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弱
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弱,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压力: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相比中学变化很大,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差,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不知道如何学,考试也常挂科。
生活压力: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贫富差距,价值观世界观的冲突加剧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和自卑心理。
交际压力: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一些学生从小备受宠爱,任性,自私不懂得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进入大学以后不习惯集体宿舍生活,表现为交际困难,自闭。
情感受挫: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就业压力: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以至于社会上出现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的说法。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①
要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敞开心门,需要精神的沟通。高校图书馆作为继承前人文化遗产、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的场所,它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这种特有的文化功能,使图书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特有的馆藏以及相关文化拓展活动,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乃至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会起到深远的作用。
二、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开展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是一种藉由阅读图书或接触其他信息材料,帮助读者纾解负面情绪困扰,进而达到身心平衡之状态。通常是由图书馆员、心理治疗师,或其他相关专业人员,针对个别需求,进行材料选择,并利用这些材料给予读者治疗。
阅读没有门槛,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无论你贫贱富贵,自卑还是骄傲都能在书中找到共鸣。恰当的阅读能驱逐孤独让人领悟,净化。诗人但丁说过:“我在悲痛时想在书中寻找安慰,结果得到的不仅是慰藉,而是深深的教诲,就像有人要寻找银子,竟然发现了金子样”。
阅读疗法在高校中也已经开展。201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分委员会开出了“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此书目由泰山医学院图书馆主持阅读疗法10年、经验丰富的宫梅玲委员开列初稿,经过多位专家补充修订,并在社会上广集意见最终确定的。
书目针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门别类,有减轻求学焦虑的,有超越困境、激励志向的,有克服交际困难的,有认识和享受孤独、寂寞的,有令人流泪减压、平静心态的,还有减轻抑郁症的。
201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国内很多图书馆都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心书推荐——大学生常用“心灵书方”百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将《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以写真图在图书馆“书香驿站”上墙。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举办了以“博览经典图书,点燃智慧人生”为主题读者书活动,期间进行了《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宣传推广和主题征文活动。
(二)举办健康讲座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基地应该经常举办一些讲座。很多名人像李开复、杨澜都在大学校园内举办过讲座,他们的人生智慧照亮了无数学生的心灵。不过名人讲座毕竟是阳春白雪。图书馆应该多请一些心理专家,教授、医生,包括校园内的优秀辅导员,老师给学生们传播心里卫生知识,指引人生。从我在书库工作的观察来看,心理学书籍流通呈上升趋势,如果再有心理科一线的专家为大家解疑排惑,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卫生知识,这样不但帮助了自己,关键时刻还能拯救他人。
(三)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提高馆员素质
篇2
1.1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
当代高校讲究德育为先,而后育人,追求学生个体知识、素质两者高度结合。大学生多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虽然价值观大多已经成型,但是仍然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依旧是人生观的重要养成时期,培养能力、人格、知识、道德四者合一的当代学生也是当代高校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优化培养学生的三观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大学生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能够帮助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且深度体现了现代大学教育的优越性。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之一。思想变革引起社会变革,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同样适用,学生的思想变革很有可能会引起学生个体的奋发图强或者日渐颓废,当代学生的生理活动、行为活动必须以一定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本人很难适应多样化的大学生活以及钻研度加深的大学学业知识,因此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学生掌握大学相关学术知识的基础之一,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2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现代社会不断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便是许多人在价值观形成初期遭受了重大变故或者遭遇强烈刺激,形成了偏激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关,大学生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心理价值观念,才能对于现实拥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才能拥有更加强大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个体来说,高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价值取向,可以帮助其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减少与他人、社会的矛盾,而与此相对,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的年龄阶段,他们拥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崇尚个人合法权利的保护,这既是大学生闪光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大学生非常强的叛逆心理,导致其偏激的情绪活动以及冲动的性格特点。因此,对于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满足大学生个体身心结合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大学生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使得大学生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加强对自我认知的训练,对自身有一个客观合理的判断,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人生道路的规划,以帮助学生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
1.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并没有形成具体明确的规划,也就是说,许多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迷茫之际,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模糊的。与此相应,现代经济社会出现大量失业现象,分为两种情况失业:一则是大量工作无人做;二则是很多人无工作可做,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便是多数人并未对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大量的失业又容易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财产纠纷、生活问题甚至犯罪。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其在提升心理素质的同时,促进自我认知的形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以后的创业、就业形成正确的认识,减少失业的同时减少了社会问题的发生,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又会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两者形成良性循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单一
基于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当今多数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开办相关讲座,并且强制学生去听此类讲座,心理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并未普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寄托于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学生自行组织的心理社团活动,并未有专业的人员或者课程对学生展开相关教育。多数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单方面学习心理知识或者单方面学习学术知识的局面,形成了常见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孤立形式,学校并没有将心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教育之中,并未对其进行相关的全局规划,导致学生教育仅有形式而未达到实质效果。
2.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封闭
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时,仅仅将心理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而未注意到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忽略了学校心理教育与社会教育接轨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学生空学诸多心理理论,但是实际心理承受能力偏低的现状。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以课堂或者讲座的形式开展,并没有注意到学生日常生活才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课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学生在知识上高谈阔论,而在实际处理中手忙脚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班级人际关系以及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而导致学生对于周围人际关系的漠视,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事倍功半。
2.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说,新的模式耗费精力多,学校支出大,耗费资源远远多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因此,多数学校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实行了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本质上还是处于老旧的模式之下,依旧存在封闭化的教育模式、单一化的教育途径等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多数高校拥有心理健康普查以及学生个人的心理档案,为学生开展相应心理课堂以及心理讲座,最后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开设心理辅导咨询,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模式依旧是传统的事后处理和事后控制而非现代心理教育理念所推行的事先预防。因此,多数学校看似实行了现代化的心理教育课堂,但是实际上并未改变,并且这一形式化的心理教育模式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便是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导。
2.4教育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
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乃至到了大学,目前国内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大多数时候处于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失去了对于所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亦是如此,学校强制开展讲座活动,学生被迫参与讲座而内心则对学校的相关活动进行抗拒。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陈旧,讲授知识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学,也导致讲师失去了教学兴趣,因此讲师愈发不愿教授,学生不愿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3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以及相关途径
3.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坚持的原则
3.1.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相结合,高校只有将心理健康教学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才能探索出适应本校学生的教育模式,也才能适应学生的个人情况,从而在不断的结合中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新教育模式。高校在开展相关课程时,应该注意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程度,相关教育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者结合相关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掌握能力。
3.1.2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鉴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必须改变当前的教育方式,追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工作从学生出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积极性。
3.1.3个体化原则
不同学生所经历的人生阶段不同,其人生经验以及知识系统结构也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在普遍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点,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差异化教育。学校在对每个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充分考虑教育时机、教育地点、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公平的心理健康教育。
3.1.4阶段化原则
学生在进入大学的不同阶段时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比如刚入学校的大一新生充满好奇,大三学长相对迷茫,大四毕业生具有模糊但基本正确的人生规划。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3.2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3.2.1创造适合心理教育环境的环境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进行新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创造新的适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学习的环境。校园环境是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阵地,环境创造要注意符合学生整体的价值取向以及学生综合意见。
3.2.2加强相关人员培育
学校应该打造一支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通过与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提升自身心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
3.2.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篇3
1.2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需要对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也是个性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均衡的发展就需要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所以大学生也要承担越来越复杂、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从个人角度来看,在大学阶段,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还要掌握专业知识,优化个性品质,开发智能潜力,为就业做好准备。这个阶段,或者由于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或者家庭、社会对他们期望过大、过高而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1.3为适应社会进步和时展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在日益更新,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竞争的不断加剧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也就随之而来,并由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心理问题巳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是心理健康。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
2.1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过去那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专门的教师采取特定的活动形式来完成的观念是片面的,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就必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低估。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要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作为自己教育行为的指导思想。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校园环境,并调整教育工作,使教学活动、管理活动都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2.2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从业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从业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教育教育者不仅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还要具备与大学生所学知识相关的各科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个别教学以及语言沟通方面的技能。但是具备这些素质的专业人才极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为此需要培养大量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从业素质。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首先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来实现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目的。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培训的质量,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第三,针对目前心理教育工作者其水平和技能良莠不齐的现状,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开展分类培训,切实提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
2.3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篇4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1.1工作体系不完善。工作体系不完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所需时间也较长。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时,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辅导和治疗等工作机构进行完善,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从根本上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有序的进行。但是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完善的工作系统并不具备,导致相关工作在开展的时候不能够有序进行,不能实现预期效果。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的课程也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将一些重要的相关课程纳入大学生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内容也不规范,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1.2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二。在我国,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兼职,且没有经过正规和专业的培训,其专业性不够强,教育教学的效果自然差强人意。此外,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是以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对于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行为训练的活动很少涉及,教师不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学生也不会完全信任教师。1.3心理健康教育侧重问题人群。心理健康教育侧重问题人群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三。我国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都是侧重问题人群,针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自信心较差、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应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应做到“重全体、重教育、重预防”。
2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建立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学的进行一般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和学科定位,进而以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进行教学,细化教育对象以及对教育对象的群体心理和结构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高校在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以其所在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作为根据将其分为不同群体,高校中的学生群体大致有贫困生群体、网络群体、新生群体和毕业生群体四大类。贫困生群体具有独立性强、勤劳简朴和学习刻苦特点等,同时其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存在一定压力,其中经济压力是最突出的;网络群体指经常使用网络,在网络中尽管没有迷失自我但是却有严重网瘾的群体,其在网络世界也会受到一定压力,会接收到一定的负面信息,影响其心理健康;新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刚步入高校校园,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处于转型和适应阶段;毕业生群体则是一个问题多样化的群体,最突出的是就业压力,往往引发毕业生焦躁的心态,产生严重的“离校综合症”。2.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要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师资力量的建设,长久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当前部分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这一问题,高校必须转变观念,不能仅仅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应付考核的一项任务,而是要认真仔细的进行对待。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二者混为一谈的问题,对于这一情况高校必须加强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而不是直接让德育教师或是辅导员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而高校应形成心理健康教师、德育教师和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机制,进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和全方位。2.3开展全面的心理咨询和辅导。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开展全面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针对心理异常的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学生也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调控能力、抗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健全和发展其人格。正常学生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存在轻、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的主要对象,存在心理疾患的学生则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治疗的主要对象。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改进,需要建立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还需要开展全面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作者:兰翔 王越 周彧竹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篇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课题(项目编号:C-2-9、B-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203-02
民族院校大学生不仅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希望。如何帮助民族院校大学生克服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心理焦虑、心理障碍、心理失衡等问题,加强改进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民族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影响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1.就业困难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全国大学持续扩招,全球经济不景气,使本就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迫使大学生毕业时不得不直面激烈的竞争。民族院校大部分学生认为,无论是学校牌子还是个人水平,与其他普通高校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在就业的竞争中均处于劣势,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毕业即失业。对于心理承受力较差、心理适应力弱的学生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现实。恐惧、焦虑、烦躁的情绪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处境无能为力,对前途失去希望,更有甚者认为生存没有意义。
2.经济压力大
民族院校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家庭贫困、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给他们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贫困背景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显,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敏感、自卑、性格孤僻、内心孤独失落、自我封闭、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此外,受社会上“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学生常有“学而无用,金钱才是硬道理”的想法,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
3.学业压力大
民族院校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刺激。考研的学生不仅要上辅导班、听讲座,还要上专业课,选择毕业即就业的学生要准备考取各行业的资格等级证书,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紧、压力大。另外,来自家庭的中国式“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要求和期盼,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具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4.沉迷网络
当代社会,网络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冲击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互联网给人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经受多方压力的大学生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体验着一种情感,使自身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得到了一种逃避的方式,以屏幕为界面来回避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一些学生对游戏、网聊、网恋钟情和迷恋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各民族院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受教育观念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这项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重治疗、轻预防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上都基本沿袭了以往的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模式,[1]侧重于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干预,而非积极的引导。心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本体,而是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其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略了学生潜在的积极特质,偏离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与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相对薄弱
高校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班导师完成。他们在心理健康咨询方法的运用以及咨询经验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正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规律,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另外,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没有专项资金培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使其无法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课程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普遍借鉴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实际教育过程表面化、形式化,导致学生仅将心理课程作为拿学分和高成绩的捷径,这与开设心理课程的预期目的,即教育学生“自爱、自重、自珍”背道而驰。
三、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日常教育、课堂教学、心理问题筛查、危机干预、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需要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在高校经费中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办公场所、设备有保障,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待遇有保障。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
民族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民族院校可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2]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各高校应按照规定的师生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用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发展空间吸纳专业人才;二是加大培训辅导员、班导师等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力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毕竟只占少数,学生很少去心理咨询室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班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其有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建立四级心理健康干预网络
高校教师工作繁忙,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有限,不能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也不可能帮助所有的学生。要使民族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开展,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校应成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干预网络。在宿舍和班级选出心理委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课程培训,让他们成为教师的助手,及时向导师、辅导员反映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导师、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报告院心理咨询中心,由专业心理教育者帮助其解决;同时,学校的心理教育措施又可以通过学院、班级、宿舍贯彻落实到每一名学生。
4.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特质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3]民族院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各项才能;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给予学生尊重与理解,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管理风格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形成自主品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客观的评价过去,积极的接纳现实,乐观的展望未来,使学生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5.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民族院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普及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避免形式化、简单化。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心理训练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完善心理机能,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6.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
民族院校的生源约60%是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民族传统文化构成的核心,是民族成员所共有的区分事物好与坏、对与错,并决定可行或不可行的基本评价体系。[4]当本民族的价值观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产生差异时,学生很可能产生困惑、无所适从的感觉,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专业心理人员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应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时,应充分考虑到各民族学生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格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周炎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7):50.
篇6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新生适应环境困难,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不能与他人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遭遇困境时,不能适时地调节和控制情绪,倾向采用极端方式解决;心理发展状态不符合年龄特征;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害怕走向社会;等等。这些不仅影响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到未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正常工作交往等。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因分析
一是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处于“心理断乳”关键期,面临着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求知与辨别能力、竞争与求稳等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二是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比有很多不同,注重自学,注重全面能力,强调素质;而大学又是一个高层次人才的聚合地,中学的佼佼者到大学后可能要失去曾经的拔尖地位,不免要有心理落差;集体生活更需要处处协调,不能随心所欲,时间、卫生和生活习惯都在产生摩擦。凡此种种,都易导致新生患上“新生综合症”。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正规的关键之一。除了继续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常规工作,笔者以为,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1.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自我、环境以及自我内部的矛盾运动引发大学生的自主行为,通过自觉接受外界信息来调整适合心理状态。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纠正大学生的认识偏差,缩短他们与社会的距离,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真正融入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课。
2.优化校园环境、创建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借助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既包括课外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也包括学校制度、精神文化。”[1]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调节心境、偷悦身心,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不仅起着氛围影响作用,而且也是塑造大学生人格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影响,无论是广度还是力度都非常强大,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调适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选择和行为导向:其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精神,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则可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完成对自身的人格塑造。其二,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律性人格,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参与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积极参与才能把校园文化所承载的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并在其心理结构内发挥有效的调控作用。
3.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高校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师资队伍,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方法实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员。
4.依靠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向大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服务,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活动。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网络具有独特其的优势:一是即时性——大学生在网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心理知识方便快捷;二是广泛性——网上提供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三是渗透性——网络这一载体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其隐蔽性强,气氛轻松自由,更易被接受,因而大学生在网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消除顾虑,敞开心扉,更真实客观地表露自我,分析自我,从而找出心理症结,因此相应地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7
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因素
第一,全面性原则现阶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成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时首先要考虑到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的大学教育课程设置中全面地开展进行,不仅要开展理论课,还要开展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地全面学习中;第二个方面是教育对象的全面性。我们可能只意识到只有那些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实不然,我们需要全面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2];第三个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恋爱、人际交往等等,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工作。第二,分类性原则在大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教育对象进行一定的分类,因为每个对象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一样,如果对每位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育,那么其效果一定不会很好,便达不到我们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大学设置心理健康中心时,要有所准备,招收不同专业方向的心理咨询老师。大概分为学习、生活、恋爱、人际交往、工作等等几个方面,彻底地、全面地去解决掉每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对不太接受心理教育的同学进行专业化的心理辅导,对接受效果不是很好的学生采用一般和专业化结合的心理教育课程,对接受效果良好的学生进行一般的心理培训,这样一来也大大提高了心理咨询的工作效率。在聘用心理咨询老师的时候,应该秉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严格控制考核制度,一定要接收专业、负责的心理老师,这样会大大减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阻碍。第三,调动学生主动性原则在进行心理培训的过程中,不要只进行单一的老师辅导,这样学生的接受效果是低下的。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心理咨询给自身带来的轻松和舒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咨询的各种测试和小游戏,让学生主动说出内心感受和想法。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在遇到困难时,轻松自在地面对和克服,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目的。一旦学生建立了主动性,学生与学生之间便会进行口碑宣传,这样心理咨询工作便会非常顺利在学生中展开,从而大大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进展。结论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构建良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大学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而且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格建立,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作者:张秋 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篇8
2.1宣传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想要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正确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平台以替代传统的教育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与综合素质。基于此,学校应该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理念,并且对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宣传。然而,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重塑的过程中应该以尊重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为基本前提,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2]。
2.2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一项庞大而长久的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为学生构建一套切实可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在网上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坚决心理问题,同时还能够为需要咨询服务的学生对其身份和信息进行保密,充分估计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
2.3提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心理教育问题上仍然要依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及时辅导,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心理教育方面更渊博的知识储备量,对学生的心理、行为变化具有更细心细致的观察,并且提出更有效的方法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想要更好地解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师必须以身试法,深入网络世界去体验网络生活,亲身经历学生所经历的各类事件,才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学生的真实感受,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话题[3]。
篇9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68-01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的案例时有发生,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自杀未遂现象也较为普遍,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人数也不断增多。
尽管大学生自杀的数量和其他社会群体比相对较低,但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也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多样,高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亟需加以解决和提高。
二、多种因素交错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目前,带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已成为高校一个正在扩大的特殊群体,心理问题的隐蔽性、复杂性和被激化后引发的危险性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困难。学生心理问题轻则表现为迷茫困惑、焦虑多疑、能力恐慌,重则产生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等病态,最终导致伤人、自杀等极端事件。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东刚认为,除了极少数学生因遗传患有精神疾病外,这些症状多由就业和学习压力、家庭和中小学不良影响、情感和普通人际交往受挫、学生间贫富差距拉大等原因引发。
1、学习、就业成为学生心头两座大山。学习压力,成绩优异者易紧张焦虑,学习能力较差者易悲观失望,两种情绪都可能引起厌学惧考心理。同时日益严重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面临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易产生迷茫困惑、焦虑急躁等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不畅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大学生活既是集体生活也是更趋于成人社会的开放式交往平台。在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力军的大学生队伍中,不乏一些长期处于家庭温暖的关怀下、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温室花朵”,这一类学生常常由于不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状态,无法融入全新的大学生活,从而产生自卑、敏感、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
3、情感受挫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不同于高中时期高强度、满负荷的学习、升学压力,大学校园里提倡自律自学、自我约束及自我提高,这样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谈恋爱”成为了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而年轻的学子们在享受青春爱恋的同时也无可避免遭遇各种情感问题。对于情感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当则直接或间接的引发各种心理问题。高校中,因情感受挫导致抑郁、自残乃至纠斗、自杀等行为的事件屡见不鲜。
4、家庭和中小学的不当教育方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埋下隐患。当代大学生中有三类比较特殊的家庭:知青家庭的孩子背负两代人的压力,心理负担特别大,担心自己让父母失望;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孩子比较敏感、忧郁,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贫困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多表现为怯懦自卑和敏感多虑。此外,父母对孩子在学习上过于严厉、生活中过度保护,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缺失,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埋下隐患。
5、学生之间贫富分化加剧使贫困生不公平感和自卑感增加。在一些高校里,学生公寓按价格不同分为几个档次,年收费在千元以上被称为“豪华”公寓的宿舍里,每间四人,有卫生间、淋浴设各和单独的书桌、书架。而收费在几百元被称为“贫民窟”的宿舍,8个学生挤在只有十几平米的房间里。住在“贫民窟”的学生在外常谎称自己住在“豪华”公寓,以居住划分群体的现象正悄然形成。虽然因贫富分化产生心理压力导致学生自杀的事件极少发生,但校园贫富分化增加学生经济增加、增强自卑感的现象应给予重视。
三、“五个不到位”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疲惫不堪”
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此项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在许多高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五个不到位”仍严重制约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是领导认识不到位;许多高校领导并没有真正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深刻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深刻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全面成才,而只是满足于本校不发生学生自杀的事件,因而没能给予此项工作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二是机构建设不到位;虽然一些重点高校多年来已建立起较完善的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并开展工作,但目前多数高校仍没有常设机构、常设人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咨询、教学到训练、干预等都不到位。有的学校连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未开展。
三是师资力量不到位;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专职的少,大多数为兼职。许多高校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中只有1至2位专职人员,其余多由心理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甚至团委老师兼任。这些专兼职教师中专业人员较少,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系统、规范的专业培训,专业化程度不高。面对全校成千上万的学生,他们很难再有精力主动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惑而不愿找老师咨询的学生,只能坐等学生找来。
四是经费投入不到位;各地高校每年用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经费相差悬殊,最少的只有几千元,最多的达到几十万元。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经济状况好,拨款就多些;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经济状况差,资金就少些,而且无法保障。
五是硬件设施不到位。由于投入的不足,许多高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接待室。即使是有,多数也是临时的,面积狭小,设施简陋。此外,多数学校还没有配备专门用于心理测评的计算机、软件等软、硬件设备。
篇10
1.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扭曲现象
自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大学生就有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犯罪症状,而且这个比率不断增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高校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针对已经存在的事实,必定会有一些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出现扭曲,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1.1享乐被摆在了人生中的主要位置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走上犯罪道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把享乐摆在了人生中的重要位置。在一些调查中显示,大学生盗窃犯罪几乎占了犯罪总数的50%,是大学生犯罪的最主要手段。这类犯罪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追求享乐的心理。虽然他们的家庭条件不比周围其他同学差,但他们往往寻求新刺激,追求享乐,为了长期保持这种虚荣的优势,通常会出现经济拮据的状况,这时他们可能会产生盗窃动机。
1.2扭曲的心理往往以报复的手段表现
打架斗殴、故意伤害、等罪名位于大学生犯罪类型的第二位,他们的危害程度很大,甚至高于大学生犯罪中的任何一种,在社会中引起了最为强烈的反响。但是这类案件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存在报复心理。像是有的大学生没有谈成恋爱,就因爱而生恨,想找机会进行报复;或是有的大学生为了一句玩笑话或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动干戈,更为严重的是伤害他人的生命,这些都是典型的报复心理。
1.3寻求刺激以满足畸变的心理需要
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大学生還是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但如果这种求知欲被一些低级的情绪所控制,他们就会寻求新的刺激来满足心理的需求。他们或许会选择一些较劣质的思想来满足自我畸变的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类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却不能站在对方或是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自我中心认知观就阻碍了自己与社会规范的洽接点,导致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1.4自我意识混乱
所谓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程度,主要分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大学生的状态位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也会迅速发展,他们会明确认识自己和理解自己的方法。这一时期会影响到大学生能否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如果没有处理得当,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青年期会使大学生的自我矛盾加剧,并且对自己充满否定,这种斗争的结果就是激化问题,让大学生无法确立自身形象和自我概念,会导致情感出现波动,最终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的出现。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2.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自觉性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做出贡献,所以要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人才素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中的基础就是心理素质,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办法完成学业,在未来更没有办法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说心理素质关系着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关系着高校能否完成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应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新形势下工作重心,不断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2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面对新的形势,高校的德育工作有新的范围,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纪律、法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重中之重,面对全新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变革,社会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高校面临着很大的任务和工作量。但高校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全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2.3综合考虑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
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让大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健全他们的心理素质。当前大学生面对着不同的社会、家庭和成长环境,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会导致学生出现很大的压力和误区。近年来,大学生由于一些心理问题而出现休学或是退学的状况,导致突发事件和恶性事件不断突显。一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上升的趋势,这就会促进大学生的发展,而这种工作使亟待解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要求。
2.4开展业余活动,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广泛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出现的心理问题及障碍,充分发挥学校的心理咨询作用。作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咨询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解决心中的难题,還能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自己,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最近几年,心理咨询的机构不断完善,增添了许多新形式的服务,已经成为调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
2.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与良好的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校风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像是团结友爱、群体凝聚力以及荣誉感等等,良好的校风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让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这样的一个健康向上的、宽松的环境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了解,充分发展个性,改变自己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希望工作”,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只有通过多方的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才能造就大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有效地预防大学生出现犯罪或是自残行为,为他们走进21世纪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11
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少受过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遭受挫折与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这使得他们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上存在较大的错位。由于高考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到位,考入大学后没有目标,导致出现了种种行为。因此,探索寻求一种有效诊治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方法,给大学生以心理帮助和治疗,排除种种不良困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稳定性、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二、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产生原因
1.来自社会的原因
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国家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高校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的变化必然会辐射影响大学校园,这就向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身在其中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压力。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在价值观上树立自主、平等竞争、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民主与法制等观念;在道德观上形成平等自由、协作互利的新型道德关系;在生活方式上注重生活质量、讲求实效等。这些积极因素需要大学生从心理上适应,以便走向社会,适应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转轨和文化转型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给人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来自家庭的原因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具体地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对子女管教特别严格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一心督促其学习,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需要缺乏理解,常常用命令的方式强迫孩子去学习;父母过分的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保护;父母对子女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约束。这种大学生很可能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惟我独尊的任性个性,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来自校园的原因
(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的状况被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队,衣服自己洗、床自己铺、日用品自己上街买的生活方式所代替,从而产生了一种不适应感。
(2)教育过程的影响
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顺境中成长的经历造成了大学生惧怕挫折的人格弱质。
(3)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
当大学生处在一种疏远、冷漠的关系中时,便有一种紧张状态,心情不愉快、烦恼,甚至有可能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从而导致攻击,有损身心健康。
(4)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
转型期的不良社会文化辐射到校园,滋生的种种不健康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一些大学生变得颓废,无朝气。
4.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逐渐形成的以心理机能为主体的心理特性或品质,是以人的本质为核心,与需要、认知、情感、意志等社会特质相协调的心理机能特性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心理已基本成熟,这必然带来他们性心理的变化。他们渴望接近异性,但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太浅,意志性差,因而增加了对意识和欲望表露的盲目性和欠严肃性,很容易进入低级情感滥泄的误区而无法自拔,最终导致情绪不稳,心理冲突直至行为异常。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途径及其方法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重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从心理结构上必须明确五种品质的教育目标:自信自强的理智品质;乐观积极的情绪品质;真诚谦虚的态度品质;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进取创新的性格品质。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都是做人的工作,但两者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育人,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完整高尚的人格,使之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统一在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下。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校园不仅是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和尽快赋予教育行为中。
(2)心理健康教育与各项素质教育活动相结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社团功能。高校社团可以使大学生的才华得以显现,兴趣、爱好得以表现,从而增强自信心,并赢得信任感,满足大学生归属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培养学生愉快的情操,实现自身的心理个性和精神的塑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途径,健康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自身的社会经验,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在锻炼中接受教育,养成自主、自信和克服困难、勇于成功的坚强毅力。通过自觉接受和吸纳外界信息来调整适合自身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普及教育与重点治疗相结合
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健康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进行重点的心理咨询、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心理,从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应。
(4)心理健康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一批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合格师资。我国目前只能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之路,即由心理学教学研究人员、德育课教师、学生思想工作干部、医务人员共同协力参与、创建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增强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并提供多种教育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总之,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使其个性和谐,适应性强,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总目标,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其他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篇12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可见,健康即包括长期以来为人们更多关注的生理健康,也包括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感情、意志、人格、行为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身体、智利、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重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尤以心理素质为甚。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人际关系不够融洽等。究其原因,恐怕与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培养做得不够,且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以德育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等不无关系。特别是近几年的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从小学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家庭的宠爱,亲友的过分呵护,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人造环境”之中。进入大学后,远离亲友,生活环境突变,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比之中小学时更强,由此带来的理想的困惑、考试的焦虑、择业的迷惘以及交友的失败等,加上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存在,使他们的自我优越感逐渐消失,心理失去平衡,有的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
第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力,进而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会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在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时,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第二,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传授而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方法的。应结合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这些课程要依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开设,在内容上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各高校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构筑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篇13
一、全面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研究和教育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所以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从之前的有心理问题学生身上转为更多关注普通的大多数同学身上,批判的传承以往仅仅面对少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旧模式,开启面向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关注、全面预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因为在这样一个追求幸福满足的新时代,没有了硝烟,没有了饥饿,我们不再需要用消极的观念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生病、不要自卑、不要抑郁,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快乐、如何满足、如何成长、如何发展,最后达到如何幸福。这样观念的转变,要从每一位教育者开始,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品质,帮助每一位学生积极的成长,并在这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从此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疗。
二、加强大学生积极情绪教育
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积极情绪体验更多的个体,在生活中表现出活动性更强,工作能力更强人际交往范围更广等特点。在积极心理学中讲积极情绪分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内心感受,而这其中被广泛研究的就是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指个体在各项幸福感指标上体验到快乐和满足,幸福感指标涉及工作、人际交往、感情、自我体验等各个方面。主观幸福感高的个体,能体会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同时也能促进个体的认知的发展。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质,改善大学生应对消极生活事件应激状态,增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三、完善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
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人体区别于其他人的最本质最根本的特征和特点,包括我们的每个人独有的认知风格,个性特征,气质类型等。一个健康的人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拥有健全的人格,而作为大学生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是成长成才的关键,不断培养完善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积极心理学强调,要不断发掘人内在的积极力量,人性中的爱和所有的美德,这些积极的因素不断地被强化,人性中消极的因素就会被抑制乃至逐渐的消退。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独立、积极的个性。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激发而不断被强化,当一个自卑的人有机会在大家面前演讲,虽然紧张或不自信,但是受到好评,那么自信的人格特质就被激发,当自信这种积极人格特质不断强化,那么自卑这种消极的人格特质就会逐渐的消退。所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地寻找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并创造更多的机会来不断强化,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四、营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经验是在环境中不断习得及强化的,同样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良好的坏境,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个体在坏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和爱,那么个体在这个环境中就能激发出更多的积极品质。所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地心理支持系统,让学生在积极坏境中不断的成长,激发学生更多幸福、快乐、希望、爱等品质是每一位心理教育者的奋斗目标。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之下,构件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是当务之急,学校应该努力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积极心理支持系统,在校园里建立个人――宿舍――班级――心理养成中心四维度的积极心理支持系统,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爱和归属感,充分体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每一位学生既是被教育者同时也在系统环境中默默地影响着其他个体,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体系,让每一位大学生学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