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校科技创新汇报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2.激趣点拨,发现问题。生物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旨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也是扩展想象、激活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学生自主开展的科技活动中,教师跟踪辅导,不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及时点拨、不断涌现新的问题。比如,在开展“验证细菌分布广泛性”研究性课题时,及时设疑:“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能否出于好奇,随便打开培养皿盖?为了提高温度,能否放到太阳底下晒?观察过程中能否随便接盖后习惯性用手去摸或用口去吹?实验结束后,培养物、试管棉塞如何处理以及试管、培养皿如何洗涤”等等。学生受启发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发现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值得去探索。同学们在思考、讨论、归纳、寻找答案等过程,也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此活动,同学们对教材中“学习微生物培养基本技术”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和完善。
3.自主选题,自主探究。教师在平时生物教学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辅导过程中,不断积累具有兴趣性、新颖性、前瞻性、创新性等特点的课题素材,为学生的自主选题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便于操作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从农村来的学生,选择与“三农”有关的课题,便于就地取材;城市学生可以选择社区规划、城市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相关课题,更加贴近生活;也可以充分利用城乡同学地域互补优势开展相关调查课题。如在学到种子结构时,在课堂上观察几种作物种子结构的过程中个别同学发现蚕豆种皮上有虫蛀孔,剥开皮发现有虫,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经专家鉴定为蚕豆象,全班同学对此现象自主展开了临夏地区蚕豆象发生区域和危害情况的调查。
4.积累素材,撰写科技创新小论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从另一个侧面分析是一种收集、筛选、处理、加工信息的过程。学生不仅捕获闪光点(创新成果),而且要真实记录所有环节,获得第一手材料。如《塑料地膜二次利用探究》《探究菇蚊、菇蝇的防治措施》《培养基分装环节的改进》等科技创新小论文的形成,小作者亲自走访、问卷调查、市场随机抽查、互联网查询、可行性分析、论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完成了此文。因此,创新成果的形成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从一个“闪光点”到另一个“闪光点”捕获、积累、梳理的过程,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举办科技创新成果汇报展。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校教研室每年举办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的形成经兴趣小组、班级、年级组层层推荐、选拔。在汇展的过程中,个人或集体代表现场介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现场答辩等形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信心,使“闪光点”不断闪光。全校层层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创新成果汇报展,使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课外实习、实践调查等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篇3
(一)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2013年度先进企业评选奖励的意见》,《意见》中首次设立了自主创新奖。《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凸显了自主创新工作在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加强了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政策导向,对全县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继续加大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管理和扶持力度。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全县科技型企业调研,排查筛选出符合高新产业范围、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对其进行政策宣传引导;积极邀请省、市专家对企业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国家及省市各项科技政策。截止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范围的企业达到14家,认定自主创新产品8项,技术领域涵盖了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5大领域。高新技术产值比重持续上升,1-3月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4亿元,增长76.3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22%,比年初增长1.82个百分点。
(三)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成果丰硕。制定领导干部包企业、包项目制度,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跟踪服务,定期汇总项目清单,项目数量、质量一目了然,进一步提高了科技项目水平和申报成功率。主动深入力诺玻璃、集团、雅娟黑牛、法瑞纳等企业调研,上门了解技术研况、技术需求、技术亮点,建立县级科技项目储备库。截至目前,县级科技项目储备库已储备各类项目46项。在2013年补报和新申报的15个项目中,力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金王食品有限公司、诺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瑰宝新材料有限公司4家企业项目已经通过市科技局评审,予以立项。乡村绿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木瓜新品种扦插繁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也获得了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补报的市级自主创新重大专项项目也已经立项。6个项目共争取省市资金435万元。
(四)立足科技促进全县重点工作。在招商引资方面,2013年5月22日,在市科技局的帮助下,组织环保、同创、弧板、太阳能等六家企业来商考察,其中环保已落户开发区,并开工建设。6月5日,参与引进的节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户县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保温砂浆等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加工设备。在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方面,2012年,为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争取项目资金435万元,极大的推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目前该项目主体建筑已经开工建设。2013年,县科技局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级火炬计划低碳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前期调研、争取上级支持等各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
(五)产学研合作顺利推进。围绕全县重点工作,积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联系,加快地热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全力做好产学研项目。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积极参加大学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服务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技术对接专场活动。截至目前,全县认定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20余家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
(六)专利工作稳步发展。加快市专利信息服务分平台建设,通过开展深层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现已建成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县知识产权信息网),正在建设外国专利数据库。邀请市知识产权局领导和知识产权方面专家来我县对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力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21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培训。今年上半年,共申请发明专利15件。
篇4
领导挂钩包保责任工作目标为2016年12月底,达到省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要求;2017年3月底,完成县级自评并上报自评报告和申报材料;2017年5月底前通过市级复评;2017年6月底前通过省级评估;2017年12月底前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巍山县代表队在全省青少年 机器人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本报讯(通讯员 张树禄 范育金) 3月20日,在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环保厅、团省委共同主办的第31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上,巍山县为民小学的3支参赛队在全省12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其中杨毓南、苏晓洋同学以1 040分的好成绩获机器人普及赛全省最高分。
该项竞赛活动是中国科协在21世纪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着力创建和打造的一个崭新品牌,以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质,普及机器人技术,强化团队意识,关联当今科技发展前沿领域,鼓励创新为宗旨。
巍山县为民小学机器人工作室结合学生情况选择了参加省级项目机器人普及赛,组织了由6名学生参加的3支代表队。赛前,教练员组织参赛学生认真分析比赛规程,精心准备比赛任务,刻苦训练比赛技能,发扬团队精神。在比赛过程中,注重比赛策略,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教会学生既要会动手,还要会动脑。
砚山三小与老挝华裔青少年 携手开展“中国寻根之旅” 夏令营活动
篇5
教育制度上的创新
“五有人才+五证教育”,充分体现了我校在教育制度上的创新,即从单一的教育模式改为将教育和科技相结合,培养拔尖科技创新人才,让科研机构和科学家走进中学,共同参与培养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率先实现教育制度的创新。
2010年,我校与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签订了“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协议,启动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项目。其目的就是依托中国科学院强大的科技资源以及特色课程的设计,将学校科技教育与进入中科院国家级实验室学习同步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到目前为止,已招收两届学生,科技系列特色课程正在我校系统、分步骤地进行实施。
课程上的创新
从西方到中国,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重知识、轻实践。我校的中科院课程体系是将科学实践融入课程当中,从单一的学科本位到以注重实践为特色,将人的发展置于学科导向之上的课程体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学生由中科院专家直接授课,课程包括讲座报告、参观感受体验、实验室动手实践、外出科学考察、国家级课题研究等形式。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每一名学生,从高一入学开始就会进入中科院课程第一阶段的学习,每周五都有机会聆听中科院科学家的精彩课程,并走进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亲身感受科学家做科研的过程。“原来总感觉科学家离我们很远,说话很高深,现在近距离接触之后才知道,原来科学是非常有意思的,特别吸引我们去探究。”每当谈起学校的中科院课程,田鑫总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从歌德巴赫猜想到基本粒子与暗物质,从细胞的起源到神奇的碳材料,田鑫现在说起前沿科学进展都头头是道。学生朱思樾也“在科学家讲座中发现了广阔的新世界”,感觉“原来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她享受在科考中观察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感觉,“就像自己是个科学家”。学生王亦豪说,在科技创新人才班一年的学习是不同以往的全新体验,“经历了人生中许多第一次”。他体会到“科学真正吸引人的是探索的过程”,并找到了自己的探究方向——空气动力学。
到目前为止,已有70多位专家登上了我校讲台,涵盖领域包括计算机、天文、微生物及纳米科学等。每次科学家都会给学生们带来本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带来他们做科研的经历和感悟,使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精神在对前沿科学的追寻中得到培养和升华。
在中科院课程的第二阶段,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国家级实验室,在中科院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实施、完成一个有价值的科学研究课题,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在2012年3月首届科技创新班68名学生进行的中科院课题研究中期汇报会中,学生们表现非常优秀,中科院专家给予了一致好评。2012年7月,首届科技班的学生完成15个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并做结题汇报,第二届科技班学生也即将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
为了能让学生在学校也能开展课题研究,我校在新校舍中还特别设计修建了6个科学探索实验室,为有科学潜质的学生提供成长的沃土。2012年4月,我校召开了新校舍6个科学探索实验室方案的论证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微生物所、遥感所等科研院所作为新校舍实验室建设的实施单位。每个实验室中的建设各具专业特色,不仅体现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在实验环境的设计上也将有充分的表达,最新的声、光、电等信息技术将被用于其中,充分诠释科学探索实验室主题,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中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与6个科学探索实验室配套的实验大纲和校本教材将作为选修课程,为高中与大学教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预见,在搬入新校舍后学校将迎来又一个发展机遇,而我校的科技教育也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我校将高中的基础课程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课程系统进行整合。这些课程不是原来高中教育的传统课程,而是融入对科技前沿和解决科技问题的认识,这给学生如何建立一种科学认识会带来新的冲击,给我们的整个中学教育会带来新的挑战。从这个角度而言,我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是一种创新。
我们尝试按照一个新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培养高中学生。我们把高中的基础课程与科学前沿和尖端科技需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是以培养小小科学家、培养未来科研人员为目标,不是以培养高分、解题为目的,从而实现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是对现有中学教育提出的质疑和挑战。目前,我校在生物、化学、物理和数学4门学科已聘请了3名博士和1名博士后作为科研指导教师,因此,在课题研究、人生规划课程和评价过程中,实行中科院专家和学校学科指导教师的双导师个性化指导,多角度、多层次地直接参与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每个阶段。
篇6
现代人相信,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谁就会拥有竞争的制胜法宝。由此引发了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和学校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成为许多学校创建特色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可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规范的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加上科技创新教育本身就充满了创新性,一些学校的科技教育也变得五花八门,造成了科技创新教育乱象丛生,从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困惑。
1.急功近利
如今,社会的浮躁已渗入教育,很少有人做十年磨一剑的“傻事”,许多大学把课题的级别、的数量、科研成果创造的经济价值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学术研究的浮夸之风同样吹到了中小学的课堂中,影响了科技创新教育。
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把孩子送进各类特长班学习,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特长班也应运而生。
有个别学校和家长请大学的教授或相关的专家对学生进行辅导,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且获奖的级别越高越好。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获奖级别足够高,学生能力就提升了,科技创新教育就获得成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潮,一种对各类奖励需求强烈支撑下的科技创新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相关的各级别的竞赛也为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困惑一: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重在参与还是重在获奖?建立在以获奖为目的基础上的科技教育到底能支撑多久?是不是学生获奖,就说明他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科技创新教育与自然科学等学科教育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拔苗助长
从近年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不断能得到一些惊人的好消息,这些消息称,许多中小学生的创新发明科技含量高,创意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等。
然而,在这众多好消息的背后,总会有教授或专业教师的身影,甚至一些知名的专家也在为这些中小学生服务。如果专家们只是为学生提供思想和理念以及科技创新常识,无可厚非,但个别专家甚至为学生提供详细的设计和操作方案。
由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比赛的主办方为简化评奖流程,只收参赛作品,对于作品是谁设计、谁做的他们也无法判定,致使许多学生抓住这一漏洞,也导致个别不良的专业辅导老师直接把自己在各级别科研成果中的残次品拿出来参赛,这些作品很可能就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的获奖作品。
困惑二:当学生把事先做好的科技创新作品制作出来后参赛,由于对其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难以考证,其比赛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若是学生在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有弄虚作假的行为,这种行为因为获奖受到鼓励,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有什么样的影响?
3.东拼西凑
一些厂家为了迎合学生的需要,设计出许多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创新产品,让学生自己去拼装,也有一些所谓的创新就是直接从市场上买来产品参加比赛,这些作品的制作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支撑,看起来时尚,玩起来有趣,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多大益处呢?
困惑三:学生按图索骥拼出来的作品能否算是科技创新?这种靠简单复制组装出来的产品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有多大?这种缺少原创精神的所谓“创新”是否需要培养?
思考
科技创新教育应体现科技创新与社会、科技创新与生活、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建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养成科技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了解科技创新的一般原理,体验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学习一些科技创新的技巧与方法。
科技创新教育既要让学生有凌云之志,脚踏实地地从最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学习,又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许多学校把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锁定在学生获奖上,希望通过学生获奖的数量和级别展示学校的特色,对于获奖和展示科技创新特别渴望,个别学校已经到了着迷的状态。如在省绿色学校验收时,某市一所小学汇报材料中的主体竟是科技创新,成就了一个为展示自我而离题万里的现实版幽默。
科技创新教育并没有错,但把获奖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有背于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理念,由此可能引发学生对名利的过分追求,使学生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这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有害无益的。
当学生把获奖作为终极目标时,他们会把达到目标当作最大的成功,成功后又感到无事可做,这种迷茫会让学生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
思考一:科技创新教育应当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教育学生既有凌云之壮志,又要学会脚踏实地做事;既要有创新理念和设想,又要学好基础科学知识,为今后从事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且能够为自己的设想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又要有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2.选什么样的人进行培养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绝大多数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学校的第一生命线,考试成绩也成为决定一所学校名誉和地位的重要因素。应试教育因此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主流,由此衍生的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变成现代教育的代名词,为了考试成绩,教师教得太难、学生学得太累、家长管得太烦。
学习本应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件快乐的事,如今却成为困扰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烦心事,甚至有高三学生毕业晚会用烧书籍来发泄对学习的憎恶,这种教育如何能培养出学生的兴趣?一个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习的民族是危险的、没有希望的民族,如何让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是现代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应试教育转到科技创新教育中又被模仿为应赛教育,有关部门组织什么样的竞赛,学校就举办什么样的培训班,甚到个别学校把这种培训转化为几个人的专门训练,这种本应由广大学生参与的普及性活动,变为一种只为获奖的功利行为,有违科技创新普及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思考二:在科技创新教育过程中,选什么样的人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什么要培养?这些问题是科技创新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希望也不可能把每个人培养成瓦特一样的发明家,中国式的乔布斯。
建议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全员教育,通过一系列简单、易行、有效的活动培养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让他们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此类活动重在参与,促进重要思维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意识到获奖只是活动的副产品;二是特殊人才可以重点培养,如美国某中学校长的狗被学生杀死以后,校长惩罚他们的方法就是让两个犯了错误的孩子画出这条狗的解剖图,这一画就画出了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不拘一格发现人才的理念,改变由成绩定论学生的评价机制,让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3.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培养
谈到科技创新教育,很多人就会想到“高、精、尖”三个字,许多学校也把高新技术的引进和提前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甚至把许多高等学校的知识和内容灌给中小学生。
以奥数为代表的有些竞赛活动,对应试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化,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属于典型的拔苗助长的做法。
由于学生毕竟还要经历上一级学校的教育,在较低层次学校进行高层次的不完整的教育后,到较高层次的学校学生还要接受同样的教育,而教育的内容学生似乎学过,又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种在似懂非懂状态下的又一次学习,就如同一锅夹生饭,反复翻炒会使饭的质量越来越差,这是对教育的一种伤害。
佛山南海九江镇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学校生源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学校经济状态也不尽人意。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他们的中考成绩年年名列市区前列,科技创新教育在全校普及,经常有学生拿国际大奖。他们的科技教育注重的就是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与活动参与的普及。
在体验了科技创新活动的玩中学、学中思考、教师引导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参加的活动多了,各类考试的成绩也提高了,这就是被称之为“九江镇中学现象”的科技创新教育的育人模式。
思考三:科技创新教育应当如何开展?应当如何选题?这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之一。由于受媒体的鼓动作用,个别教育工作者在求高、求难、求新的思潮影响下,对学生的教育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教育起点过高,教育内容过难。在当今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过分强调保护意识,积极申请专利保护,或过分强调如何通过创新发明获取财富,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和学生的成长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产生疑问,找到了万有引力规律,爱因斯坦对时间和空间的不理解发现了相对论原理,达尔文在大自然的寻寻觅觅中知道了物种的起源和进化论,而计算机的原始语言只有0和1两个简单的数值。科技创新教育也应从原始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突破口。正如佛山科技创新展示活动,从最简单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始,从最常见的问题入手一样,伟大的哲理常常蕴含于平常之中。这也与佛家经典的一堂课释迦“捻花一笑”、道家的万物由一而生、儒家的吾道一以贯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篇7
2.1 专题讲座
2008年5月在县科协、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邀请了原省科协的陈启瑞主任到我校做科技报告,还组织师生观看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获奖作品展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有些同学还认真的记录下来,当时恰逢王股长去我校调研工作,看到有些孩子坐在地上,时而认真地看展板,时而专心致志地写笔记,王股长抓拍下了那一真实的场景。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省大篷车流动的科技馆展览。很好地激励全校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2.2 队伍建设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做好任何事情,专业人才是关键,首先我们注重挖掘在科技发明方面有专长的教师,村小的崔振民作为学校科技活动骨干教师,以此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与提升。
每学期我们还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两次以上的科技创新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由学校科技教师根据各班级确立的创新项目,进行专项辅导:怎样搜集材料、设计制作、试验后期的作品再创造。逐一进行指导,使作品更加精细、实用、美观。
3 措施得利,常抓不懈是核心
3.1 健全制度 常规管理
我校科技工作有制度有工作计划,有科技工作实施方案。有科技课检查记录,把科技工作纳入《教师考评方案》。学校设有科技辅导教师,科技活动室,每到周五由科技教师组织学生到科技活动室分小组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将科技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办学中。做到:(1).科技教育进课堂;(2).科技活动以点带面全员参与。(3).科技教育成常规。4、科技创新上水平。5、科技教育进家庭;
3.2 总结反馈,反思发展。
我们在搞科技创新活动时有布置、有检查、有指导、有评比,在每学期召开科技工作阶段汇报会,有些难题由科技辅导教师现场解答,或是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措施行之有效。
4 因势利导,全员攻坚克难
我们规定每周五的第六节课全校上科技课,由班主任做班级的科技辅导员。选拔有特长的学生组成学校科技活动小组,与王永志中队组成两个攻尖小组,由科技教师催振民作辅导培训,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科技小组的师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参与,纷纷献计献策,群策群力。
每学期放假前,我们都把致全校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号召全校师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产品中所用物品在设计上的缺陷,由学校科技辅导员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按班级逐项落实。例如,在2011年的一节科技辅导课上,科技小组的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家厨房下水道总是有臭味,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崔老师带领科技小组的同学先进行了社会调查,走访了小区居民,发现了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居民家,卫生间和厨房有地漏的下水道就没有臭味,而洗脸池和洗菜池的下面是把排水管直接伸进下水道的管子里,而这个地方没法安装地漏,于是臭味就从连接处的缝隙中排出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崔老师便带领同学设计方案,寻找材料、制作、反复修改。经过多次的实验,最后"自制无臭地漏"终于成功了。
又如:有名学生带来一个握力手电筒,让崔老师修,看到握力手电筒已经无法修复,但靠握力发电的机械部分还好。在崔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寻找材料,设计、制作,经过反复改进,手摇发电机创作成功了。
在2011年,我研制的"雨天自动关窗装置",就是我校王永志中队张健同学提出的,雨天自动关窗是千家万户面临一个难题。怎样才能解决雨天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关窗,是一项有挑战却很实用的问题。学生只是提出问题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经过反复思考,我主动承担了这件作品研制工作。刚开始考虑用浮球做接通电源的自动闭合电路。那得雨下到一定程度才能启动电机进行关窗。这样室内也淋得差不多了,即使关上也失去意义了。经过咨询,采用湿度感应器作为自动闭合电路开关效果很好,只要有一滴水点落上去就能启动电机,自动关窗。这时遇到了一个问题,窗是关上了,电机还在转,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在窗两侧的适当位置安上限位开关,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我和科技辅导员带动下,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了人人参与的氛围,有了一支潜心创作创新团队。每名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杨非老师制作的数学课教具:"口算翻翻乐"(7的乘法口诀),科学课教师制作的 "肺的呼吸演示",闫丽娟老师的"蒸汽机原理",薄志壮老师的科学课教具"水流有力量"等80余件教具,用老师们的话说,要完成作品既要当木匠、铁匠又当电工,还要进行美工设计。老师们把自己娱乐的时间都用在了创作上,他们成了玩具店、废品站的常客,因为有些零部件是买不到的,要从一些玩具、废品上拆卸下来,教师创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老师真是废寝忘食的投入工作。
5 举办科技节--搭建创新展示的舞台
2010年6月份我们学校举行了首届"群星闪烁"科技节至今已经举办了3届。科技节上安排:纸飞机、风筝、拼接、科幻画、四驱车比赛、航模表演、作品展示、以普及科普知识为主题的班会,三部分内容。兴致勃勃的参与者、精美的作品使我们深切体会到科技节举办的意义所在。闭幕式上对参加省、市、县级大赛的获奖选手进行再次表奖,对科技节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师生进行表奖,使学校师生学有榜样,做有方向,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
6 重视投入--激励创新、营造育人环境
2008年8月在王永志荣归母校前,学校为王老塑一尊半身塑像,矗立在教学楼大厅中央;2011年11月由镇政府投资8万元,塑一尊以"神六"为标志的"神舟飞天"校雕一座,校雕诠释了"知识伴我成长科技成就未来"的理念,表达了师生为中心小学早日腾飞而努力拼搏的美好愿望。2011年8月,学校又投入2万元将王老为母校师生题词:"从小立志,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使成大器。"镌刻在校园草坪的石壁上;将王王永志为母校题写的校名"八面城镇中心小学"镌刻在校门一侧的大理石墙壁上,今年10月又打造了创新办学理念的的校园文化。突出了我校科技创新教育这一办学特色。
7 成果喜人--科技特色创品牌
篇8
近几年,建筑业从业人员接近0.6亿,尽管我国建筑行业形势良好,但是我国高校尤其一般本科院校尤其职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问题存在很多困难[1]。一般院校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部分,其中认识实习主要是使学生增加专业感性认识,为进一步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1];生产实习原则是要求跟班劳动,熟悉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毕业实习是为毕业设计收集相关资料,并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实战演习。由于学校扩招学生多,实习时间局限性(按学校统一安排),且实习经费十分有限,统一组织十分困难,再加上安全问题,很难找到理想的实习单位和实习项目,项目部多处于安全考虑一般不接待大批学生实习,存在建筑工地多与学生实习难得严重问题。
校企产学研合作是教育部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精神:一方面,不仅是为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好的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高校与企业的结合,利用市场需求与科技应用导向,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人才、教学实验研究设备、科技创新成果等一切资源,进一步推动其自身的建设、发展和创新[2]。
本文基于高校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高校如何发挥作为产学研基地施工企业一方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开发性高级专门人才,对提高我国土木建筑工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且促进经济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健全配套的校企合作制度
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需要采用“学习+实践+学习”的培养模式,增加学生尤其土木建筑工程这类工程类学生的实习时间,进一步提升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及专职管理岗位缺编等从产学研管理体制方面导致产学研的合作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注重重大项目、高档次论文、各种科技奖励及发明专利等,科研激励措施很少涉及到校企产学研相关成果转化、产业化等。这些评价体系引起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教师丧失兴趣,直接导致高层次科研人员如教授及博士对于投身产学研积极性不利。而高校管理能力滞后也或多或少制约高校产学研合
作的推进。高校经常收到大量名目繁多的产学研合作推广会和各类产学研合作信息,信息量过大带来的就是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对于与自身学科相关信息的筛选和利用也不够充分。有限的产学研管理人员面对这种海量信息往往力不从心。企业往往重视高校在某个领域内的高水平人才,但是高水平人才往往有着大量教书育人的工作和科研工作任务,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顾及产学研合作的工作[3]。
我校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对于这方面做的比较成功,以校企产学研示范基地为平台,实行校企“两个培养主体、两个阶段”和“双导师”制。校企合作基地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权威性组织机构管理系统,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该组织管理机构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建立合作示范基地的工作领导委员会,由学校副校长以上的领导和企业负责人以上的人员共同兼职担任,以便充分消除各种障碍和壁垒,保证合作示范基地在利用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科技资源上畅通无阻,实现对合作示范基地的宏观指导。工作领导委员会下设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工作班子,由业务精、作风好、工作踏实的校企有关中层干部担任,具体实施合作的有关事宜,确保合作之途始终畅通。在基地的研发队伍和管理团队中,管理负责每年年初由主任和副主任召集并共同主持示范基地工作计划与协调会,省建三公司(企业方)提出科研需求与任务,人员培训计划,湖南科技大学提出科研方案,学生实习计划,经双方协商制定基地工作计划并落实到省建三公司各二级单位。通过以上措施,每年针对建筑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双方安排5个指导老师,每组分别分批指导5个学生,落实指导内容与任务,作为年度产学研考核的主要目标。
2 改革学生实习时间,促进校企双方通过实习环节互利双赢
2.1 生产实习
建议安排大学第5学期末,时间:3个月,从6月底到9月底,包括暑假时间,可到学院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建筑企业的具体项目部,和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跟班实习,要求学生吃住在工地项目部,提供不少于1个月的施工日记和1个以上合理化建议论证书、制作多媒体汇报材料,要求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对实习学生做出具体鉴定,并盖项目部章;为减轻项目部对学生安全压力,学院可为实习学生购置20~50万意外安全保险,并告知家长,要求签订共同协管责任书(电子扫描件);要求学院实习老师巡查(原则要求每个学生到巡查到,也代表学院慰问实习学生和感谢项目部)、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十一放假后,实习学生要求全部回校,专业系部按班级组织生产实习专题汇报会,专业教师对学生生产实习汇报进行点评,结合学生施工日记、合理化建议论证书,项目部鉴定书,最终确定学生生产实习成绩。从6月底到9月底正是建筑企业施工黄金时段,需要大量的人员,土木工程大学生(三年级末专业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已完成)大有用武之地;长达3个月时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与实践,同时加深对行业和实习单位的了解,为毕业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考察,选择合适的苗子及时签订引进协议(即毕业协议书),避免招聘会上临时的决策。
2.2 毕业实习
建议安排在大学第7期末,时间:3个月,从12月底到第二年3月底,包括整个寒假时间,可到设计单位或学院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建筑企业设计部门收集毕业设计资料,确定毕业设计题目;也可到学院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建筑企业大型项目部(要求是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的,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进行单位见习,并就项目具体问题,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审查,可作为毕业论文(按学校要求不少于2.5万字,雷同率少于20%;要有创新点或新技术或新工艺应用等),在指导教师同意的基础上,实习时间可延长1个月。
2.3 毕业设计内容根据毕业实习情况
3月底完成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或毕业论文题目,5月中旬完成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5月底交评阅老师审阅,6月初提交答辩。建议每个专业举行毕业设计公开答辩,每个指导教师选派1~2名学生参加,邀请和学院签订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建筑企业老总或技术总工来校参加,为了促进毕业设计与企业界、实际工程的联系,强化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学校土木建筑专业应该加强与企业合作,安排一些学生在企业进行“完成即用”的毕业设计,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了解实际工程运作的全过程,设计成果的应用以及企业给予一定的津贴增添了学生的成就感。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企业与学生相互考察对方,为企业招聘人才、 学生寻找就业单位提供了平台,系企合作取得了双赢的效果。“是驴是马,拿出来溜溜”,这样对学生、指导教师都有一定压力,但对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对下届学生的鞭策,和学校的宣传都有积极作用。对于学校实践环境培养质量而言,这样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或论文,才真正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演习。
3 结论
土木工程(公共与民用)建设是到为关系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产学研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能把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学校与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真实工作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它突破了在校内进行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是学校和社会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创新模式。
实践证明,校企产学研合作推进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实习环节质量是高校提高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我校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的实践,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无可置疑,同时,这是一种集学习―实践―开发相联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大大有利于培养土木建筑工程方向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开发性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二、借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接受率
多媒体手段直观新颖,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
三、运用课堂教学技巧提高学生发动率
1. 学生当“老师”
让学生当“老师”,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人文社科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能从当“老师”的过程中学到一般教学方式学不到的知识。如我在《探究中国茶文化》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自愿组成七个小组:茶史、茶品种、泡茶、品茶、茶与名人、茶保健、“功夫茶”表演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各小组开展相关活动后,写出活动报告,派代表汇报成果。他们制作精美的课件,准备充分的实物来说明问题,作大胆、幽默的讲解。这样调动了学生的一切潜能,使学生从各方面都得到锻炼。
2. 学生议、教师导
篇10
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
创新型国家建设关键在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经过“*”期间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36%建在高校;正在进行试点的10个国家实验室,多数是依托高校进行建设。“*”期间,我国高校累计争取科技活动经费1300多亿元,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433项,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5.1%、64.4%和53.6%,特别是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技术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取得新进展,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到4.5万项,国家大学科技园达62个。高校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增大。因此,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战场,作为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汇聚的重要基地,必须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加大应用研究力度,积极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技贡献。
2.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是实施省委省政府科技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
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河南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推动科技创新为重点,通过科技创新的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进入全国前10名;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实现中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省委省政府的科技战略决策,为全省高校科技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新的跨越,普通高校总数达到82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8.7%提高2006年的到18.3%,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我省高校科技创新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省高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占全省总数的2/3;省部级工程中心10个,占全省总数的1/5;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734个,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成果430项,授权专利359项,科技支撑经费达11.2亿。高校正在成为我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河南的骨干和核心力量。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创新目标,高校就必须紧紧抓住影响长远、带动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集中优势,合力攻关,务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队伍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3.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是全省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其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就必须坚持“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新时期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都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因此说,科技创新首先是带动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服务社会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要想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就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在育人工作中,教学是一个主渠道,但是光靠教学育人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目标。其次,科技创新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学校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但是,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科技创新,就不可能提高学科水平。所谓一流的学科,主要标志就是有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科研和产业化成果,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一个学校的学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科学研究和科技产业化的水平。再次,科技创新是培养锻炼高校学科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实乃大师之谓也”。大师的成长、教师队伍的成长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正是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培养,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学术群体。因此,各高校必须把科技创新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它作为立校之本、兴校之策,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实现高校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加速推动我省高校科技创新是科技竞争的必然选择。
当前,高校科技发展机遇难得,竞争也日趋激烈,挑战也比较严峻。从高校外部看,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国是把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大幅度增加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投入力度,这就使得高校承担重大应用性项目的难度加大。同时,随着各省市、各高校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日益重视,全国各高校之间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从高校内部看,我省高校近年来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科技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同中原崛起和建设创新型河南的目标要求、同全国先进省市高校科技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我省高校的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工作在国家、省以及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足;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尤其是大师级科技人才还比较缺乏;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科研资源较为分散;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够密切,科技成果转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科技创新评价体系、高校科技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省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把握难得的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把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财力投入到科技工作和创新能力建设上来,为全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的人才队伍
*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高校要想快速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着力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河南和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一流高水平人才的领军作用,重视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1.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根本的问题是要建立有利于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科学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不惜超常规的代价,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要充分认识到经费投入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省教育厅将积极协调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进一步加大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并逐步建立对高校科技投入逐年增长的机制。各高校要根据学校定位和自身实际情况,在年度经费预算中确定本校投入科研经费的比例,保证科技经费的逐年增长。同时,要积极申报国家及我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积极与地方展开合作,鼓励校企联合,吸收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与捐助,扩大经费来源渠道。要搞好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逐步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要营造良好的环境。高校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包括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政策环境,学术自由与严肃学术批评相结合的学术环境,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创新过程中的得失。要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要倡导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倾向。要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
2.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引领高校科技创新方向。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周济部长曾经说过,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科研基地和一流的科研成果。高校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关键环节和核心因素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吸引、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切实地抓紧抓好,使其成为集聚人才的战略高地。一流大师对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主持的国家“973”重大项目,资助金额就达到5000万元;河南理工大学的张铁岗院士率领的科研团队先后组建了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还拿到我们河南省的第一个创新团队资助项目。因此,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一流人才的建设应当引起全省高校的普遍关注。为了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我们设立了161个特聘教授岗位,但是高水平人才的引进难度仍然很大,如果没有比别人更高的水平、更优厚的待遇、更舒适的环境,一流人才仍然会与我们擦肩而过。各高校必须从事关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高水平人才的作用与地位,通过宣传和政策导向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通过汇聚学科优势、加强学科群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开放性实验室、研究所、课题组等各类结构组织的管理制度,还要通过重点扶持拔尖人才,使其迅速走向国内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通过领军人物的作用,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加速中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后劲。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既需要一流的大师引导、带动,更需要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支撑。可以说,中青年科技人才是高校科技的中坚力量,是高校科技能够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他们年富力强、学术思想活跃,充满热情与激情,具有较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敢于向新的科技发现或技术发明冲刺,是科技创新思想火花产生的主体。从我省对高校的科技投入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满足中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科研的需求。从高校自身看,由于高校规模急剧扩张,有限的经费不得不大量投入学校基本建设,虽然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科技投入。因此,各高校要随着学校基本建设步伐的逐步调整,积极遵循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加大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力争使其早日成为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全省高校要通过设立青年科学基金、专项科研启动经费,建立优秀人才培养机制,给中青年人才压担子,使其在科研任务中增长才干,在创新实践中逐步成长。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以及省教育厅设立的各种基金、人才、团队等资助项目,鼓励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加速推动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并逐步成为国内一流专家。
4.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提升高校协同攻关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理论研究表明,具有一定互补技能的团队,其目标指向性、核心凝聚力、团队合作度、协同攻关力都远远高于分散个体之间的联合,其特殊的组织魅力――团队精神,更是分散个体无法比拟的。当代重大科技成果的突破也充分说明了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已成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点。因此,各高校必须下大力气狠抓科研团队建设,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真正使高校的科研团队成为各类科技人才的汇聚地,成为孕育高校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催生地。当前我省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依靠科研人员之间自身长期合作而自发形成,形式单一,竞争力弱。因而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加强科技人才的汇聚和团队的培育日益成为我省高校科技工作的当务之急。各高校要依据学校的学科分布和特点,鼓励教师之间、课题组之间实现强强联合、纵横结合,推动校际之间、院所之间资源整合。要充分依托优势特色领域及科技平台,科学合理尽早尽快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并紧紧围绕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目标,共同申请和承担综合性强、层次高、资助额度大的项目,产生出显示度高的标志性成果,实现团队的放大效应。要通过联合开展针对性强的科技攻关,及时有效地组织起一批批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群体。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协调,着手从教育厅层面培养一批创新团队,既与省里的团队建设接轨,也为他们申请教育部的创新团队乃至国家级的创新团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各高校也要积极推进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创新高校人才组织模式,着眼于承担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科学技术前沿研究任务,以创新平台、重点研究基地为基础,以优秀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
三、积极实施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坚持优秀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正确导向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工程”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要求作出的重要决策。实施这个决策,对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实施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有关情况和规划设想。
2004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高校“人才强校工程”,促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贡献。几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教育厅认真分析全省高等教育发展及人才队伍的现状,逐步构建了一流人才引进、学术带头人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相互衔接、分层建设的人才成长机制,人才强校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吸引了一批海内外中青年杰出人才,提升了河南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通过实施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先后资助900名骨干教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实施青年教师进修提高计划,使近3000位青年教师获得硕士学位;通过实施出国留学人员合作计划,先后遴选派出300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应该说,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全省高校吸引一流人才、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强而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我们分别于1999年、2000年和2005年启动实施了“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截止到20*年,先后支持了146名培养对象、128项创新工程项目和57位优秀人才。三项计划的实施,在全省高校产生了积极反响,有的是依托我们的支持争得了国家更大的项目;有的是积极开展原创研究,发表了一大批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有的是申请了各种类型的专利;有的是获得了省级以上的成果奖励;也有的是充分利用支持经费,在搞好科学研究的同时,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发国家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总的来说,我们推动的这三项人才支持计划,为稳定我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了解决科技力量分散、科研多头管理、项目效益不佳的问题,我们本着“整合资源,突出支持重点;规范管理,减少交叉重复;提高效益,强化学校配套;明确任务,加强绩效评价”的原则,经研究决定合并原有“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启动实施“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计划在五年内培养200名自然科学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宗旨,在于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带动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支持优秀人才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各高校申报的情况和本次评审的任务。
这次评审的支持计划,我们共下达推荐名额126名,经过高校层层推荐和遴选,共有74名优秀人才推荐到省教育厅。从职称结构看,具有教授职称的人选达到41名,占56%;从年龄结构看,41岁到44岁的达到41名,占56%;40岁以下的达到33名,占到44%,平均年龄为40岁;从性别结构看,女性人才达到15名,占到20%;从学校分布看,普通本科高校有67人,专科学校有7人。涉及到18个学科领域。其中省教育厅财政直供高校63人,非直供高校11人。从申报的总体情况看,无论是职称、年龄、性别,还是学校分布、学科分布,申报的人才层次越来越高、研究基础越来越好,申报的研究领域越来越能体现我省高校的优势学科、越来越能关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们这次评审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各高校推荐的74名候选人中遴选出20*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30名人选,其中,省财政教育厅直供高校的候选人20名,无经费资助的计划10名。由于经费的局限,尽管申报的学校和优秀人才较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竞争性也比较强,可能比申报国家和省科技厅的项目难度还要大,但是,我们还是要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评审。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为了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益,加强学校的监管责任,我们要求学校对获得省里计划经费支持的项目必须按照1:1的比例予以配套。如果发现哪个学校没有配套或没有配足,影响了计划的执行,影响了优秀人才的科研工作,我们将给予通报,并取消其支持计划。对没有获得经费支持的计划,学校也要按照省里的项目管理要求解决好经费支持问题。对项目支持好、科研工作开展好的学校将在今后的项目评审中给予倾斜。
3.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评审的原则和要求。
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评审,关系到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技创新的导向,关系到教育系统的社会信誉。为了保证这次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制订了评审细则,希望各位评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尤其是在评审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客观、突出重点。要按照“强化基础、发展应用,合理布局、重点突破”的原则,科学、客观、公正地做好此次评审工作,通过评审解决一批长期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大幅度提升我省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各位专家要克服学校本位以及专业背景的局限,排除人情风等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站在对教师个人、学校、省教育厅尤其是全省教育事业发展负责的高度,按照项目计划的要求把握好评审工作的重点,以人才培养和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为先导,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
二是鼓励创新、择优支持。在评审过程中一定要把能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获得新数据,把能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能否支持的重要依据,倡导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用新视角、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探索科技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广大高校科技人员自觉走原始创新的道路。
三是发扬民主、统筹兼顾。发扬民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做好评审工作的重要制度保证。只有发扬民主才能把真正优秀的项目评出来、把真正有水平的创新人才选出来。希望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遇事多商量、多沟通,增进理解,形成共识,按规定的评审办法扎实开展工作;评审工作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既要注意学科平衡,又要注意整体布局。
四是遵循程序、公平公正。程序公正是实现结果公正的前提,规范程序,才有可能遴选出高水平的项目、高层次的人才。为保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评审质量,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评审程序。这次评审工作设立了评审委员会,下设8个学科组。学科组的工作是评审的关键,也是整个评审工作的基础环节。希望学科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数量,向评委会推荐参加面试答辩的人员名单。评委会在认真听取学科组汇报、申报人答辩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办法进行表决。总之,我们要求这次评审一定要评出水平,评出公正,评出和谐,评出导向。
篇1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议题,此议题落实到教育领域就是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中小学学校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管理部门,亦是学校的“神经中枢”。
一、明确职责,促进学校管理的顺畅
学校办公室应该发挥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枢纽”作用,做好信息调研、协调服务的职能,这样才能确保学校工作的高效运转、和谐有序的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协调作用,确保领导工作的团结
学校办公室工作在领导与领导之间发挥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它负责着学校领导工作的行程安排、信息汇总以及学校工作的协调与沟通。因此,办公室成员需要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工作水平:(1)其工作的重心需要围绕学校师生以及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好相关的调研工作,将相关的调研工作整理成材料,在学校领导会议上进行定期的回报,从而为学校领导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信息、奠定基础。(2)在学校重大问题讨论之前,办公室成员一定要提前做好研究调查,汇总师生对问题的意见,并将汇总的信息与校领导进行汇报,让校领导更好地了解师生对问题的看法,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3)学校办公室要对学校大会决定的具体工作认真起草,并且根据学校领导的分工,提醒学校的相关领导对会议的决定进行组织实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不必要的混乱发生。
2.做好下情上报、上情下达的工作
下情上报指的是将师生中的一些意见、问题或者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等及时的向学校领导进行汇报,让学校领导能够及时并充分的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决策,这样的决策才最符合实际的发展。
可以说学校办公室做好了下情上报、上情下达的工作,才能及时的掌握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更好地把握学校领导关注的事情,师生反映的热点问题。这样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调研、上报,并根据校领导的指示进行慎重处理、妥善协调。
二、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学校办公室工作中,其工作的开展要做到“以人为本”,这也是落实中国梦达成、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所在。学校办公室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榜样风范,发挥带头作用
学校办公室可谓是学校的“窗口”和“门面”,学校办公室的办事效率、服务水平都直接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办公室只有通过优质的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才能树立工作的权威。另外,学校办公室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同时,还需要主动参与、积极协调工作,不能揽权越权,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发挥民主作风,促进共同发展
学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高文化、高文明的组织机构。被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较高,他们一般对事务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对强迫式的行政命令反感,因此,一般很难接受命令式的管理。作为学校办公室人员,应该在对学校教职工的管理上改变粗狂、简单的管理方式,要将学校职工放在主体地位,尊重教职工、理解教职工、关心教职工,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努力应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范围内,激励教职工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不仅能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校民主、和谐的发展。
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学校办公室不是权力机构,而是为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服务机构。因此,作为办公室成员,我们需要增强服务意识,发挥办公室功效,提高服务水平。(1)学校办公室承担着学校领导与师生之间的枢纽工作,办公室成员的言行以及对工作处理的细节都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是否切实有效的落实,因此,办公室成员要养成严谨周到的工作作风。(2)作为办公室成员,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及时地调查信息,善于提出对策和建议,准确及时而有效地完成学校所需的任务或项目。
三、创建公正机制,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
创建公平、公正的校园管理机制,给广大教职工提供一个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的机会,是营造和谐校园所必备的条件。学校教职工虽然存在着职称、级别的差别,但是教职工具有流动的权力和自由。学校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协调部门,坚持公平、公正的校园管理机制是其工作的基本原则。
1.从全局的高度维护公平公正
学校内部的利益冲突,一般有学校与部门、部门于部门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学校办公室成员在处理这些矛盾过程中,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坚持让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2.从长远的眼光加强改革创新
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的根本指导原则,只有在校园办公室管理过程中加强制度的改革创新,引入法治建设才能更好地克服由集权制造成的弊端,维护管理的公平与正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办公室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承担着校领导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因此,学校办公室人员要掌握良好地协调艺术。只有发挥办公室人员良好地沟通与协调作用,才能更好地保证学校各个部门与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配合,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进行,从而构建一个和谐和乐和美的校园。
参考文献
[1]杨晓会.细致管理精细服务——浅谈对学校办公室工作的认识[J]-中国职工教育2013(20)
[2]郑灿平.孔繁明浅谈高等学校办公室工作的和谐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
[3]田百军.谈高校办公室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理论界2008(2)
篇12
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新技术的发明、新工艺的创造、新材料的发现、新理论的突破等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建造创新型社会便是对创新的最高要求。作为即将参与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家之需、民族之需和时代之需。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重点实验室建设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2],尤其是作为国家“985”、“211”工程支持建设的科研平台及重点实验室更显示出优势地位。除了承担国家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外,高校科研平台及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地[3],正在锻炼大学生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这对于国家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科研平台在促进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优势
高校普通教学实验室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理论知识形成感性认识,是一个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科研平台则有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科研培训,为部分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其功能不像普通教学实验室一样面向所有学生,而是为部分具备科研潜力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创建一批大学生创新团队,为将来的研究生教育预备人才。
与普通教学实验室相比,高校科研平台存在明显优势:①科研平台硬件配置齐全。完善的硬件条件能够充分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这些仪器往往有专业人员负责培训和维护,为学生使用提供方便。②配套资金支持。大学生进入科研平台进行研究工作,除需要申请学校或国家的特殊项目支持外,往往还需要借助实验室的配套资金支持。如果没有高校科研平台的配套资金支持,而仅仅依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有限资金,可能会出现实验经费不足的状况,这对一个科学问题的圆满完成不甚理想。大学生申请的研究课题一般与科研平台承担的国家课题密切相关,科研平台可以为这些创新团队准备相关前期实验,使得大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课题研究,既节省了时间又科学地利用了资金。③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实验设计。一个科研平台中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团队在维持正常运转。固定的科研人员一般包括教授、副教授、实验师、博士生、硕士生等人群。大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时,会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其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开展实验及数据分析,避免少走弯路,同时也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结题。④实验室文化熏陶。与普通教学实验室不同,由于每天都有固定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工作,科研平台内有着独特的实验室文化和研究氛围,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熏陶。譬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实验室每周都会有一次研究生班讨论和学生汇报,经常参与这样的学术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提前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学术气氛,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心理准备。由于具备这些独特的优势,高校科研平台能够迅速地培养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为本学科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储备人才。
二、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科研平台自实验室建立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200余项,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分子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等方向的研究,为国家解决了一系列科研难题,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本领域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本科研平台在完成承担的科研任务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自2012年以来,先后承接了大学生挑战杯实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计110项,总经费达70.6万元,具体见表1。
参与科研项目的这些大学生绝大部分已经继续攻读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出国深造,这些学生必将成为本领域的科研贡献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响应了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号召。他们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其本科时参与的科研启蒙训练,其在重点实验室所受的科研训练是他们科研工作的起点。
三、优化科研平台管理,辅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创新实验室,组织课余有精力、有能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有计划地参与到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开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4]。为此,在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上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5],开放科研平台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还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最快捷方式[4]。一方面组织专门的科研辅导小组对在实验室开展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团队给予技术指导,另一方面鼓励其他的大学生依据本实验的具体情况申请学校、省级或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享受到科研的魅力并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②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以便于大学生参与科研。在制度上对大学生参与科研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强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与研究生相比,大学生参与科研有一些不同,这需要优化实验室管理以适应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情况。首先,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并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所以大学生在独立开展实验的前期需要有专门人员指导其科研并全程培训,充分发挥科研实验室“传帮带”的优势,让研究生对大学生实现一对一的负责制,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进入科研状态,少走弯路。另外,大学生由于还有繁重的课程任务,其科研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假期,需要协调实验室仪器使用情况和实验教师的工作时间,给大学生科研创造充分的条件。
四、结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校实验室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本学科培养科研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学校,可以进一步优化科研平台管理,以增强其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凤娟.浅谈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10):81,84.
[2]赵晶波.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39.
篇13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理工类院校的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唯书”、“唯分”,重视知识的积累而轻视知识的应用,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虽然“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对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但是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往往不能与之成正比。理工类院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仍停留在小范围、浅层次上,教学和科研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在科技创新方面,部分学生保持观望态度,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知识学习方面,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精力较少。个别教师专注于专业教育,参照课本和教学课件,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发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的,强调共性而轻视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体系建设缓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普及率低,成效并不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部分理工类院校已经建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在活动经费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拨款,但由于科研经费有限,使得学生的科研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许多高等理工类院校大规模扩招,使现有的科研活动阵地、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等,无法满足和维持新形式下周期性长、连贯性强、科研强度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另外,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学分设置、学生考评制度以及奖励制度上出现脱节现象,联系不够紧密,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专业基础薄弱,专业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
当前,理工类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基本功不扎实,对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的把握不够准确,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形成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大一处于科技创新素养培养阶段,大二、大三处于专业能力拓展阶段,大四处于创新能力拔高阶段。因此,各阶段的学生均需要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加强应用,提升其科技创新素质,增加自主完成科技创新实验的难度。二是由于学校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创新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容易半途而废,缺乏坚定不移的意志。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内容较多,注重经验积累和总结的少,创新课题的科技含量和成功率低。
二、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树立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创新教育理念
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课堂,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淡化实践,课程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改革传统的工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加强学科交叉合作,强化基本技能与新技术应用的训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富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人格养成,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责任意识和严谨作风,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勤于动手的习惯。完善创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大环境,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打造理工类院校个性化的治学之路。
(二)建立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诸多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是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成立院校两级领导机构,统筹学校人力、物力资源,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引导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其次,依托理工背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生物、材料、环境等发展迅速的优势学科,建立“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分年级、分专业提供培训指导,制订培养计划。最后,完善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督查工作,对参加并完成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计素质拓展学分、综合测评加分,对指导教师计教学工作量并与职称晋升挂钩,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方案、经验有交流、成果有奖励,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三)推进师德高尚、专业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学业绩。多数工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关注专业教育,认为德育无关于专业教师的工作。因此,转变思想,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理工类院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第一,创新教育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对相关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介绍,注重对学生质疑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背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努力做到文理渗透。第二,改进工科教师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充分挖掘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实现科研强势向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第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开展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等工作,促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实现理论教学联系实践的教学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