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如何提高阅读速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 避免单一题材的阅读理解练习,广泛涉猎不同的领域和学科
阅读理解的题材类型很丰富,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有所涉及,因此,在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中一定要进行不同题材的练习,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专注于一种类型,是无法满足高速阅读的要求的;不同的题材往往有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套路,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纳和总结,将不同题材的阅读套路归结出来,做到心中有数,以后再遇见类似的文章时,就会有阅读的经验,明白重点如何把握,关键词如何把握;对篇章的结构和题材有一定的熟识度之后,阅读速度才会提高,涉猎的文章类型多了,也会摸索出理解的规律和出题的方向,这样,阅读的过程就很流畅,完全没有生涩感,阅读速度的提高也不在话下了。
三、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学会一定的阅读技巧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阅读理解中,同样需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学生的注意力应该高度集中,阅读过程中,看到的内容尽量一次通过,不要过多地重复回头看,这要求学生应该紧绷心弦,全神贯注;第二,阅读时可以先看阅读理解设置的问题,带着问题通读课文,这样会使阅读变得比较有目的性,会将主要内容挑拣出来,而对次要内容降低关注度,容易把握全文的线索和主要脉络,从而使阅读速度提高,在阅读时,可以先看完文中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然后去看题目;一般英语写作的类型是很固定的,首段和末段包含文章中心思想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对于和题目有关联的内容要集中注意力进行精读,因为这关系到题目的解答;对于题目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大体略读,一定要注意阅读全篇时不能平均用力,一定要有所侧重。第三,要学会猜测单词和跳读;篇章中出现的英语单词肯定有超纲的部分,因此要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快速把握篇章大意;如果猜测不出就不要再耗费时间,跳过单词读下文;千万不要因为一个陌生的单词浪费宝贵的时间。
四、 平时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增强语感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感对于阅读理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语感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平时大量的阅读理解训练。熟读、背诵英文文章对语感的培养大有裨益;阅读背诵的文章以阅读理解题中的文章为基础,因为这些文章的阅读具有针对性,阅读、背诵得多了就能够对出题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同时能够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语感也随之增强。英语阅读理解速度的提高是有技巧的,但是英语语言的基础和积累是本质的,语感的建立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五、 每天限时训练
篇2
快速阅读的核心在于:突破“音”读,变“读”为“看”;突破“点”读,扩大视幅。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训练,开发学生的视觉潜能和思维潜能,培养专注能力及思维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综合素质。我的做法是: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要达到的目标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明确目标,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否则,是很难把事情办成或办好的。同样,我们要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首先就得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这里所谈的目标,其外延包含了两大方面。首先是明确主体目标。这是就阅读者主体而言的,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在阅读方面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即应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阅读的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同时,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明确自己对阅读材料方面的知识知道多少。对于自己不懂的,应找机会弄懂,力求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更丰富、更全面。不能扬长避短,而只能是查漏补缺。其次是明确客体目标,这是针对阅读材料本身而言的。
二、交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
使学生明确了快速阅读的目标,仅仅是具备了速读的一个基本条件,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快速阅读的方法,并且能把这一方法灵活地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去。
快速阅读,就是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眼跳规律和特点,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把摄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大脑的能力。由于汉字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一字一字的阅读方式,不管什么文章,都喜欢逐字逐句地理解,阅读速度较慢。因而,我们应转换思路,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精读,精读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应该重视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这种速读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避免边看边读。我们的许多学生都有边看边读的不良习惯,无论在看什么,脑子始终在“念”母语。这种方式直接影响到阅读速度,并且还极易疲劳。要想加快阅读速度,首先要改掉边看边读的阅读方式。阅读时只靠眼睛,即只是视觉阅读,在头脑中不要有发音的过程,克服一字一句默读的坏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能力,从而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其次,还要尽量避免重复阅读。不少学生经常重复阅读刚刚看过的字词和句子,总怕没看懂,复视的次数还相当频繁,即使一个熟悉的词也要复视,这也严重影响着阅读的速度。因此在阅读时要尽量避免复视,减少复视的次数。一直往下看方能加快阅读速度。
三、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除了前文所谈的使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交给快速阅读的方法外,还得进行一些必要的快速阅读课堂训练和快速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教给学生学会浏览。
浏览是进行大量、广泛阅读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社会的各类信息是在飞速增长,为适应这种新形式,只靠精读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学会浏览。浏览的目的是要求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文章的大意,它不要求记住文章的每个细节,不要求对文章有全面的理解。熟练而有效地掌握和运用浏览技巧并不难。不少人在阅读时已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它,只是熟练的程度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训练,如多浏览报刊、杂志,这样时间一长,浏览速度自然就会提高。
学会浏览的关键还在于迅速抓住文章的重点,即主题。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往往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每一段的第一句也经常展现出文章的主题。因此在阅读文章时,先浏览一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对文章大体先有个了解,可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同时也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
四、扩大学生快速阅读的视野。
有选择、有目的阅读,不必逐字逐句地阅读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扩大阅读视野。一个学生在看文章时如果一眼只能看一个甚至不到一个词或词组,其阅读速度肯定很慢。而一眼能看三个甚至更多的词,其阅读视野就比较宽,阅读能力就较强,阅读速度肯定比前者快得多。阅读视野的宽与否,也影响着阅读能力的高低。扩大阅读视野也可通过训练锻炼出来。如教师可用投影仪给学生训练。第一次给学生先打出一个字或词,再到完整的一句话甚至多句,一直训练到让学生一眼能记住多个词组,乃至一句或多句话。就像足球场上一个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一定具有宽阔的视野,踢起球来才会游刃有余。因此扩大阅读视野,一眼多看一些字词是非常重要的。
五、让学生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
只要形成了习惯,要改也难。所以,我们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单靠课堂那点训练还远不够,还必须重视习惯的培养。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相对于教师来讲,我们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养成习惯。我认为,除了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和需要逐字逐句进行讲解、研讨的课文外,都应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也就是说,每个单元,可重点讲析、研讨一两篇课文,其他的课文,就可大胆地按照浏览法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既可进行篇与篇的快速比较阅读,也可选择该篇中精彩的片断进行快速阅读。既可口头回答,也可书面回答。二是相对于学生来讲,既要通过课堂训练逐步养成习惯,更要使他们在生活中的阅读(包括课外阅读)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其实,生活中的快速阅读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快节奏的生活也逼迫着人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尽量多的阅读信息。
六、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读书,得进入心平气和的状态,就像听古典音乐一样,沉浸在宁静和谐的状态之中,让我们暂时远离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庸常,心灵变得纯洁、敞亮。同时,精神陶冶,智慧增进,以及难以名状的读书愉悦,乃至语言感受能力的提高等等,都在其中随着精神境界的提升渐渐扩大。
课外阅读是开放的,它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与人生、社会、自然、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语文学习更好的联系生活,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篇3
二、转变学习方式,激活教学资源
篇4
一、中学生阅读经典的现状
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包蕴在经典名著中。钱理群教授说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阅读经典名著,学生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讲演录2008)。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莎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和中国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
这里所说的经典阅读是英语教学中富含文化内涵的重要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是指通过阅读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文化品位以及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提升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经典阅读在时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堪忧。
笔者曾经就外国名著和其他一些文化典籍的阅读状况在自己所任教的两个高三理科班中做过问卷调查。两个班共有125名学生,其中比较系统而完整的阅读过外国名著的仅有5人,这三人可以算是出身于小知识分子家庭,主要是受父辈的影响和引导而不是自己的需求去阅读的;从未完整读过的有20人;不求甚解只为消遣而零星的读过一些片段的多达98人。对于有着10多年的阅读经历的高三学生来说,这一现状是令人大跌眼镜的,凸显了经典文本的阅读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尴尬处境。时下,许多中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缺失与此不无关联。
二、经典阅读缺失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经典阅读的缺失是非常严重并且普遍的现象,那么造成此种结果的个中原因又是什么呢?
1.大众文化的流行对经典文本阅读的冲击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好像越来越疏远。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人们已经难以保存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情来品味经典。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一种大众化的文化生活方式。大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吃喝玩乐为核心,追求精神娱乐和感官享受。单就阅读材料而言,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阅读材料大多缺乏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元素,在内容上以通俗性和功利性为主要特征。这一特点恰恰迎合了现代生活中的中学生的阅读心里和阅读需求。而这种迎合带给年轻一代的影响就是造成他们心灵的浮躁,从而不愿静心潜读文化经典。
2.现代阅读方式的转变对经典文本阅读的冲击
电视、网络、视频等各种电子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已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在图书馆等场所,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看电视或登陆网站查询,很少有人自觉地手捧书本细细品味。而来源于电视电脑的视觉冲击很容易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即使是学习了解有关经典的知识,学生们也是喜欢通过诸如北盟英语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图像去了解。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形象感知的层面上,对经典文本缺乏理性的思辨,也就谈不上从经典中获取启迪和熏陶了。
3.考试的功利性对经典阅读的影响
目前,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仍然有着比较大的生存空间。即使在某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地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试教育仍然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在招摇撞骗。考试的功利性使得日常的阅读教学在很宽广的层面上忽视了对经典作品的阅读,而只是注重训练学生解答阅读题目的技能。考试中阅读文本的选择大多是近年来发表的作品,所谓的时文。不可否认,这些文章也有很深的思想性,但命题的导向总会或多或少的令学生对传统的经典漠然置之。有些教师甚至在平时的课堂上把教材所没有涉及的经典之作视为异类而围追堵截,不给经典保留赖以存在的空间,这更是令经典阅读慢慢凋谢。
4.教师经典阅读的不足带给学生的影响
篇5
1、勤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阅读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多读,但是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而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欠读"。鲁迅先生描述的那种"人声鼎沸"的读书场面很难看到,不少教师能让学生在课堂把课文读一遍,或者在课中读一两个片断,这就算不错的了。更有甚者,只是让学生在预习时泛泛地读一下课文,一上课就开始讲解、分析,整堂课没有学生自己读书的活动,更谈不上审美阅读。因此,指导学生诵读、美读,显得十分重要。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途径很多,除了上语文课时指导学生进行美读、涵泳外,平时也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在学习课文节选的名著时,要指导学生阅读全书,并为他们提供声、像等教学辅导材料。
2、勤讲。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背诗文、讲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即兴演讲。通过这些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们从熟悉、揣摩、记忆材料,到把材料讲给大家听,这个过程本身就使他们赏析作品的能力得到训练,也提高了学生审美阅读素养。
3、勤写。"读书破外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光读不写,语文阅读素养得不到提高,光写不读,写作会变成无源之水,久必枯竭。因此,语文老师除了要求学生每期写一定篇数的课堂作文,还应鼓励学生订阅《语文报》、《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等报刊杂志,并组织读报征文竞赛,办剪报评报集,办手抄报等活动,还可以成立文学社、办文学社刊。以"写"带"读",以读促写,无形中也就培养了自主阅读、赏析文章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感悟语文,提高审美阅读素养
要实现审美阅读,首先必须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培养阅读兴趣。要达到上述目标,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有位专家说,"引"就是确定阅读目标,就是制定阅读步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就是指导阅读方法,组织阅读交流,进行阅读评价。有的课文,学生一读就懂,容易浅尝辄止;有的课文学生似懂非懂,容易丧失信心,教师就应激励学生细致揣摩,使人们于"无疑处生疑",激发他们深入细致地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让学生学会品读非常重要。"情"是读出来的、品出来的,"读"是要用心去读。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音韵美和节奏感,不用心去诵读几遍很难体会得到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妙处。如《再别康桥》就像一首忧伤的小夜曲,教师教学这首诗,可以使用配乐朗诵、范诵等方法让学生领悟文中那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跌宕起伏的音节和轻柔舒缓的旋律,特别是文中"轻轻的"、"悄悄的"等词,只有让学生通过美读、品读才能咀嚼出其中的情和美。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应是他们感悟课文的基本途径,传统教学中教师注入式的灌输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摈弃,但是值得重视的是,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会弱化学生文本阅读,剥夺学生感悟的权利。有声有画的多媒体技术确实可使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就阅读而言,它不能代替学生对课文的文本感悟,笔者认为,没有学生自己阅读感受
的过程,而借助其他任何途径使学生领悟都不是审美阅读教学所必需的领悟。
篇6
培养高校图书馆员的阅读素养是提高馆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要通过职业性阅读、专业性阅读和综合性阅读,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其成为合格的学科馆员,为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一、强化专业阅读,打好文化服务基础
(一)要系统学习图书情报专业基础知识
一个人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可能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在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拓宽专业口径和扩大知识面。因此,要成为一名图书馆员,尤其是学科馆员,必须要系统学习图书情报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做好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工作。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更应该从基础抓起,全面普及图书情报基础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馆员可以通过日常工作积累加上参加短期培训和外出进修等方式进行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根据专家推荐书目有目的的阅读专业书刊
专业知识往往通过经典书籍加以呈现。书目是搜集专业典籍最重要的途径。阅读精华,可以提高专业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图书馆员按照书目系统阅读,不仅可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打下初步的专业根基,还可以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进而再扩大阅读面,阅读相关专业书籍。阅读要循序渐进,由教材到期刊,再到网络,追踪最新学术动态,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三)阅读专业文献的内容应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的《高校图书馆员专业阅读调查报告》指出,馆员对于目前图书情报学文献偏向情报、技术方面主题感到忧心。目前学术界盲目追求新技术的应用,而较少考虑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所以,馆员在选择专业文献时应增加一些理论与应用结合较好的论文,为馆员提供真正的工作借鉴。
二、提升职业阅读素养,树立文化馆员形象
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高校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文化水平的人。所以,馆员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和学习,提升职业素养,树立良好的馆员形象,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笔者在此处将职业阅读单独列出来,是为了区别专业阅读,这里是更加突出对馆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
阅读图书馆行业相关的书籍,培养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如《图书馆之恋》、《书于竹帛》、《图书馆这一行》。高校图书馆具有其他图书馆所共有的行业属性。这些行业书籍会从不同角度讲解了图书馆这一行业所涉及的知识。对这些书籍的涉猎,必将在丰富馆员行业知识的同时,增强馆员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其次,通过阅读图书馆家的经典传记,了解图书馆员工作和生活,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高校图书馆员所面临的任务比较繁重,业务工作多,问题比较复杂。于是,高校图书馆员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这些先图书馆学家的先进事迹必将对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促进作用。最后,为人师表,塑造文化馆员形象。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阅读所学习和领会的都要通过其工作来体现。高校馆员要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积极地为师生解答各种疑惑,重塑馆员的形象。
三、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彰显馆员学术文化水平
图书馆作为一个学术机构,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阵地。高校图书馆更是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更是学术论文的主要诞生地。馆员在论文的创作过程,一般还需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成为了阅读的延续。一方面,馆员通过写作可以梳理自己学到的知识,查遗补缺,总结以前的阅读成果,并为以后的阅读寻找方向,这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写作不仅会促进知识系统全面的提高,而且还会产生较多的学术研究成果。图书馆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做出更多的实践性研究。因为,它们可以映照出一个图书馆馆员的阅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并彰显着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水平。
四、建立馆员阅读机制,发挥馆员的模范作用
阅读是一种行为,并且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效果。高校图书馆需要建立馆员的阅读制度,从制度层面对馆员阅读行为加以引导和规范,才能保证馆员阅读的效果,并检验馆员的阅读成果。首先,从本馆实际出发,建立馆员阅读的公约书和倡议书。这就是从书面上明确馆员阅读的目的,规范馆员阅读行为,使得大家都必须认真遵守,而引导阅读。其次,馆员阅读的奖惩机制。要不定期的组织馆员阅读成果展示,对表现较好的馆员给予表扬,并通过论文经费补助等形式加以激励,吸引更多的馆员积极参与起来。对于表现不好的馆员,在批评的同时要与她积极沟通,发现问题,共同解决。最后,引入图书馆员阅读长效机制。从图书馆的组织层面上来说,馆内各部门应该协调合作,共同维持图书馆员的阅读行为的长期性,扫清馆员阅读发展的障碍因素,形成馆员阅读的良性循环。由馆员做起,整个图书馆都积极融入到阅读行为可持续深化的氛围中。
【参考文献】
[1]秦新立.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导读工作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5).
篇7
加强词句的理解,提高识字能力可以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也可以是前提。但是,在以往的语文字词教学中,我们通常采取的是反复的抄写,简单地说就是对每节课的生字、生词让学生抄上十来遍,其实,这样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反而给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改变教育教学方法,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以为学生能够顺利地阅读、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中心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具体地说就是要鼓励学生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对自己遇到的生字、生词主动
借助字典进行查阅,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又或者,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对所学的字词进行应用,比如,鼓励学生进行造句,以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进而提高应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随着学生掌握字词数量的提高而提高,进而为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分析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
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为这两种能力的提高是学生理解文本思想、感受作者在文本中所赋予的情感思想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答疑问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而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坚
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②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哪?从哪些句子中可以表现出来?③从文本的阅读中,哪部分的描写让你印象最深?……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本文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
大自然的美,进而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阅读水平也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
篇8
二抓重点段训练,培养理解能力
抓好重点段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对重点段揣摩分析,领会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的内在联系,能更好地理解段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分析能力。如教学《落花生》中的“议花生”重点段,在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对段中“花生有一样最可贵的,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等书面语言进行揣摩分析,学生很快理解这段主要写借议花生来告诫人们做人的道理。深刻理解了父亲赞美花生的深刻含义,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分析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叙事性作品,富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时注意把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这课,我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拒绝了外国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这个情节深入分析,仔细揣摩作者拒绝外国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时“凝视五星红旗、摇头、吃力、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的动人形象。由此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以情悟理,深刻领悟到作者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激发了学生更加热爱五星红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抓图文结合训练,培养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精心制作课件图片,图画是短文的形象表现,短文是图画的文字叙述。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时要图文结合,发挥图文互补优势,借助图画和文字叙述,把学习观察和学习表达联系起来,把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形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时,我引导学生在学文时认真观察课件图片,然后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要工程。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随着一声巨响,‘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终于在今天变成美好现实。”等重点词句。学生品味文情,进入意境,一幅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团结合作不懈努力刻苦攻关默默奉献,才换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辉煌成果的动人画面呈现在眼前。接着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和丰富画面上的形象和情节。有的学生说,参加研制“神舟五号” 载人航天飞船的科技人员真了不起,有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啊有的学生说,神舟五号飞船宛如璀璨明珠在太空环绕闪烁有的学生说,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展示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成就步入世界前列有的学生说……这样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启发学生想象,学生既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深刻感悟到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多么令人敬佩,“神舟五号” 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成就,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我们真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啊一股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深厚情感在学生的心灵中油然而生。
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培养自学能力。
篇9
一、依据标准,精选书目
中学生多读名著,读好名著,是一生受用的。由于初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毕竟是紧张的,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强,对作品的选择、阅读自然存在种种不足。因此,我们务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目。初一学生阅读情趣还未脱离孩子的童真和稚趣,可以选择一些童话类的书本,也可以选择语言相对比较活泼的著作。如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还有《安徒生童话》、《嘉莉妹妹》、《伊索寓言》、《哈利波特》系列,曹文轩的《红瓦》、《草房子》等这个年龄段学生感兴趣的著作。另外,还有新课标七年级上、下册所推荐的6部作品,以及与课文相关的一些著作。到了初二、初三,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就可以推荐更多书目,让他们涉猎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各个领域。
我们还可以补充相关的阅读作品。如阅读完《鲁滨孙漂流记》可以《汤姆历险记》;读完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热爱生命》等作品。这样的关联阅读,可以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也可以加深他们的阅读体会。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学生能够在老师创设的氛围中认真深入地阅读,可以在师生共读的情景中提高阅读兴趣。为了使学生有丰厚的阅读量,持久、深入阅读,我们要十分重视读书的软、硬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名著之旅”兴趣小组,根据活动渐进过程,制订了详尽的计划;每位教师和教研组结合个人实际,制订读书计划,确定读书书目内容、目标、措施、效果预测等,并安排具体的读书交流时间。开展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刊物、标语等形式,开展读书活动的广泛宣传。不放过教师的每一次集中培训、学习机会,宣讲读书的意义,宣传读书典型;积极倡导开展师生携手同读,引导学生与经典为友。我始终相信: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经典名著、健康书籍,共同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才能引领学生在阅读道路上一路前行、共同成长。
三、引导诵读,精泛结合
熟读成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学习方法。在熟读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把前辈的思想、内容,文章的节奏、语言的精美、语汇的丰富等都品尝了,这样积累多了就融入自己的思想中,成为自己的东西,今后会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消化,有的文章甚至可以受用一生。另外,在诵读中还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精读即要求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表达方式、总体结构、熟悉文学作品的大意,记忆其中重要的部分,同时能抓住中心,细研某些段落。让学生对每一部名著做到精读或从头到尾精读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教给学生泛读的方法。我认为,泛读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泛读书名、著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期,了解书刊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其次,泛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标题和能反映书和文章内容的字、词、句、段落;最后,细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达到打开眼界、扩充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各种功效。我认为必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作一些必要的资料摘抄。
四、媒体播放,领悟内涵
有的名著内涵较深、较抽象,主题较难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名著改编的影片,看过影片之后再看原著。这样学生通过演员的表演,获得一些比较感性的认识,会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去感悟,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独特的见解;还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探究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融、体验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五、课内拓展,课外延伸
课堂中尤其是经典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进行拓展,将节选自名著的课文尽量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勾起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这样,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更加主动积极,更有亲近感。比如,教学《范进中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便可从里面的细致传神的人物描写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并结合人物绰号对其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加以简单介绍: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个个性格迥异、人人鲜明传神。这样,自然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典名著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能反映社会百态。因此,在名著阅读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所处时代生活特征对作品进行解读,读出名著的深层含义,感受经典的永久魅力,从而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同时,《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均已拍成电视、电影,老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通过对比,深入欣赏文学作品中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技巧,切身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双珠.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J].魅力中国,2009(14).
篇10
一、阅读的动机与体验
如今在强调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学习动机的形成。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严格的讲,没有情感体验和积极的学习动机支撑的信息犹如海市蜃楼一般,是及不可靠的。李春雷曾经指出,“阅读的过程既是一个语言活动过程,又是一个心里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学习动机,是不能脱离阅读内容和阅读行为而产生的。
享受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儿童需要把阅读看作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有用的和有意义的任务――一种他们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愿意继续享用的东西”。要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并在阅读过程中达到满足情感需求和强化学习动机的目的,就首先要研究学习的阅读心理,即首要了解并解决下列问题:1.学生为什么需要进行英语阅读?换言之,如果不读英语语料而直接阅读母语语料,其结果是否一样?2.学生读什么样难度的英语语料?3.学生一个字什么阅读状态下进行英语阅读?4.通过英语阅读除了能锻炼和提高阅读能力,学生还能够在精神上得到哪些满足?
如果上述问题没有弄清楚,学生的阅读动机就不会得到有效的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阅读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阅读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阅读材料的选择。研究表明,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喜爱或厌倦、畏惧在通常情况下都直接与阅读语料的选择有关。适当的英语阅读语料不仅可以保证英语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助于阅读效果的提高,而且能够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激发、保证和发展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2、阅读过程:方法与效率。有效的英语阅读方法可以由学生自己在阅读实践中摸索和领悟,但是对多数学生来说,它是需要指导和专门训练的。比如:什么叫信息词或关键词,如何捕捉它们,如何梳理阅读语料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如何迅速搞清楚阅读语料的主旨大意,等等。
(1)默读习惯。指阅读材料时无声理解文字符号,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直接获得信息,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此时,眼睛要抓住成串的文字,捕捉关键的词语,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重要的信息,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
(2)限时阅读。指在限定时间内阅读文章。我们可采取竞赛法、复述法和做题法。这种阅读单位时间内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锻炼学生阅读技能。研究表明,悠闲自在、漫不经心并不是较为理想的英语阅读状态。学生在没有任何要求的自主阅读虽然很轻松,但阅读效率并不高。
(3)扩大视幅法。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努力扩大视幅,使每次看到的语言单位由一个意群扩大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群。这样视幅越大阅读速度就越快。同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更好地理解,记忆所读到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为了节省时间图快而影响阅读理解的准确率,否则就不可取了。扩大视幅法提倡的快速阅读必须是在对文章有较好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一开始不能图快,不求速度,但求准确,什么时候读懂了什么时候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理解能力提高了再加快阅读速度。
(4)“悟意”阅读。“悟意”是指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或语言结构分析,猜测并确定词句含义。猜测词句含义,不是指一遇到生词就查找字典。一位语言学家认为“离开了上下文的句子,哪怕是最简单的词句,也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条件”。只能把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去认识和理解,以获得该词句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只有这样,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会提高,阅读技能才能增强。若把阅读过程比作一条奔腾的河流,那么词句便是顽石,沟坎,使河流不断回旋激起浪花,冲过去便是渐入佳境,冲不过去便成一潭死水。我们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一些生词,而如何处理这些生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该词句不影响整篇文章的主题,可跨过去。如果关键,就该把握该词句在语篇中蕴含的意义。根据作者的思想观点,写作背景进行推论,从而迅速弄清词句的结构,脉络和基本框架,逐层理清词句的内容。当然,为了提高速度,有些长句,难句只需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和所需要信息即可,不必在与题目无关的字句上纠缠。
近几年,考试阅读文章所占比例逐年递增,所以有必要交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及策略。
1.查阅。指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阅读文章前,应先了解试题和待选答案,应清楚此答案可能以哪种形式出现。比如:人名,地名应注意第一个字母大写的词,书名找斜体字,日期找数字,定义类信息则找THAT IS或其他引出解释的标志语。与查阅内容无关的信息,尤其是个别生词要很快掠过,以免影响阅读速度。用此方法阅读文章可节约时间,而且可重点式选读,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准确率。
2.略读。略读目的是为了迅速抓住文章和主题思想。在阅读中尤其要注意首尾两段和首尾两句。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文中的图表或副标题,它们所提供的暗示,能提高我们的理解力。
3.预测。指对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积极的推测。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上文已出现的语言信息,预测下文将要出现的信息。从标题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词汇。同时抓住主题句、关键词、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4.猜词。猜词是阅读理解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巧和能力。常见猜词法有:(1)根据构词法猜词,它包括合成法、派生法、转换法等;(2)根据上下文猜生词,包括根据常识,经验猜测;根据文中的定义、解释猜词;利用文中的对比和对象猜词;利用事例猜生词;利用重复解释的信息猜生词。
篇11
一、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1.查字典,在平时的学习中,常查字典可扩大词汇量,而且纵横展开,新旧联系,可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2.根据语境猜测词义
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遇到生词便急于查字典,可结合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
(1)根据定义猜测词义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生词不可避免,切记不能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止步不前,影响了阅读的速度。
(2)根据解释猜测词义
解释与定义有时很相似,但是它不如定义那样详尽、严密,尽管如此,它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已足够猜测词义使用了。这种定义或释义常由is,that is,in other words,be called或破折号等来表示。
(3)根据复述猜测词义
复述也是一种解释方式,即换用不同的词语重新表达同一内容。复述部分可以是单词、短语,也可以是从句或者句子。(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that is…)
(4)根据举例猜测词义
在阅读过程中,短文中常常出现“for example,such as, as…as…”等这一类的词语,它对我们认识生词帮助很大。它通过恰当的举例能更清楚、更生动地表达词义。
(5)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
这类题型的上下文提示不是作者对生词、难点所作的解释和说明,而是需要读者运用语言知识和分析能力,去细心搜寻和领会的相关信息之间存在的种种逻辑关系。根据这种逻辑关系所提供的思路和范围,来分析判断有关生词的词义或相近意义,从而达到理解全文思想内容的目的。
(6)根据比较联系猜测词汇
同对比关系相反,比较关系表示意义上的相似关系,常常使用like, as, just as, also等词语来表示。
(7)根据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一定的原因导致一定结果,只要确认了这一逻辑关系,无论生词出现在原因方面,还是出现在结果方面,都可以根据这种因果关系来推测其词义。
(8)根据构词法识别生词
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能帮助读者认识生词,并举一反三,成倍地扩大词汇量。构词法有:前缀法、后缀法、转化、合成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词缀法,又可分为前缀和后缀。有些词干本身可作为独立的词使用,而不少单词则由词干附加词缀构成。由于词干与词缀都是包含一定语义的单词成分,不同词干与词缀组合就会构成新的词义。
3.学习构词法知识
给学生讲一些构词法(如词根、前缀、后缀),让学生掌握最常用的前缀和后缀的含义及用法,就可由已知的词猜出它的派生词及词性。构词法不但帮我们记住单词、理解词义,而且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
4.广泛阅读
要读得顺利,必须要有大量的词汇。而大量阅读可复习、掌握已学词汇,还可接触新词、扩大词汇量。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从六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平时教学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把英语课真正变成实践课,把阅读课变为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训练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词汇量,提高知识复现率。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泛读,拓宽视野。调动学生自学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去获取、消化,处理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去提高自己独立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题中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和逻辑推理的技巧。一旦学生掌握了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三)利用现有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教材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环境、风土人情等,内容生动,信息量大,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但在使用新教材时,必须摆脱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扣语法的教学模式。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训练阅读技巧
1.要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就要重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默读习惯,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
(2)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不要盯在某个词或句子上,而要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注意思维的连贯性。
2.恰当使用阅读技巧与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与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如:
(1)目光的平移、定睛、换行、解题时的分析设题手法,挖掘深层意义,找出推断依据。
(2)略读。快速浏览全文,领会文章大意,发现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掌握篇章结构进而抓住文中的中心意思,尤其注意首尾两段和每段首尾两句,往往是主题句。
(3)查读。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查读,以回答个别细节问题。
(4)寻读或详读。如果要寻找某个具体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深层理解,则要寻读或详读。
(五)进行限时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是阅读的最基本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就不能顺利地输入信息,更谈不上运用英语。在阅读时如何使学习者在理解的同时,能提高阅读速度,这是英语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督促学生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和检查。
篇12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的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都很重要。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逐词逐句爬行式的阅读;而不重视精读课本,一味强调课外泛读,势必造成基础不实,对所读材料理解不透的后果。因此,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1、 要通过阅读过程本身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起始阶段必须适当选择阅读材料。首先,阅读材料要与学生的语言知识相吻合。在选择材料时,第一考虑的应是学生凭现有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能够读懂。当学生读懂了一段英语文字,“跳一跳,摘到果子”,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英语正在成为一种为己所用的工具,才会激起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2、 阅读材料应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吻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他们的原有认知能力紧密相关。选择的阅读材料与他们已有的认知能力相吻合,他们就会发现阅读的内容既能接受也能够从中学到新的东西,在阅读过程中和材料内容产生共鸣,从而跃跃欲试渴求阅读。
3、 阅读材料要和学生的个体爱好相吻合。学生的阅读内容各有侧重,有人喜欢名人传记,有人喜欢天文地理,有人喜欢体育运动。在阅读的起始阶段,为了激发其阅读兴趣,在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投其所好。只有感兴趣的内容才可能吸引学生克服困难阅读下去,并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兴趣。
二、指点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选好材料
教师一方面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泛读、略读、跳读、细读),另一方面在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第一步要弄清所给材料“写什么”,把握其基本内容。第二步理清文章段落层次,摸准作者的行文思路。如何理解和阐述支持中心思想的事实和细节,如何从字里行间去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如何进行梳理归纳,如何进行逻辑推断,如何理解人物性格,如何辨认图形。学生只有熟悉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辨析,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率。
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阅读,缺乏阅读兴趣,主要就是所选文章词汇量大,生词多,影响阅读速度,学生不感兴趣,结果就坚持不下去。教师应根据所学词汇,选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的简单本或其它一些简易读物。由于学生各自兴趣爱好不同,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分别有针对性予以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很快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水平。
三、精选材料、广泛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适度
近年来高考试题阅读部分除了逐步加大难度之外,在能力的考点上更注重实际掌握英文的能力,从趣味性故事到计算机信息产业、基因工程、网络教育、社科类和科普文章等无所不有。因此我们要精选材料,广泛阅读。所谓精选,首先要考虑材料的难度,一般情况下,阅读材料应略浅于所学的课文内容,生词量不要太多,如果生词太多,内容太深读起来困难重重,索然无味,学生就会望文兴叹,这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其次要做的四新,即:内容新,不落俗套:题材新,要广泛天文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人物传奇、新闻报道旅游杂记、科普知识无数不包;体裁新,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面面俱到;问题新,对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领域,要构思新颖,设疑巧妙,以求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在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而且使学生阅读范畴读物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常言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能巩固已学的词汇、语法知识,能接触更多的语言信息,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篇13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个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文章的过程,而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为英语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使学生从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呢?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认真研读教材,揣摩学生心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尽最大可能做到环环相扣,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幽默风趣的导入、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激烈的抢答、竞猜、个人表演秀、刺激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我在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手段。每堂课结束后,都会让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做到了寓教于乐,另外,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还设立了PK台,然后评出周冠军、月冠军、季冠军,然后进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我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这样会减少学生对阅读的恐惧感,从而信心倍增。
三、扩大词汇量
读书波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英语也一样,大量的词汇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词汇量的获得,首先是课本上的必须掌握,在记忆单词时,不要把单词孤立起来记忆,这样容易忘最好把单词放在句子和文章中一起记忆,这样不仅记住了单词的意思,也记住了他的用法。其次,广泛阅读也是扩大词汇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阅读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我觉得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1、要学会默读,因为指读和出声读不但会减慢阅读速度,而且会分散注意力。默读可以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可推测,可设问。2、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去读。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会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但影响阅读速度,而且难抓住文章的中心。3、不要一见到生词就查字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来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时间久了,阅读能力会大幅提升。4、不要一边阅读一遍翻译成汉语,这样不但影响阅读的速度,而且会使思维不顺畅,不能促进理解。应该学会直接用英语思考,记忆关键词,抓住文章主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5、不要重复阅读,这样会影响理解力的集中,减慢阅读速度,因此会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调用自己全部的知识和智慧,跨越一切障碍一口气读到底。
五、科学指导,培养能力
“人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学英语的小学生一谈到阅读就谈虎变色,老是担心自己不能读,读不懂。因此,教师首先要解决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指导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阅读技巧,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科学指导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猜词悟意的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加快学生阅读速度,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总之,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和运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英语教学中认真总结,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