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家访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在活动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我们提前一个星期在各班进行了关于举办文化展示大赛的通知,在活动开始前的一星期对参赛人员进行了统计,报名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2、活动开始的前五天对于部员进行了工作的安排,之后,又召集了所有的参赛人员进行了初步关于活动流程及安排的解说,并嘱咐参赛人员回去后对这次活动做更深入的了解并要积极准备。
3、活动当天,两个部门的会长及部长都于下午2点到了活动现场,提前完成了会场的布置,并对选手所准备的视频及ppt进行了试播,确认都能顺利播放。活动开始前对选手进行了分组,确定了上场的次序。在活动进行时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如:评委所喝的开水不够,在活动环节的时间把握上出现了误差……这些情况都在我们的积极补救下顺利解决了。
4、活动中途现场气氛还是活跃的,两位主持人对现场的一些突发状况的控制也比较号。
二 缺点
1、在宣传方面,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活动宣传,缺乏相关的经验,导致宣传不够到位,有一些同学不知道活动时间和地点,没有引发同学们的参与的积极性,导致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强。
2、在活动当晚,前来观看此次活动的观众没有预期的那么多,场面不够热闹。在前期的工作安排方面,虽然对部员们进行了明确的工作安排,但没有针对部员所分配到的任务进行专门的指导。
3、由于缺乏经验,在活动当天,有些工作人员找不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报名方面,有些参与者没有看过活动通知,不清楚活动过程就报了名,加上比赛前会议上强调的力度不够,导致在比赛开始前还有个别参赛人员不清楚活动流程,没有准备好相关材料,活动当晚,有参赛选手迟到。
4、在比赛过程中,由于没有和参赛人员进行沟通,也没有与主持人进行沟通,以至于活动时各个环节的时间没有控制好,第一环节过于冗长,第二三环节被压缩,活动现场气氛不是很活跃,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篇2
一、家访目的和意义
家访可以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辅导员和家长的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推进辅导员工作深入发展,提高辅导员服务基层的意识与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搭建学校家庭沟通桥梁
家访能够让辅导员准确、全面地了解受访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家庭基本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类,并及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达成教育共识,赢得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逐步形成育人合力。
2.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
当今社会不少家长存在不当的教育观念,导致教育偏差,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性格塑造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上门走访,辅导员能够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通过真切的情感交流,辅导员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度,为其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职业是重要的、神圣的、光荣的。但现实中诸多因素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降低、工作效能下降,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能够真切了解到学生家庭现状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尤其是特殊学生家庭更能够让辅导员加深对本职工作的思考。
二、家访注意事项
1.制定家访预案
认真选取访问对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严重或思想行为偏激、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为访问重点;要全面、深入掌握学生的在校表现,例如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日常生活情况等,在家访过程中要让学生家长清晰明了地了解学校和学生的真实情况。
2.听取家长意见
家访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在家访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辅导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记录;与此同时,也要多了解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发展期望以及学生更深层次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
3.总结家访经验
事后不管是家访工作的大忌。走访完学生家庭之后应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好家访记录、总结家访经验,结合原有资料和家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进行新的评估分析,以便对学生进行深入教育。
三、家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要不断创新、突破家访方式
家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文气氛等等,以便教育过程更有针对性。实地家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形式,但绝不是唯一形式。因此家访工作中要将实地访、电话访与书有机结合,也通过制作视频、慰问、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可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创新、丰富家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要及时巩固家访成果
家访过后,很多辅导员对学生便不再过问,对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这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艾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与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各方面心理发展存在不平衡,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冲突,内心体验丰富而且细腻,家访极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因自我保护对辅导员产生抵抗情绪。家访过后,辅导员应与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缓解学生的对抗心理,巩固家访效果。
3.要及时有效开展家访培训
家访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访前的准备工作、学校的教育理念等都是辅导员应该掌握了解的内容。因此,访前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才能有力保障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家访,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力结合,相信只要肯坚持、肯努力,抓好家访这条纽带,互相了解,传递信息,就一定能够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家访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的重要渠道,是连接家庭与学校的有效载体,是传递学生个人信息的桥梁,是学校社会化教育的时代产物。通过家访高校教师可以逐步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动态和心理动态等,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家访能够增强家长的责任心并帮助他们以科学的理念教育孩子,让家长对孩子的现在和未来有一个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通过开展高校大学生家访活动,促进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者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促进高校教师深入了解社会实际,增进与学生及其家庭的感情,提升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2家访活动的实施过程及方式
2.1深入实地家访
辽宁省辅导员老师从2008年开始走访各个层次的学生家庭。从走访的每一户学生家庭着手,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获取学生家庭基本信息。家访工作不仅为辅导员老师们的工作打开了一扇窗,搭建了与学生家长的桥梁纽带,同时也在走访家庭过程中受到了历练与成长。家访过程虽有可喜的成绩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学生因家境贫困而自卑,有的担心老师到家里告状,也有的觉得家访只是走形式,辅导员来不来无所谓,所以经常会遇到学生不愿意让辅导员家访的情况,无论是否被欢迎,当辅导员真诚地走入学生家庭,在离开时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满怀谢意。聘请学校心理中心的专家教授精心设计《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旨在通过了解不同家庭教育模式给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研究出更好的教育培养学生方式方法。同时,在辅导员家访队伍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也参与其中,选择了性格古怪、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作为家访对象,在心理老师的陪同下进行了家访。经过家访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距离,也让辅导员老师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这些学生走出阴影,调整心态,更加积极努力的面对生活。
2.2召开学生家长会
高校的家长会因学生遍布全国,学生家长层次不一,很难具体实施。而很多高校本着严谨的育人态度,在新生入学伊始,便集中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从学校的教学模式、管理制度、校风建设、思想培育各个方面促进家长全面了解学生所在的学校。让家长放心、舒心、安心的将孩子交给学校,为学生的职业之路打下夯实的人文基础,为学生的发展之途勾画出基本框架。除此之外,高校要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深入各地召开学生家长会。通过家长座谈会的形式促进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广泛沟通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等工作,领域宽,涉及面广,与创业就业相结合,探索创新改革的路线,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为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家庭支撑,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背景,为学生的未来职业之路提供可行性建议。
2.3电子、书信家访
通过书信、QQ、电子邮件、飞信、博客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内容包括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个人情感,综合素质,让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进程,学习动态,所得成绩,社交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水平。设计“家长问答”一栏,让家长与学生沟通,并欢迎家长对学院的管理和教育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的积极回馈,有的放矢的做学生工作,使学生变得更加成熟和自立。
2.4电话家访
因实地家访受时间、经费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对学生覆盖性家访,为了建立与全体学生家庭联系的绿色通道,可以采取电话家访的形式。辅导员利用学生离校后两周时间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电话家访,通过电话家访老师能够全面的“走近”学生家庭,感受到家长的热情、对学生的关切以及对学校的支持,而家长也从以往只关心孩子吃穿到主动询问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在电话家访沟通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提高了沟通的技巧,掌握了谈话的艺术。
同时,通过电话家访,让职业生涯规划走进家庭。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个人情况,阶段性的为每位同学制定学习、实践、工作一体化的蓝图。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前景,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普惠制教育,及时调整就业定位。对于部分有厌学情绪的同学,建议这部分同学假期到相关单位进行见习,通过见习让学生对专业萌生兴趣。
3高校家访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体会
家访中我们发现有些在学校表现得家庭富裕的学生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用着高档手机的学生父母也不过就是普通工人,申请困难补助的学生穿着名牌服装。这引发了我们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高等学校并非贵族学院,我们所倡导的同样是节约、朴素的生活作风。通过家访活动认识到我们急需对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通过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艰辛来调整自身的价值观,通过“给大学算比帐”、“和家长算笔帐”以及理财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风,而如何促进学生的感恩教育与责任教育是我们进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大学生家访活动开辟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基地。家访工作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这种系统全面的教育模式,将“和谐、民生、育人”作为家访活动的核心观念。这些家访的经历也是对今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益的教材。家访工作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能与家长达成对学生帮助教育和引导的共识,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以家访活动为平台,让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面得到更充分的交流与沟通。
本文是辽宁省 “十二五”高等教育研究2013-2014年度课题《家访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效果研究》(课题编号:GHYB13148)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陶慧.远程家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与研究.管理观察,2009,6
[2]姜维军,白雪峰.高校辅导员家访实效性研究.高校辅导员,2010,(4)
篇4
二、高校家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家访就是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家庭是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教育因家访而更加精彩,通过家访活动,作为辅导员深切的体会到,只要心中有爱与责任,“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老师只有给予每个学生百分之百的关爱,才能赢得家长百分之百的理解和支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爱的眼神比言辞犀利的教育、训斥更能让学生信服。家访,从心开始,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就等同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零距离接触。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教养学生,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生活作风、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处世之道和文化氛围等影响着家庭的所有成员,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家长与学生的血缘亲子关系等决定了家长在教育学生中的特殊作用,怎样走进各个学生家庭,家访就有着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家访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的结合起来,可以增进师生情感,解决许多在学校无法解决的难题,让家长找到一种对老师、对学校的安全感。
2、家访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更加广阔的平台通过家访工作的开展,辅导员要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让家访不再是家长被动的接待来访的辅导员,而是主动的与来访的辅导员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学校联合共同教育学生;学生进入大学后,家庭的教育方式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成才、成人观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因此要教育、培养学生,要先“教育”家长,通过家访工作,辅导员要借助家庭的力量,加强家校沟通,给家长一些理性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随着家访工作的深入开展,家访工作的外延和内涵应进一步发展延伸,让家访与更多的主题教育相结合。首先,必须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工作中要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去体会到感恩的真谛,逐步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自然、感恩朋友、感恩社会;其次,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辅导员可以从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做起,沟通的欠缺会使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减少,从而造成个人思考问题的狭隘,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在培养中注意赏识教育,多发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随后,加强大学生的择业能力教育,大学生就业是当下的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同时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择业能力以及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培养,在工作中辅导员应该通过和企业联合进行创业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加强大学生的学涯规划,针对很多学生刚进入大学时都是踌躇满志,可是大学入学阶段的不适应导致学业的下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课程无法继续的问题,大学生学业规划要从入学开始,从定心、定向、定位三个角度进行设计。定心,即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青年学生要既来之则安之不能心神不定、朝三暮四;定向,即根据自身爱好,确定专业发展方向,这是做好和实现学业规划的关键;定位,即根据自我评估和对外界环境评估的情况,确定自己要达到的发展水平,定位要准确适度,既不可悲观也不能高估,这是最终要实现的学业规划目标。此外,作为开展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还要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以及建立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帮扶机制,贫困生的定性上存在很大的难度,而家访是界定贫困生家庭情况的最好途径,切实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给予贫困毕业生尤其是特困毕业生更多就业方面的关注和帮助,实施就业重点推荐和帮扶机制,力争使贫困毕业生毕业当年基本实现就业。
篇5
1、家访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了解学生家庭状况
辅导员通过对大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观察,只能从表面上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友等情况,但是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是在家庭中,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成长环境等,辅导员只有通过家访工作,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之中,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其父母进行全面的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从而找到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这些来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1.2 拉近师生距离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置比例基本可以达到1:150,但是教育除了具有群体性特点外,还要求辅导员要针对具体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每个辅导员在工作中面对这么多学生,难免会因工作的繁忙而忽视个别学生,此外,在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都将关注的重点面向那些学习成绩较好或较差的学生、学生干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违纪学生等,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固然重要,但是对那些平常表现一般,在各方面并不突出的学生而言,长期得不到辅导员的重视和关注,不仅和辅导员的心灵距离较远,而且对其自身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如果辅导员能够通过家访对这些学生进行关注,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和重视,这对于他们自信心的建立、自我意识的提高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1.3 促进家校沟通
通过家访,辅导员走进学生的家庭,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校的相关政策等向家长反馈,家长通过与辅导员面对面的交流,将学生以往的经历告知辅导员,使双方对学生更加了解,形成良好的家校育人合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问题。
2、家访效果的影响因素
2.1 家访对象的反应
家访对象的反应直接决定了家访能否顺利进行。当辅导员走入学生家庭的那刻,就已经开始涉及到学生的一些隐私信息,如向家长反馈学生不理想的成绩,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等,对此,有些学生及家长对辅导员的家访持排斥态度,这样势必会影响家访的效果,轻则一无所获,重则影响师生的关系,使以后的工作难以开展,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辅导员在家访前需要提前和家长、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辅导员需要提前做些准备工作,如改变家访对象或者做好学生或家长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欣然接受家访的要求。
2.2家访教师的态度
辅导员对家访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家访能否成功实施。如果辅导员重视家访工作,就会在家访之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如家访对象的确定,家访路线的研究,家访内容的探讨,家访费用的预算等工作,这样既能提高家访效率,又能使家访节省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辅导员只是被动的出于上级的指示、领导的压力,将家访工作当做一种任务和包袱来完成,那么家访的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家访效果,辅导员对于家访工作首先要重视,其次是要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另外,辅导员老师在家访过程中对任何家长都应不管其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家庭差距如何,给予同样的尊重和爱心,使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和慰问。
2.3 家访形式的运用
家访形式的运用直接决定了家访效果能否更好的发挥。以往,家访主要是采用家长会或者实地家访的形式进行,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家访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另外,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多,辅导员数量少,辅导员逐个上门家访已不现实。所以辅导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将个人家访与集体家访相结合,入户走访与集中座谈相结合,专访与顺访相结合,实地走访与书、电话访、短、QQ群访、飞、网络视频访、MSN访、E-mail访、家长论坛访、微博访等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
3、提高家访效果的途径
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高校、辅导员、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所以家访效果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提高家访效果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改善:
3.1提高宣传、转变观念
家访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健康的发展,在家访前,辅导员想要学生及家长很好的配合家访工作,就需要对家访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强调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家长和学生转变观念,消除学生对家访的排斥心理,端正学生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家访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增加投入、加强考核
家访工作使家庭重新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方面,为了确保家访工作更好地开展,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扩大走访范围,进一步增强家访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此外,可以把家访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与其高校评估、辅导员评优评先等挂钩,使高校,辅导员高度重视家访工作,为家访工作提供保障。
3.3规划内容、家访正规化
3.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在进行家访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困难学生帮扶等渗透其中,从而不断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3.3.2提高家校联动效果。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一是要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校的管理特色及收费情况;二是要全面介绍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如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就业等。通过家访,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的状况,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3.3.3听取家长反馈情况。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成长环境等等,同时也要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的意见,倾听家长对学生情况的反馈,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另一面”。
3.4 总结及时、家访系统化
家访前辅导员通常要进行很详细的计划,家访结束后,辅导员也要及时认真的总结家访的心得体会,根据家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今后教育的措施,将这些形成书面材料,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另外,在家访结束后,对被访的对象辅导员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可以从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等各方面来观察他们,看他们是否有新的进步,生活态度是否更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否更加踊跃等等,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最终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花,罗慧中.高校班主任家访工作探讨[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9)
[2]陶慧.远程家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与研究[J].管理观察,2009,6
[3]姜维军,白雪峰.高校辅导员家访实效性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0,(4)
篇6
一、“家访”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走访学生家庭,向学生及学生家庭传递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院的规章制度、高校的育人机制以及学生本人的思想状态等信息而从将思政教育空间从狭窄的校园延伸到了广阔的社会、家庭。
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家访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接收来自家庭、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这些信息让教育工作能彻底地了解学生成长背景和环境、理清学生成长历程,把握学生思想发展方向,可以随地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说,家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从校园转移到了家庭。
二、家访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原始珍贵资料
首先,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家访这种途径收获了很多与学生思想教育相关的典型事例。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空洞的理论与僵硬的典型事例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很难达到教育育人的效果。当思政教育工作者走出课堂走进学生家庭,通过聆听学生与家长的心声、体察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历程就会发现在学生中蕴藏着很多切切实实的闪光美德和自立、自强、勤奋好学、乐观豁达的道德榜样。
其次,家访为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学生思想、心理问题提供了确切的支撑资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承担着将教学中的成功方法和经验以及学生典型事例进行分析整理,并系统化为理论,并用该理论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
三、家访架起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合力
通过家访,思政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的家庭,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校的相关政策等向家长反馈,家长通过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将学生成长的经历告知教师,这样思政教育者就可以根据家访掌握的情况,深入分析、总结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存在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措施;而家长可以根据家访教师反映的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适当可行的引导和教育措施,纠正家庭教育中的不当行为。这样就统一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步调,整合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形成良好的家校育人合力。
四、家访缩小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距离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家访过程中热情而耐心地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尤其是对高校中的贫困生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高校中的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生活的压力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敏感、自卑、封闭且超常的自尊。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家访过程中思政教育者通过平和而亲切的交谈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表达学校、教师的关心和理解,让这类学生及其家长真实的感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及教师的关怀与帮助,从而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谈论他们的理想与追求,愿意接受教师的鼓励与支持。
所以说通过家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向这些特殊学生传达了友善、关爱的信息,有助于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敞开关闭的心扉与思政教育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今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家访”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访改善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不仅仅承担着通过思政课这种主渠道完成正确思想理念的灌输的职责,更是要培育大学生的优良思想品质、积极健康的心态。所以,家访这种思政教育途径能让教师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朋友、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让思政教育工作者从单纯的课堂教学理念转化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培养的全新思政教学理念。
其次,家访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客观公正的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学校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接触仅仅是通过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体现,这种短暂而又表面的接触很难客观、公正地把握一个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更不容易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工作。当思政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家庭,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学生,就会发现很多以前被忽略的问题或者被错误认识的现象,思政教育者会用一种诚恳的、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肯定他们的优点、正视他们的不足,指出他们的优势。
高校家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实践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思政教育者的重视,这种活动使受访学生和家庭感受到来自学院和老师的关爱,使思政教育工作者能更好的理解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与意义,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7
第一步,首先辅导员自身要克服思想工作可有可无的认识,充分认识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坚定思想工作可以做好的信念,在观念上夯实思想工作的基础。
第二步,多方位、多角度了解隐藏在表象之后的深层次原因。要达到该目标,需要辅导员熟知并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个人具体情况,例如学生的家庭情况,平时在校表现情况等等。在处理问题时基于平等的前提下,以一种亦师亦友的态度来促使学生敞开心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其周围的人对其进行多方位了解,从而逐步探究事情的真实原因。要做好这一点,很考验辅导员平时在学生中建立的师生基础。
第三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防止一般化的模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上文作弊事件中所述,校方发现学生作弊后,通过了解该学生家境贫困后,安排了一次家访工作,让该生在受到学校惩处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学校对其的关爱,从而更容易认清自己所犯错误,也更能发自心底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有效避免简单直接地教育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或拒绝接受处罚的情况,为下一步的思想理论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篇8
身为班级管理一线的教师,我参与了多次家访,下面我将从中选取几个典型案例,做细致分析,为后面的理论研究做好材料上的准备。
首站:家访目的是慰问帮扶困难家庭,将院系对学生的关心带到学生家里。郝某,农村家庭,是家里的长女,有一个妹妹就读于初级中学。校园里的郝某思想进步,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家境困难的她从小学会了勤俭节约、省吃俭用,心态平衡,从不和同学攀比。通过此次家访活动,我们还看到家里的郝某,同样是一个孝顺父母的懂事孩子。他的父母五十出头,以种植果园为生,年收入在六千元左右,对于有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初中生的四口之家来说,这样的收入水平有些困难。在与两位家长交谈过程中,我们认真地做好谈话记录,弄清了家长最关心什么,及时地总结出家长对学生的家庭管理教育模式,指出长处的同时委婉的点明不足,讲究技巧,善于与家长沟通,把家长关注的重点引到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上,依据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并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彼此距离,形成了解决学生所面临问题的正确思路,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第二站:家访目的为: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面临的就业问题。正确的应对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积极准备,抓住机遇,力求大学四年的学习有一个完美的归属。杨某,在所在班级担任班长重要职务。在家访前,我们了解到他现在对于找工作还是比较盲目,不能够做到有所取舍、有所选择,对当今的就业形势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此次家访重点放在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择业”的问题上。为了表示对此次家访工作的重视,也为了保证家访的效果。他的父亲则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孩子年轻,就应该多吃苦,这样才会有所成就;但相信他早已做好了准备去面对现实的挑战”。通过详细向学生家长介绍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让家长放心,“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同时,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教师、家长、学生三者要站在统一的高度上,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孩子的未来开拓出一片美好的新天地。
第三站:访问优秀学生干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并了解家长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合理化建议。胡某,学生会骨干,大大小小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严格要求自己,用十二分的热情来做好每一件事,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工作方法得当,成效显著,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评价。通过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向家长反映了学生在校情况,肯定优点又指出了不足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要求家长不要放松要求;及时了解学生家长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建议,还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特色向学生家长做了详细地介绍,并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家长建立起良好沟通的新渠道,让家访继续深入,永远发挥作用。
家访活动开展,我们能及时总结得失,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累吸取宝贵的经验,为“家访”工作的深入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家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次成功的家访,不只是老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资源、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家长认识孩子的老师,了解学校的过程;一次成功的家访,是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家长和老师互相尊重,坦诚相见,在对孩子的教育目标上达成一致,促进双方情感互动,彼此信任的过程。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认识到:
1.家访切忌走走过场,周密的计划至关重要。“明确的目的性、细致周密的计划”对于家访来说非常重要。切忌把家访看成是走走过场,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些老师家访目的不明确,为家访而家访,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家访任务而家访,像走马灯一样在不长的时间内,一连家访十几位学生的家庭,每家不过十分钟。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了解不清,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辅导员也没有了解清楚,家访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这种“拜年式”的家访,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为了确保家访的实效性,在家访前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通过多方面的渠道,了解情况,分轻重缓急整合问题,制定出一个周密的计划,每次家访的人数从不贪多,力求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的具体情况、家长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以及家长对学校办学特色、管理模式的合理化建议,把工作的关键放在成效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注意纪律、讲就师德:树立健康向上的文明形象。家访前,要牢记家访纪律,即四不:不接受吃请,不收受礼金,不求家长办事,不向家长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任何承诺等;在“家访”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把树立教师健康、向上的文明新形象作为自己的使命。
3.精心备好家访课,胸有成竹不乱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同样,成功地进行家访,也要备好“家访课”。家访的目的是什么?想收到什么效果?家长对自己的建议不理解怎么办?怎样交流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已失去信心又该怎样开导?诸如此类问题,在深入学生家庭前都有所准备,辅导员能够做到以亲人挚友般谈心对话的方式,营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让家长听得口服心服,使家长乐于接受院系的家庭教育建议,我们从中也能汲取“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宝贵经验。
4.保护孩子自尊心,讲究谈话艺术。家访是教师及院系学生管理人员带着学生的“不足”而进行的,家访的目的则是: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改掉这些“不足”。我院在家访时,为保证家访的效果,一般都要让学生在场,避免学生对老师的猜疑。先把学生的优点向家长讲足讲全,再把不足要努力的方向提出来,请家长给予配合。这样做,家长会高兴地、充满信心地接受我们的合理化建议,学生也会因为教师在家长面前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加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积极主动地弥补不足,努力进步,从而达到家访的最终目的。
实践证明,家访活动能为学生工作再添锦花。家访是沟通辅导员、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学生辅导员、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方法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篇9
一、精心安排
1.高度重视。我校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家访领导小组,对每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明确了此次家访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要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等。
2.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
3.本次家访,每班确定家访学生20名,重点家访“尖子生”“学困生”和“家庭贫生”(建档立卡学生)。教师们放弃寒假的休息,冒着严寒,每到一家,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了家庭经济收入、身体状况、了解困难的具体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二、家访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访问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面地了解了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的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家校之间加强了沟通,形成了共识。使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情况以及为提高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3.学校和教师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所到之处学生家长热情配合,教师、家长还有学生积极交流,他们对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家访表示感谢。
4.向学生家求了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三、不足之处
1.走访的主要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参与度少;(高二年级多一些,适量的加入教师的绩效);
2.范围较小,每班20名同学,包括建档立卡的37名贫困学生;力争以后全员家访。
3.班主任选择的多是城区或靠近城区的学生,乡镇的学生相对少些,主要是为走访方便;
4.有些班主任在家访工作中,不够积极,个别班主任没有走访完毕,走访的照片很多班主任没发到班主任群中。
5.有些班主任的家访记录表填写的不够完整,家访总结有应付的嫌疑。
总之,本次家访促进家校共建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必要沟通,扩大了我校在社会的影响,家访在老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五彩缤纷的心灵彩虹。一番番和风细雨的情感交流,一场场深入人心的亲密接触,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老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好家访活动,用爱心播撒崇高师德,传递人间真情。
2022关于开展寒假活动总结
寒假里,同学们都能根据学校倡议合理安排寒假生活,认真完成假期作业,而且积极开展有益、有趣的活动。可以说这个寒假过得很充实、很快乐。现将寒假生活总结如下:
一、假期作业完成情况
在假期里,学生们预习了下学期的语文、数学内容,练了练字。有的同学还参加了各类的辅导班,通过不同的培训,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在家长的帮助下,很多同学找了一些适合自己年龄的书读,通过读书,同学们积累了许多优美词句,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真是有很大的收获!
大部分同学在寒假里能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评出以下优秀学生名单:
学习小明星:张xx
读书小明星:李xx
书法小明星:张xx
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也能继续保持!
二、感恩父母活动
在寒假期间为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开展了孝敬父母等活动,号召孩子在寒假里做家长的小帮手,坚持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会关心父母,体贴长辈,让他们在学会自理的过程中,明白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体会
劳动的光荣,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以及关心他人,关心家庭的责任感。
三、体育锻炼活动
假期里了同学们在欢度春节之余,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坚持每天跳绳200个,做仰起坐20个,同时还能在家长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锻炼的筋骨,增强了体质。
四、开展安全教育
不论什么时候,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假期里,学生在走亲访友、外出游玩时学会了要提高警惕。在家里家长的影响下知道了要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孩子们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平安、快乐地渡过了寒假。
总之,这个寒假同学们过得非常有意义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收获颇丰!
2022关于开展寒假活动总结
转眼间八天的在学校的社会实践已接近尾声,这为我这平凡的寒假写下了不平凡的一笔。八天的酸甜苦辣早已印在了我的心底。八天对于我的寒假来说太短了,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已迎来了孩子们期末考的日子。这八天的实践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给我提供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在相处的日子里,我各方面都在进步。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我这次实践活动做一下总结:
一.教学方面
教学作为学校的做主要的工作,对于我这样的还没上过讲台讲过课的大学生,有着极其巨大的吸引力。看到老师们每节课认真备课,充分准备,力求每节课都给学生们介绍新的东西。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听了两节英语课,使我对现阶段英语教育问题产生担忧,看到学生们,只注重写,做题,而忽视读,忽视口语演讲能力。我就会觉得我们新一代教育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能够使学生们改变对英语学习的不正确的思想。我认为,教学就应该走到学生们中间去,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
二.日常生活
这里的孩子们从四年级开始,就要住宿,我通过采访老师,学生们了解到学生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们,他们早上六点之前就要起床,寒冬腊月也从不懈怠,然后开始一天的课程,中午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刚一开始住宿,连自己的袜子都洗不好。好在小孩的适应能力强,很快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上课时是师生,下了课老师就好像是他们的家长,手把手的教他们自己照顾自己。老师们与学生们和睦相处,同心协力,争取更好的配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10
七天的支教生活,从第一天晚上到插花的那顿饭开始,我们就和那里的村民打上了交道,他们的淳朴、热情使我们很快融入他们的集体。一路的疲劳经过第二天的休整早就烟消云散了。第三天我们的支教生活便正式开始,那天走进教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群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睛,还有村里孩子那份质朴与纯真。看着这样一群孩子,我们怎能不尽我们那份力!很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几乎每天都有新学生加入到我们这里。混合年级的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刚开始班级还有空的桌位,到后来有的同学都挤在一起。
在支教期间,我们除了每天有课的老师去上课外,没课的老师也要去做助教。此外,我们实行每天一会制,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打开学生的视野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语文、英语、数学、日语、历史、化学、生物、思想品德、生活小课堂、手工、绘画、舞蹈、古筝、象棋、跆拳道、书法、乒乓球,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
我所带的课是数学,当我第一次踏进五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有点紧张,毕竟第一次走上讲台去给学生们上课,那一刻的我有点自豪同时也有点担忧,自豪的是我能够站在这个讲台,担忧的是自己教不好,尤其是站在窗外的家长,无形中给我增加了些压力。见到孩子们,最先受吸引的绝对是他们那双双闪亮的眸子,我找不到任何词语来修饰他们给我带来的感觉,原以为会很尴尬,会很难和他们沟通,但我们很快进入角色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上课时同学们很活跃,也许是年龄差不多的缘故吧,下课后同学生的家长交流,才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他们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时我很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太多。虽然交流时语言有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我们的心是彼此相通的,那就是让他们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广的了解。当然除了教数学外我还带象棋班,象棋班的小朋友们水平参差不齐,各个年级的都有,于是我们将水平差不多的小朋友安排在一起,对于零基础的小朋友我们手把手式教学,教他们摆棋,给他们讲棋盘上棋子的走法等。
篇11
(一)关于家访开放度
家访的形式有多种,传统的家访有实地走访,电话,写信等方式,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方式也逐渐在家访中被加以运用。在这些方式中,实地走访因为具有能够与学生家庭近距离接触等特点而成为家访的最主要形式,迄今为止,许多学校在家访工作中仍然是以这种方式为主。这种家访的形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使走访者对被访家庭的基本情况有比较直观和详细的了解,同时,面对面的聊天方式能够使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到更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有利于交谈的深入和问题的发现。然而,许多大学是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来自各地,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实地走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的情况是由于时间、地域等方面的制约而导致实地走访只能针对少数家庭进行。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开放度相对更高的,即更加自由灵活的家访方式,这样既便于建立长效的动态家校联系机制,也便于了解更多学生的信息。
(二)从三方面提高高校家访开放度
根据之前的调查研究来看,中学的家长对家访是持欢迎态度的,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学生和家长们对家访也持同样态度,因此态度不应算作影响家访的主要因素。目前影响家访开放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时间因素,例如家访中因为不同家庭的居住地不同可能导致会在路程上话费较长时间;其次是地理因素,例如住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学生家庭,往往无法进行实地走访;第三是文化因素,这个文化因素主要是指方言,有些学生的家长本身不会讲普通话,也不太适应与讲普通话的人进行语言交流,这样就导致家访出现困难。根据这些情况,在家访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解决这些困难,使家访更加具有开放性和自由度。
时间上更加开放:针对时间方面的制约适当采取更具灵活性的安排。不仅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家访,也可以利用国家传统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进行家访,甚至利用部分平时休息时间也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另一方面,沟通的具体内容也可以依时间而定,大到关于学生近期在校多方面表现的详细说明,小到可以将学生的近况表现等总结成几句话告知家长。不管话语多少,都能起到对学生加强教育管理的作用,而家长也会觉得老师对学生比较关心,无形间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同时,这种灵活掌握时间的方法对寒暑假家访工作起到一个很大的补充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假期家访的工作难度。
途径上更加开放:家访途径方面,应该秉持的态度是在保留实地走访这一主要途径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拓宽新的途径,使家访的渠道丰富化、多样化。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新的通讯联络途径层出不穷,从短信到电脑互联网聊天工具、电子邮件到目前的移动网络聊天工具,可以说值得利用的有效通讯途径在未来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目前高校的在读本科生早已经全面进入90后年龄段,他们的家长中也有不少人能够使用先进的网络和移动工具进行聊天甚至视频,对于家庭所在地距离学校十分遥远的家庭来说,通过上述的工具进行“远程家访”,从家校双方面来讲,无疑都是最直接、最便利的选择。
篇12
xxx同学暑假关心留守学生这一实践活动,得到了13位家长的高度赞扬,多次打电话表示感谢,同时也受到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xxx同学确实是一位极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子
xxx师范学院07级新闻(一)班学生xxx于xx年7月7日起在xxx广播电视报做社会实践活动,担任本报实习记者,实习期为一个半月。实习记者期间,她的突出表现得到了我报社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和肯定。
xxx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态度端正。实习记者期间,她主动要求到外跑新闻,了解学习新闻点,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采写了多篇高质量的新闻稿件,通过边学习边跑新闻,在采访交流中,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市一些单位的主要职能和新闻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摄影报道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我报社人员的一致好评。
xxx学生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报社老记者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篇13
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主要对象,2015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向社会公布《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公告和2010年相比,全国19至22岁年龄组(本科阶段)男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全部下降,而女生略好,有升有降。此外,高校学子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6.5,也就是说“眼镜族”的数量在不断扩大。实际上,2013年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20多年的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的体质下滑仍然持续。因此,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广泛关注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从而探究提高大学生体质的解决办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体质全面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高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依据本文研究目的搜集关于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中国期刊网数据库里搜集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
2.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 2003软件,根据回收有效问卷,把所得数据按照百分比形式进行分类统计整理。
3.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发放主要针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医学院、渤海大学、抚顺石油大学等高校本科公共体育课学生,随机发放25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38份,统计调查问卷归纳总结出可能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4.专家访谈法。通过体育学专家、学者以及多年从事体育公共教学的教师,进行电话询问或走访面谈,根据他们多年从事体育教学经验进行详细咨询调查,了解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以便在体育教学上给予可行的方法建议。
5.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体质下降进行逻辑推理,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质下降自身因素调查分析
通过抽样调查对大学生体质下降学生问卷的发放、回收、统计,从表1中可以得出: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存在多方面的自身因素。其中,大学生作息、饮食习惯不规律占69.7%、对网络上瘾的学生占57.6%;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只占24.9%,而且46.4%的大学生从未制定过定期健身计划,40.8%的大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健身锻炼的习惯,42.4%的大学生每周锻炼时间不超过三次,此外还有57.2%的大学生感觉大学学习、就业压力大,来自家庭和社会需求的压力导致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锻炼身体。
(二)大学生体质下降家庭因素调查分析
表2显示,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普遍存在“重文轻武”理念,学生认为大部分家庭都认为体育锻炼会占用孩子学习时间的比例占47.1%,因此家长对学生锻炼身体不给予支持和重视,时间久了,自然多数学生心里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对健身意识薄弱;同时随着经济的提高,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已成为了学生上学的代步工具,认为“以车代步”对大学生体质下降有影响的占88.7%。对于孩子的交通出行便利了很多,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参与锻炼的方式;而且调查显示父母由于工作压力大而忽视健身,更不会陪同孩子进行健身锻炼,自己家里一件健身器材都没有的分别占49.2%和71.0%,这也导致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对于父母热爱体育或出身专业体育家庭的子女来说,运动能力相对强一点,对运动锻炼的兴趣也较高,而父母本身不喜欢体育运动也会影响子女对体质锻炼的态度;此外,认为家庭遗传因素对大学生体质下降影响较大以上的比例占81.1%。
(三)大学生体质下降学校因素调查分析
表3显示,学校的一些因素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质下降。调查了解,高校对体育课不管在经济还是在精神方面都投入较少,给予的重视不够,最终导致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质锻炼的比例占63.4%;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吸引不够的比例占55.5%;认为场馆、器材很缺乏和比较缺乏的比例占39.5%和18.9%;认为高校体育社团以及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较少,也会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例占45.0%;而且体育课课时较少,一周2-4学时,课上学生比较懒散,依靠公共体育课锻炼身体来提高学生体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认为体育课时间短强度小的影响很大和较大的比例占34.0%和47.1%;此外,学校食堂饭菜营养分配的管理疏松,导致学生在校饮食简单,营养供给不足,认为因此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比例占65.5%。
(四)大学生体质下降社会因素调查分析
表4中可以得出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社会学因素。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快,造成大学生压力负担大,对体质下降的影响比例分别为影响很大的占43.3%和影响较大的占27.3%,说明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会给大学生带来无法避免的压力,每年就业问题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大问题,由此给大学生体质下降带来的影响总比例的89.5%,可见扩大招生,对社会经济、就业,对大学生体质下降有很大影响;随着科技迅速提高,许多商家不断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一方面电子产品的更新刺激了消费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会占用大量的健身锻炼时间,网络媒介的吸引,使众多大学生整日整夜的上网、购物、看电影、打游戏,网络成瘾造成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对大学生体质下降产生影响的总比例占81.5%;此外,汽车尾气排放,重工业的污染,都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对大学生体质下降产生影响的总比例占94.6%,因此人们不愿意到户外参与体育锻炼,加上商业开发者,楼盘建造商过度要求经济利益,过度开采,使得高楼迭起,小区越建越多,没有更多的开发建设社区体育文化设施,由此对大学生体质下降造成影响的总比例占85.7%。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问题持续不断,这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进一步说会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问题急需获得国家的高度重视。2.大学生自身不良习惯、家庭健康教育环境与方式、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与体育设施条件以及社会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等因素都是导致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所在。因此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大任需要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担当。
(二)建议
1.必须要把“终身体育”落到实处,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倡导身体健康与学业并重。2.家长需要担起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合理分配个人作息时间,不熬夜,多锻炼,劳逸结合;高校体育教育应起到引导和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高校的课外体育锻炼要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户外体育活动,不宅在家里,不沉迷网络游戏,树立“终身体育、增强体质”的理念。3.充分开发“互联网+体育”的功能,通过网络获取外界信息,建立“网络体育社团”,加强学校体育社团开放性建设,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共享,实现校园与社会的互动。
参考文献:
[1] 任平社.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