的第二步就是要巩固基础知识,打好基础。
在巩固基础知识阶段,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的理解。小学数学中,对一些基本概念不仅要背下,还要理解。例如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数的整除的概念等,给定一个数要学会对其明确的分类。在复习中,要督导学生加深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不能不懂装懂。二是基本计算能力的掌握。六年级的数学复习免不了要进行大量训练,因此基本的计算能力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锻炼计算能力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细心程度,保证简单的加减乘除实现零失误。
1.3 掌握知识内在联系,建立知识架构
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融通、彼此联系的。这种联系又分为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在复习过程中要切实把握好这两种联系,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整合,建立起知识架构。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的概念,他们之间可能是从属的关系,也可能是交叉的关系,学生要知道自然数和零都是正整数;又比如一些简单的运算题,学生可以运用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等来进行运算,运算律的使用便取决于运算公式中数与数之间的联系,简单的例题如(24+27)+(16+3)=?,此时便可以运用结合律来求解,将运算公式化为:(24+16)+(27+3),转化的依据便是24与16的联系,27与3的联系,从而简化运算。
1.4 强化训练,深入理解
训练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和深入理解知识,甚至探索出知识点中隐含的某些要点,从而对知识的掌握做到游刃有余。
在强化训练阶段,要精选题型,强化知识点。首先,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便是课本中的例题。很多考试题就是对课本例题的变形或深入。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十四中的第2题,“李平家用600kg稻谷碾出420kg大米。他家稻谷的出米率是多少?”该题考查的便是实际应用中比值的算法,归根到底是对商数、分数的考查,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数化简运算。在考试中就会出一些对分式进行化简或者转化成百分比的计算。因此要深入研究例题,掌握其出题目的,考查的知识点,还要总结该题型的做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便是对课外练习题的训练,在课外练习题的选择上,应把重点放在中低难度的题型上,对于难度偏高的题型要进行适度训练,尤其在临近考试的最后阶段,便应该放弃对高难度题型的训练。
1.5 及时纠错,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顾名思义就是发现原来的遗漏,弥补原有的缺点。在数学复习中查漏补缺是最后一道关卡。也是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一步。
在每次测试或考试结束后,都要进行详细的解析,矫正答案,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记忆自己不熟悉或者遗漏的知识点,从而实现知识的强化,做题能力的提高。
查漏补缺最重要的是做题之后,要善于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探索该题型的知识规律,增加自己的做题经验,避免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同一类问题上犯错。例如一个六年级解方程的练习题,3.5X+1.8=12.3,该题便是借方程的形式考查四则混合运算,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做错了,要总结出原因,是马虎、粗心还是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不牢固,然后对症下药,强化记忆,从而掌握该题型,不在此问题上重复出错,进而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2、总结
总而言之,在六年级数学复习中,老师既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来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强调并帮助培养学生自己的系统复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对数学复习有热情、有自信、有策略、有成绩。在知识的掌握上做到游刃有余,在训练的强化上做到查漏补缺,在最后的测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3
一、现在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存在的问题
1.复习的时候,老师们还在单一的用复习教材进行复习。
2.对复习阶段的几种课型的教学的模式不是很清楚。特别是试卷的评讲课,老师们满卷子的讲,讲的很累,但效果却不好。
3.教师对复习阶段规划的意识不强,当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规划不一致的时候,老师们没有很好的进行“再规划”。
4.教师没有根据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选择复习方法,盲目的跟风。
5.对基础知识的“过手”问题不够足够的重视“高估”自己的学生。
二、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的常识与技巧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学期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复习效果。因此这个过程的优化对于小学阶段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尤为重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六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
(一)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创设复习情境。
《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张扬个性,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学生是课堂一切活动的主人,也是数学复习课的主人。因此,作为复习课老师要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才能让学生积极投身到复习课中。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内容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体现互动和热情的教学,可使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并可激发其创新的潜能。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为此,教师应适当创设相应的适合的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有效的教学。
(二)指导学生定好复习计划。
复习前,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复习指导说明,让学生明确复习的方向、内容和题形等,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确定复习进度。这样让学生心中有谱,克服盲目性,积极的投入到复习中去。
(三)充分了解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
到了总复习时,很多学生学生会出现思想混乱,厌学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明确学习目的,努力培养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处于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时,心情会很愉快,自然会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动手操作、动手实验、大胆尝试等学习活动中去。另外,要让学生乐学,必须想办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能使其学习积极性得以发挥的学习环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讲讲学好数学的重要性、适当减轻作业量、不断对学生进行激励等。
(四)注重指导学生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前,教师应当认真钻研小学数学复习指导说明,让学生明确复习的方向、内容和题形,明确复习内容,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进度。这样让学生心中有谱,克服盲目性,积极的投入到复习中去。
首先用一半的时间指导学生复习课本的内容,重在复习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方法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学生在复习中注重查漏补缺,教师注重解疑和检查。在复习中注重发现学生在综合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知识的运用的能力。并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补缺补差,把遗漏点降到最低。然后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阶段复习,把内容相关的单元内容分项复习。比如:数的复习,几何知识的复习等等。结合不同的复习内容。确定不同的复习重点难点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最后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综合复习,各种题型,等等全面开展训练.在每一次综合复习中学生的能力呈现螺旋上升状态。
(五)精心编排练习题。
精心编排练习题是实施教学论断和反馈的好办法。首先在训练的内容上要活。要选择内容新颖、规律隐藏、思路灵活的习题训练,创造新的思维意境。其次,在训练层次上要活。采取巩固训练、模仿训练、变式训练和综合训练等灵活方式。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尽可能覆盖知识点、网络知识线、扩大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寻找多种解题途径,择其精要解题方法,逐步提离学生的创新能力。练习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目,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指的练习题也不仅仅指动笔的书面作业题,还包括动口的讨论题和动手的实践操作题等。
总之,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不仅要做到温故而知新,而且要能在其基础之上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主体,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4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六年级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本学年对新知识的传授,所谓明确目标,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给自己制定的目标[1],而并非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对于六年级数学的教学,既要把握时间完成新课程的知识点,还要对整个小学六年中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梳理和查漏补缺。让学生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积极对待学习。三维目标则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层面,要深入到他们学习习惯以及对待生活和人生的情感态度。
2.夯实基础知识。小学的数学概念大多停留在简单的公式和运算法则中,很多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并不是很看重,所以才会遗漏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所以对教师来说,一定要在培养学生态度、感情、价值观认知的同时,在带领他们在对基本知识概念、定理公式不断复习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探索、实践的兴趣。
3.完善知识结构。在六年级课本里面,有一部分旧知识的巩固,这些知识点是整个小学六年所学数学知识的整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整合的过程中要采取融会贯通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相关联的复习,补救遗漏的知识点,使复习达到最大化的巩固作用,确保没有遗漏的重要知识点。例如:应用题、数量关系、平均数问题、简易方程等,都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但只要总结出一套复习方案,会发现数学是相通的、有规律的[2]。
二、创新数学教材,培养探究能力
1.例题拓展,引导自主探究。例如: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个策划项目,甲单独完成需要5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0天,那么假如他们合作共同完成需要几天?对于这种关于乘除法的运算,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围绕课题展开拓展,如:甲乙合作3天后,还剩下几分之几,在一个星期内,甲能比乙多完成多少工作,这些拓展充分发挥了例题的知识点,并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考程度。
2.培养思维能力,一题多解。教师要利用有限度教材资源,结合发生在生活周围的事情,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既要把六年级数学教学教材落实到实处,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实际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一题多解锻炼了学生们对问题多样性理解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辨析思考,不但可以有效防止错误,还能更好地活学活用,在巩固原本教材的同时促进了他们的应变能力。
3.突出典型例题,提高思辨能力。典型例题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教学成果一定意义上的反馈,很多例题的结构对学生的思维开发是很有好处的,他们的递进结构有利于学生的逻辑培养,如果老师在每节课后都可以对例题进行花样式改变,既可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又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反思能力。
三、培养数学逻辑,提升数学理解
1.培养数学感觉。例如:平时可以让学生在遇到父母买菜、理财等经济问题时候,一起参与,或者将数学的原理、符号等运用在生活中,看他们如何解决日常实际的问题,太阳直射地面时影子的角度,切蛋糕是怎样才能平均分成五份,银行利率百分之多少的时候利息最高等。都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数学的敏感程度和他们的计算能力。
2.数学方面思维能力的开发。数学在生活中可以用来交流和表达,要想了解数学的价值,就必须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逻辑,这也是数感的一种体现方式[3]。在数学老师逐步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具备自主站在数学的角度看问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了解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对待生活,融入社会要客观理性,例如通过层高来估算楼高,水杯的大小来估算容积等。也可以探究了解数学符号小学图形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过程。
综上所述,六年级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连接小学与初中数学的一个关键性纽带,六年级的课本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旧知识的巩固,这对毕业学生在总复习时起到了一个很有效的查漏补缺的作用,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复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牢固,抓住典型例题分层递进的提高难度,使复习条理清晰完善,创意法教学应用于六年级数学教学不仅仅提高了六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也更好地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智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耿沭林 创意教学在数学课堂情境引入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109-109,110。
篇5
一、注重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任何学习活动都不可缺少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自然好学上进、刻苦努力,而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的提高,必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文化学习与数学学习意义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他们是国家的主人、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家乡建设与发展的重任,只有积极进取,发愤学习,将来才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任何事物都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介绍一些科学家特别是数学家的成才故事,学习他们的远大志向和执着精神,从中汲取学习动力,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二、抓好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抓好常规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我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如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作业本的使用、作业时间的安排等都有比较具体的指导,在课前课后我十分注意让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练习、反思总结等。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三、优化教学,注重课堂教学质量
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前提下,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实效。笔者认为,六年级数学教学课堂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外,解答数学的方法和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关注这一点。我班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特感兴趣,每次的解题方法各式各样,我在给予他们肯定的同时,再让学生比较,从而选择最优的解题方法,以此拓展学生思路,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答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饱满,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分析学情,重抓后进生的辅补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学的轻松,教师在上课时,要尽量把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备课时想到中、下层学生是否能听懂。这样,在学习新知识中,学生不会的少了,教师的辅导工作就会轻松许多,辅导学困生的时间就会多一些,这样才能使大多数学生进步。至于后进生的成绩的提高,光靠教师在课堂上有辅导是不够的,重点应该是课外的辅导,在辅导之前一定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愿意来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快,学得好。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学生以前旧知识的辅补,在辅补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分类,同时还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计划地进行,不能看到学生不会的多了,就心急、心烦、生气,这样不利于辅补。同时,教师在的时候对知识要进行分类,要有的放矢,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解决,解决的问题多了,学生不会的问题就减少,学习有了进步,学生就爱学,成绩方能提高。
五、随机进行复习,完善知识结构,创设学生终身发展的空间与平台
六年级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于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知识遗忘、缺陷较多,知识的综合更成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寓复习于六年级平时的教学之中,帮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是许多老师的经验之谈,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妙药。只有这样,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一下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不管是哪种版本,编者在编排新知的巩固练习中处处渗透着对旧知的巩固。如在分数四则运算的几个章节里,就安排了“归一应用题”“常见数量关系”“平均数应用题”等旧知的复习。如果在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抓细抓实,采取“讲一题、带一串”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适时地对学生知识的缺陷和遗忘进行补救,对最后的总复习定将会起到巨大的缓冲作用,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将随着平时的复习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稳定,这样,不仅提高了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六、掌握评价理念,做好学生评价工作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无处不在。因此,教师掌握评价理念,做好学生评价工作,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成绩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人都有虚荣心,都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进步、成绩,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特别是小学生,爱表扬、好表现是他们的天性。当教师说她行,当你常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将会使他信心尽失,自卑、随之产生,甚至一蹶不振、自甘堕落的心理 所以,我们要为下一代人着想,对学生要做好正确、科学的评价。
篇6
二.针对2020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分小题整理复习。
下发的双向细目表中一共有37个题,每个题都规定着考试内容,对照着考试内容将历年试卷整理出来让学生分题进行练习,每一个题目就是一个小专题,让学生在做题中感受考试内容,熟悉考点和形式。让学生出题归纳考点,让优等生上白板讲题演示,加深印象。
三.多做试卷特别是历年真题试卷
在复习中多做试卷,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题目,掌握做法。做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共性问题,课堂上大家一起纠正,并进一步强化练习,禁止学生不犯重复性错误,个别问题个别辅导。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一看到题目就知道是什么类型的题目怎样做。每复习完一个单元,及时进行测试。但对数学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我感觉多做题目并非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大量做题但是他没有弄懂知识反复做题反复出错,可能会出现破罐子破摔,针对这部分学生不懂的知识,我多半采取自己先教,优等生教,好朋友教,利用集体的力量慢慢培优扶差。试卷完成后,注意错题的分析和改正。错题本作为复习的资源。
四.细节上的要求
1、考试计算题必须打草稿做,认真写每一个数字,不带笔,不误写,类似5,9,0,7,1这些数字很容易写错。做完试卷不闲着,反复检查验证,争取满分。
2、做题看到圆锥两个字先圈起来,旁边备注三分之一。
篇7
知识的整合和归纳主要在于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复习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以及归纳总结。其中,实施的主要方法就是让学生先对典型习题进行练习,然后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分析和思考,找出题目的共同规律,再在规律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老师在这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把握复习进度和方向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二、薄弱处的巩固和加强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不明白以及疑惑的知识点,那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就需要及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首先,老师应该要找出学生已犯的错误以及缺漏的地方,可以通过查找学生的练习本以及摸底考试的测验。其次,老师要注意的是,测验的题目最好以原题为主,开放性、思考性的题目要避开,题目的数量也要控制。最后,根据测验的结果,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老师再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其的练习,在不断的题目训练中,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薄弱环节,提高复习效果。
三、课后辅导的强化
强化课后的辅导工作,老师就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课后辅导方式,这样既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还能促进课后辅导有效性的提高。其中,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在进行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对他们思想的辅导,通过采用科学的方式,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传授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四、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复习不仅是要温习学过的知识,还应该对原有知识进行一定的延伸和拓展,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利用率。这就需要老师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对复习题目的精心设计以及科学方法的使用,
有意识地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篇8
一、对经典习题进行有效归纳
在实际开展复习活动时,教师需要为学生细致讲解典型的数学习题,使学生逐渐适应习题难度,自主进行练习。学生在独立解题过程中,会逐渐积累解题方法与规律,总结归纳出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理解掌握触类旁通。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数学问题的诸多条件,从较为复杂具备代表性的例题入手,寻找此类型问题存在的普遍规律,鼓励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迁移活动。
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以下例题,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从A地去B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5/3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A地去B地的路程,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出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5/3×90÷80=150÷80=15/8(千米),答:客车每分钟行15/8千米。教师通过利用经典习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而有效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使学生在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对一题多解类型数学题目进行总结
对于同一道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多种解决方法,从正面、侧面或者是反面角度进行分析,学生可以自主总结出多种解决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以如下题目为例:两辆汽车从相距345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辆汽车可以相遇?分析1:先求出两辆汽车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即速度和。然后根据公式“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即可求得;分析2:两辆汽车在相遇时各行路程的和,就等于两地之间的距离345千米。由此可列方程解。分析3: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距离”这一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因为两辆汽车从相距345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另一辆每小时比第一辆少5千米,所以第二辆汽车的速度为60-5=55千米;经过345÷(60+55)=3小时两车相遇;设相遇时间为x小时可得:60x+55x=345,115x=345,所以x=3(小时)。答:相遇时间为3小时。
以上三个方法解法1思路清晰,运算简便,是本题的较好解法。后二种解法都是方程解法,实际上这几种方程解法都是同一数量关系,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都是由一个方程变形得来的,其中解法3较为简捷。利用学生发散性数学思维求解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此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归纳多元化解决方法。在学习讨论环节,教师需要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习惯,鼓励学生针对某一题目寻找多元化解决方法。此举不仅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也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单元模块性总结
在学习完一个数学单元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知识简单列举出一个网状大树,枝干则是本单元中的重点知识,鼓励学生自主讲述其知识框架。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一知识网,自主凝练知识提纲。在实践初期,有许多学生可能会态度不认真,还有部分学生只是按照教材中给出的框架按部就班。对于以上现象,教师需要积极鼓励班级中学生,对一些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单元知识进行总结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本单元涵盖的知识产生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自主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逐一整理归纳,有利于学生理解其数学概念、定律、公式等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所学的习题类型,从中寻找解题技巧,在大量的推理中归纳总结出独有的解题思维与能力。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讲解,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问题。在评价学生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表扬学生,将一些优秀的数学作业张贴出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传阅交流,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展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活动时,教师需要侧重在练习中有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利用多种数学习题,不断强化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篇9
一、明确目标,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创意法教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指学生自己学习目标,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它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六年级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新知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恰当地提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太粗心了!许多题目连中下等生都应该做得起来,可练习考试的时候学生错误的情况很多。即出现所谓的“过失”失分现象。学生产生“过失”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原因简单地归究为“学生粗心”。就教师本身而言,教学中,在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二、活用教材,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现行“九义”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现有教材的作用,体现创意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呢?实践证明,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改编例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补充了一例,说明“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比较方便”。有位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受教材的限制。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出示了下面一道题:2/9999×7777,激发学生兴趣说:看哪位同学计算得又对又快。当学生觉得2与7777相乘比较麻烦时,这位老师点拨到:看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恍然大悟,自觉地运用了先将7777与9999约分,然后,再把7和2相乘除以9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数和整数相乘,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做计算效果好得多。
(二)改编例题促思辨,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策略。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运用改编例题、习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辨析,进行前馈控制或反馈矫正,一方面可以达到有效防治错误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1.前馈控制。即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或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在解答有关问题时易错的一些情况,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对比、辨析,防患于未然。
2.反馈矫正。即当学生在练习中发生错误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通过改编例题或习题让学生继续练习,学生在继续练习中产生顿悟,从而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提高反思能力。
三、抓住典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直觉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六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题型,分层递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十分有益的。
如有位老师在讲解型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角的三角形。”这一类题时,通过分层递进,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耐人寻味。
第一层次:求出三个内角判断法。这是学生开始时常用的方法。第二层次:求一个角判断法。“我们能不能只求出一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为最大的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是直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第一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
第三层次:直接判断法。“我们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因为3=2+1,最大的角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总结出:
1.如果最大角的比份等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大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3.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小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篇10
3、要体现“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的教学”的基本理念,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要查缺补漏,使每个学生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查、自纠、自补。查和补的内容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方面,还应包括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其次,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组织不同层次的练习,提出不同层次的发展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各个击破、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
针对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性训练,专题复习,各个击破。
1、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先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对于学生有困难的学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主,确实知识底线。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确立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差异。
2、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在练习时,从专题知识出发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的均有收益。
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即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补缺,发现问题,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迫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总复习错题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集中补“缺陷”,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三、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大约有500个,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概述进行回顾梳理、分类整理、整体、把握。同时把相关的概念联系沟通,使分散的“零件”组装成“机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部分:(1)数的概念(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2)四则计算概念,包括四则计算的意义、计算法、运算定律;(3)几何知识,包括图形名称、性质、特征和分类,有关图形的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概念和公式,还包括量计算单位;(4)数的整除概念,包括整除、除尽、约数、倍数、质数、合数、公倍数、公约数、互质数等;(5)比和比例的概念,包括比、比例尺、正比例、反比例、比值、最简比等和相关的名词术语;(6)式的概念,包括等式、不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7)统计和概率。(8)数学广角。除此之外,有些名词术语也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概念,如增加、减少、扩大、缩小、平均等。对于一些关系密切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则可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总结,以便学生系统掌握。
四、控制优化练习测试
复习阶段必要的练习检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练习检测的次数要严格控制,“泛而滥”的检测既起不到位应的效果。检测要有目的性,通过检测要能发现些存在的问题,但更多的是通过检测树立起学生复习好数学的自信心,激起复习兴趣,不能把检测作为惩罚学生的依据,否则学生心理就会变异,会“谈检色变”,起不到检测应有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测?笔者认为:(1)复习阶段的检测一段2周一次,检测的内容当然要紧扣这两周复习的内容,凸现基础性,适当渗透综合题,不能随意拔高要求,不出偏题和怪题,要让学生通过检测,看到自己的复习成果,建立自信,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后续的复习中;(2)检测以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评,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补救,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要大张旗鼓的给予表扬,对一时不慎落后的学生,要耐心地帮助查找原因,保护其自尊;(3)练习检测的成绩不宜在班级分布,更不要排名次,如果学生一时没发挥好,最好能给他一次补考的机会,时时处处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检测氛围,有利于形成安全、健康、向上的考试心理,使每个学生在“大考”时更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总之,在小学数学总复习时,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发动学生积极训练,师生齐心,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对薄弱知识点开展专题,各个击破,切实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良缘.浅析“图解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的有效性运用[J].教师,2010(13).
[2]徐友新.六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J].河北教育(教学),2010(11).
[3]郭树华.六年级数学(苏教版)毕业测试题[J].小学教学设计,2010(23).
篇11
1.1辩证地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知识与技能仍然是重点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
1.2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虽然不能肯定地说每节课都能达到既定的目标,特别是能力的要求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可能靠一节课完成。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那种不注重过程与方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同样,那种只追求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弱化知识与技能,或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教学中剥离出来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2.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学生学好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百分之几”的问题,改为“求少百分之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让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智力。例如:在教学圆柱、圆锥体积时,教师拿出两组圆柱和圆锥教具,每组分别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向圆柱里装沙子。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学习热情高涨。可试验结果却是:用装满沙子的圆锥向圆柱里装,有时三次装不满,有时三次刚好装满,有时三次装不完。虽然结果不满意,却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把课堂气氛推向。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对圆柱、圆锥的底和高进行比较,然后再装,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关系。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被有力地激发出来。
2.3寻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总结经验,教给方法。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无捷径可走,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要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
多数学生对课前预习重视不够。其实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预习的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听课效果。所以,我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要求学生记下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减少课堂上的压力,相对减少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3.2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六年级学生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基础知识应该牢固地掌握,否则将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困难。牢固掌握并非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真正理解。
3.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年级数学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造精神。
4.注重反馈,提高质量。
篇12
1.培养概括能力,提取有用信息
(1)准确把握概念。对于应用题的数据,我们需要认真区分概念,不同的属性之间不能对比,所以我们要找准方向。比如,“一条绳长2米,剪去1/3,还剩多少米?”这里对比的是具体长度“米”,而减去的1/3是比例,所以要得到所求,我们必须将剪去的1/3换算成具体长度“米”即2×1/3= 2/3(米),然后再对比剩下多少。
(2)找准比较标准。针对干扰信息比较多的情况,我们需要确定对比标准,然后提取有效信息。比如应用题:“某酒店原来房价100元/天,先涨价10%,又降价10%,问现在房价是多少?”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清楚两个10%对应的标准量不同,所以它们所代表的钱数也就不同,所以现在的价格绝对不是原价。
2.培养应变能力,实现举一反三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问题都是灵活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课上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只有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才能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因此,在复习时我们设定的习题应该具有高度概括性,能以点带面,以期让同学们有意识地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分析问题变化规律的技能,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为了让孩子们系统地掌握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我们可以设置母题开启引导:“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8米,宽是6米,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同学很容易就回答,8×6=48(平方米)。我们将题稍微变一下:“一块长方形菜地,种了8行白菜,每行6棵,一共多少棵白菜?”有的同学就蒙了,开始画图数起来。其实这也是个面积问题,面积就是对应平面上的容积。复习过程中,通过简单问题引入,然后变形对比,让同学们回忆概念,对比认知,有效完善知识迁移,生成实践运用能力。
3.鼓励发散思维,探索多种解法
许多问题往往有许多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剖析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开阔视野,掌握多角度的认知和探索方法。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设置开放性习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思考,最终解决问题,收获方法。
比如,针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复习,笔者这样来设置引导:“学校图书室有科技书120本,科技书与故事书的比是3∶5,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几本?”解法一:把科技书看作单位“1”,那么故事书就是科技书的5/3,列式120×(1+5/3)=320(本);解法二:把故事书看作单位“1”,那么科技书就是故事书的3/5,列式120÷3/5+120=320(本)。复习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喜欢的方法,既体现方法的多元性,又优化了方法。
4.归纳解决方法,初尝建模思想
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情境来进行设问。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只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类,然后引导同学们进行总结,将同一知识点的解题方法概括出来,建立数学解题模式,就能有效指导实践。例如在复习相遇问题时,笔者让大家对比以下3个题目,然后根据解题方法进行讨论。
题目①: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问经过几小时,甲乙两车相遇?题目②:从甲城到乙城,汽车需6小时,货车需8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题目③: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6天,乙队单独做需8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
经过分析与解答,同学们发现上述题目虽然穿了工程问题、相遇问题等不同的“外衣”,但是究其本质,它们的数量关系原理是相同的,解答方法基本一样。这样大家经过归类总结,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最终触类旁通,大大提升了解题能力。
本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一些教学实践对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引导方法的讨论与总结。概括地讲,复习不但是巩固旧知识的过程,还是弥补知识漏洞、升华探索和分析能力的过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迁移知识,生成能力,有效达成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篇13
1、出示学习目标,落实基础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创意法教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指学生自己学习目标,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它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六年级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新知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恰当地提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太粗心了!许多题目连中下等生都应该做得起来,可练习考试的时候学生错误的情况很多。即出现所谓的“过失”失分现象。学生产生“过失”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原因简单地归究为“学生粗心”。就教师本身而言,教学中,在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2、用好现有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现行“九义”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充分发挥现行六年级数学现有教材的作用,体现创意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呢?实践证明,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2.1 改编例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分数乘整数这一部分,教材在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后,补充了一例,说明“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比较方便”。有位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受教材的限制。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练习以后,出示了下面一道题:2/9999×7777,激发学生兴趣说:看哪位同学计算得又对又快。当学生觉得2与7777相乘比较麻烦时,这位老师点拨到:看题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呢?许多学生通过思考,恍然大悟,自觉地运用了先将7777与9999约分,然后,再把7和2相乘除以9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数和整数相乘,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这样一个结论,这比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他们单纯地做计算效果好得多。
2.2 改编例题引发散,培养学生能力。
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 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2.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2/3。 还可将问题改为: 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 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路的? 3.甲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独修还需几天? 这样围绕例题这一中心发散,例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机制,在本堂课得到充分体现。
2.3 改编例题促思辨,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策略。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运用改编例题、习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辨析,进行前馈控制或反馈矫正,一方面可以达到有效防治错误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2.3.1 前馈控制。即教师根据教学规律或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在解答有关问题时易错的一些情况,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对比、辨析,防患于未然。
2.3.2 反馈矫正。即当学生在练习中发生错误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通过改编例题或习题让学生继续练习,学生在继续练习中产生顿悟,从而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提高反思能力。
3、抓住典型题材,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与直觉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六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题型,分层递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十分有益的。
如有位老师在讲解型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角的三角形。”这一类题时,通过分层递进,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耐人寻味。
第一层次:求出三个内角判断法。这是学生开始时常用的方法。第二层次:求一个角判断法。“我们能不能只求出一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为最大的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是直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第一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
第三层次:直接判断法。“我们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懂得:因为3=2+1,最大的角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总结出:
(1)如果最大角的比份等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大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3)如果最大角的比份小于其他两个角的比份之和,则这个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学生的思维,在本堂课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数感得到落实,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随机进行复习,完善知识结构,创设学生终身发展的空间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