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养生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目前陇东南地区养生旅游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已形成了七大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基地: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道释文化养生基地、皇甫谧针灸保健基地、麦积山自然生态养生基地、武山清水温泉理疗保健基地、陇南山水田园养生基地、定西道地中药材旅游基地。陇东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是甘肃省乃至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境内有各类中药材30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350多种,有“天然药库”之美誉。基于陇东南区域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医药文化厚重、中药材资源丰富以及自然生态幽美的优势,通过有效的开发、融合,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打造国内知名的综合型养生旅游目的地潜力巨大。处于陇东南的平凉崆峒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养生地”。养生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平凉市重点打造了六大养生文化、六大养生名片、十大养生产业、十大养生项目、十大养生产品、十大养生名宴、十大养生小吃、十大国医理疗技术、十大国医保健术、十大运动养生、重点解决六大健康隐患,形成了立体网络型养生旅游产业体系。除此之外,平凉全面推进十大配套工程,强化十个源头文化宣传,开展五大推进宣传,提升平凉天下第一养生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平凉重点打造了养生休闲旅游业、养生膳食服务业、养生社区与养老服务业、中医适宜技术保健业、养生培训与健康管理业、养生用品研发业等十大养生产业体系;推出了崆峒古镇、崆峒养生馆、养生民俗村、关山避暑村、皇甫谧百草园、灵台针灸雷园等十大养生项目;还推出了五谷养生宴、红牛火锅宴、养生药膳宴、道家素斋宴等十大养生宴。养生旅游产业不仅满足游客游山玩水需要,而且在景区周围的国医馆针灸园等还可以重点解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消化功能低、睡眠质量低等六大健康隐患。
三、甘肃养生旅游两业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养生旅游业成为新兴朝阳产业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就是以中医药文化独特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发掘服务项目,结合既有旅游景区、项目等资源,将中医药养生保健情景化、生活化、产品化。它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休闲娱乐和去病强身的功能。随着近年来针灸、针刺疗法、气功医疗、治疗脱发病、太极拳、足浴、中医药美容等在发达国家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以中医药保健为目的到甘肃进行养生旅游。2014年美国、德国、中国、巴西、乌克兰、俄罗斯、波兰以及罗马尼亚等多批游客到皇甫谧养生院参观学习。甘肃2013年被确定为中乌中医药合作项目执行省份,乌克兰岐黄中医学院的学员们对皇甫谧养生院极富中医特色的针灸、推拿、把脉等诊疗手段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多次进行参观。甘肃省正在寻求以中药材基地、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博物馆作为旅游业开发的主要依托,积极推出医疗保健旅游的服务项目,特别是拥有知名中医院和优质旅游资源的地方,纷纷将“中医药养生保健游”作为其主打的旅游品牌。
2.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面临两大历史性机遇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面临两大历史性机遇。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东边牵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让亚欧经济共同体走向深度融合,以重塑“丝绸之路”辉煌。同时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拓展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对甘肃旅游来说更是难得机遇。因此,甘肃应通过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发展旅游新型业态并延伸相关产业链条,争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蕴含的巨大市场份额中分享更多利益。二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机遇。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是灵魂,是增加旅游感悟,提升旅游吸引力和质量的核心因素,旅游也是文化传播、继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途径。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国家层面的战略平台。因此甘肃应通过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积极发掘各类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贯穿重点旅游城市文化功能区和精品特色文化县(区)建设当中,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
3.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业发展具有政策支持目前,甘肃中医药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已传播东欧、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服务贸易输出,不仅有力地传播了中华文化、中医药知识,而且对外倡导以人为本的保健模式和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对于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促进全球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12年,甘肃省商务厅、卫生厅等7部门制定了《关于促进甘肃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甘肃省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点任务。2013年,甘肃省除了与大洋彼岸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交流外,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平台与乌克兰等国家开展了有关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深度合作,2014年,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甘肃作为全国首批六个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之一。因此,加快甘肃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改变甘肃省长期以来国际贸易项目输出的结构,实现由过去主要依赖矿产等资源性“硬”产品出口向商品与服务出口并举、养生保健技术服务等文化类“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转变,开启甘肃省对外贸易新格局。
四、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业融合战略研究
1.实施国际化导向战略,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旅游行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区域旅游竞争的时代。欧洲、中亚等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甘肃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应实施国际化导向战略,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应积极开发中亚、欧洲市场,巩固东南亚市场,重点拓展对中医药认同度较高,且与甘肃中医药协作关系紧密的乌克兰、尔吉斯斯坦、匈牙利、摩尔多瓦等国市场,将甘肃打造成西部地区国际化水平较高、旅游保障体系较为完善、旅游环境宜人、中医药养生特色鲜明的国际保健旅游目的地。
2实施大景区建设战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甘肃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应积极实施大景区建设战略,统筹甘肃省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集中不只是空间密度的集中,而是由于集中于交通线或经济网络,使得这些资源在空间中具有内在联系性。甘肃要加强与陕西、四川和宁夏等省区在旅游方面的协作,通过构建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产业政策的全方位合作与协调机制,优化养生保健旅游空间布局,建设功能齐全、能满足各类顾客、多元服务需求、提升旅游体量和规模并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力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大景区,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和相关资源整合,带动更广大区域内的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
3.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凸显文化品牌价值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的竞争,实质上是精品和品牌的竞争。甘肃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应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通过深度发掘中医药养生文化内涵,大力推广敦煌沙疗、崆峒山天然氧疗、天水麦积山温泉疗、关山避暑村、皇甫谧百草园等知名品牌,突出中医药文化优势和养生特色,做好以新主题、新体验、新思维为核心的品牌营销创意,着力凸显品牌的文化价值,为既有旅游景区或服务项目的品牌知名度增添新魅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保健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篇2
(一)文学知识的作用
歌曲是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的有机结合体,这些歌词以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学性强的诗词为主。如果歌者没有充分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没有对对声乐作品进行认真分析,就无法再运用声音正确表现作品的内涵,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不难看出,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文学知识对于提高声乐学习者的表演水平至关重要,文学知识功底不强,理解声乐作品就会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所以,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作品内容,还可以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声乐学习者需要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提高个人素质,从而展示良好的艺术修养。
(二)时展的需求
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它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深入了解,还是对社会发展探寻、研究、延续的进程。纵观近几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开始重视史学理论课程,并专注研究其对历史研究、史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时展的进程中,人们的声乐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声乐而言,也会跟随历史的更替和社会的变迁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声乐的社会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并不断丰富自身,永不止息。从声乐的起源至今,声乐不但保持了传统特色,又在不断更新,才让自己始终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等等,这些都要求声乐学习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综合素质,才能切实地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哲学知识的作用
众所周知,哲学是一门富于智慧的学科,更是人们对万事万物的高度认识、概括和总结,由世界观和方法论组合而成。从另一种层面上讲,哲论还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属于人的存在形式,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类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实际上,哲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陶冶声乐学习者的情操,丰富声乐学习者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正确地处理作品,开阔视野,并从中体会艺术的感染力,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表演的过程中刻画出音乐的形象。由于哲学与人生、生活息息相关,声乐学习者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论思维方式,只有扩展了理论视野,不断进行探索,才能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为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提高声乐学习者的哲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三、声乐学习者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多读文学著作
为了更好地把握声乐学习技巧,声乐学习者的文化素养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大量阅读文学著作,包括古今中外,都要广泛阅读,并从中吸取宝贵的文学知识。只有丰富的文学知识,才有利于提升声乐学习者的文化素养,使其在演唱中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形象地展现艺术作品的原有风格,真正把“美”传递给广大观众,以便收到良好的声乐表演效果。众所周知,中国歌曲基本上来源于古诗词,如果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不强,就无法全面理解歌词的意思,演唱时也无法表达诗词的真实意境。当然,外国作品也不例外,声乐学习者一定要充分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等,比如:演唱《主人听我说》的时候,声乐学习者必须清楚女主人公是一位奴婢,在求王子不要为了阴险公主而去冒险时,却隐藏了她对王子的爱意,如果表演者能够以这样的思路进行表演,就会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创作意图;反之,如果缺乏这些文学知识,表演中除了主人公的“劝说”,难以表达出“爱意”之情。一句话,多读文学著作是提高声乐学习者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多看人物传记
提高文化素养,声乐学习者需要多看人物传记,尤其是名人大师的人物传记,这样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比如:著名作曲家音乐家马可原本不是音乐专业,但是他却能创作出《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经典作品。如果阅读马可的传记,大家一定会发现大师的作品是如此之优美,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但勤奋学习声乐知识,而有广泛阅读文化著作,其文学功底是不可低估的。具体地讲,马可在创作过程中,他能够深入文化生活,了解时代背景,把个人的文学功底和音乐才能全部发挥出来了,其作品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真正达到了与公众共鸣的目的。当然,通过多看人物传记,声乐学习者可以从大师们的奋斗过程中感悟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学习者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声乐表演服务。
(三)多写心得体会
作为声乐学习者,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得多写。比如:多做课堂笔记、读书笔记、课后感想,以及演出实践的心得体会,及时地总结学习结果。通过心得体会,不但有利于巩固平时已经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准确把握声乐技巧。不仅如此,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声乐学习者能够系统地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并始终跟踪声乐发展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与此同时,声乐学习者还要及时地记录问题的根本原因,及时地将研究成果整理成。也就是说,声乐学习者通过心得体会,不断积累写作,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文化素养也将大大提升。
篇3
一、文化与名牌
名牌是质量好,知名度与美誉度高,并带来持续利益的牌号,其附着体一为产品一为企业,当然名牌企业也是以名牌产品为支柱的。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必定是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创立名牌则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
首先,从宏观上来说,要创造一种真正的名牌产品,永久的名牌,就必须调动全员积极性,把名牌意识,一流意识深深地烙在员工的脑海里,把生产名牌产品的技能和规范要求变成员工自己一贯的行为,建立创造名牌的文化氛围。没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作保证,真正的的名牌就不会出现。
其次,从微观上来说,名牌的创造过程本身,既是物质生产过程,又是精神生产过程。名牌从创意、设计、商标、质量入位,直到产生名牌效应,都体现着一种文化精神。因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求从购买产品中获得物质享受,而且要获得精神文化享受。故此,产品品种、款式、工艺、审美等诸多方面,就要体现文化时尚,符合人们的文化追求。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名牌的创造是文化的结晶。其结果是,一种名牌便具有独特的文化形象。可口可乐不同于百事可乐,万宝路不同于红塔山,松下不同于索尼。这些风格独特,神采非凡的名牌产品,从设计、造型、颜色到包装,都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使人产生"一见钟情"的文化魅力。名牌的创造不唯在生产领域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销售领域与服务领域,顾客与社会环境领域,也要求相应的文化契合与互动。唯有如此,才能有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产生与久存。
二、文化与营销
一个产品没有市场或者销售不旺的企业,很难拥有生机与活力。搞好销售,首先要自己的产品过得硬,但更重要的手段要高明。现代社会是充满文化的社会,意欲征服社会中的人,也就必须用文化的手段。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或者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与习俗,或者引导消费者改变文化价值与习俗,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寻找与开拓文化契合点,以使得成交成为可能。如前所述,消费者要购买一种产品,除了要满足他的物质需要之外,还要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这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有两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要与消费者的内在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促销手段要能打动消费者的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还是公共关系,都是打动人心的艺术。其中最有效而且应用最广泛的首推广告。丰田公司的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令无数国人倍感亲切;王姬的一句“孔府家酒,令人想家”使孔府家酒蜚声华夏。广告本身包含着许多文化的因素。广告心理、广告美学、广告语言、广告文化环境,无一不是文化的体现。而同时,广告又呼唤着文化。至于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则进入情感促销阶段。情感沟通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因此,文化资源的利用便势之必然。
商业竞争到了一定层次上,便是文化上的竞争。比起裸的价格竞争,商品竞争,渠道竞争,促销竞争,文化竞争更含蓄、更有技巧、更有意味,也更有效益。文化销售将成为促销的必然趋势和最高境界。
三、文化与企业精神
有了过硬的名牌产品和广阔的市场,这为企业的生存和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适应环境的企业精神,企业优势就很难保持,也很难说具有持久的生机与活力。而没有持久生机与活力的企业。既使一时拥有名牌和市场,也会很快失去。因为产品和市场都是活生生的人创造的。在我们国家,一个象样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拥有几千名,甚至几万名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和追求。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把大家凝聚起来,企业的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心态和追求,它根植在心里而外化在人的外部情态和行为上,形成一种团体精神氛围。企业员工具有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积极精神状态,那么企业必定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如果企业员工精神萎靡不振,一盘散沙,无所作为,那么这样的企业何来活力?企业精神是企业凝聚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活力的源泉。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于企业文化又沉淀为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凝合剂,使全体员工产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以巨大的文化力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在一个和谐的利益共同体中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完善人格世界,实现精神的解放与升华。
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确立与培育时,要了解企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和启发。同时,还要吸收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成果。因此,企业精神文化的培育是世界优秀文化资源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完美结晶。
四、文化与企业管理
篇4
1.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一个国家能否稳定发展并不断地走向繁荣富强须有主流意识形态既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而能被人们普遍所认同且具有引领作用的核心价值观的生成,绝不是水上之浮萍,它是根植于历史长河中不断孕育而沉淀的沃土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要求,无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宝贵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的爱国精神、和谐思想、讲诚信、重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它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和追求。
1.3继承传统美德、净化社会风气的必然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讲礼仪、倡和谐、守诚信、尚友善、求大同、崇正义、讲仁爱,这是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为之自豪的传统美德。但不可否认,现实中诚信缺失、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崇洋等现象丛生,而很多人将其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带来的冲击。虽固然有之,但反思自问,我们有多少人已将自己的传统美德忘却并已抛弃?一个民族的良好风尚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体现在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而认同是建立在对事物的了解,对内涵的把握。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忘,因而何谈对它的认同和传承。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社会存在的道德滑坡、各种不良风气的存在等,就是对优秀传统美德的背叛。“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孔子把“礼”作为衡量举止修养的标准。要想立身处世必须从礼仪开始学习。“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诚”是事物的根本,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的存在,也就谈不上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立足。“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淮南子•氾论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正是有了这些优秀传统美德,才架起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桥梁,成为中华民族和文明唯一没有中断而屹立于世界的根源所在。传统文化是财富,维系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并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净化剂和思想道德防线的守护神。
2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途径
2.1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包括其在本专业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包括对本民族积淀的人文精神的理解把握和行为的高尚与否。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升的关键。如果教师自身的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素养低下,学生便难以在他的教育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地提升和熏陶。因此,作为师者,无论从学识还是做人都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表帅。首先,要言传身教,以德树人。要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良好的师德去熏陶感染和塑造学生。其次,要勤读书。不断学习人文科学知识,用丰富的传统文化等人文知识武装头脑,从而具有充沛的思想感情、多元的文化知识结构,要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才会游刃有余。再次,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摒弃糟粕。教师应自觉传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坚决抵御腐朽落后的思想,并按时代新要求,创新性地将人文素养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业教育的全过程。
2.2加强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体系是实现育人活动的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它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进行排列组合,是保障和提高教育目标的依托和关键。高职高专院校人文学科相对欠缺,需通过不同课程体系的构建来弥补,特别是“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足、开齐、开好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充分挖掘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第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解决高职院校人文学科相对欠缺、学时短等现实问题。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选课情况,有的放矢的通过经史子集、传统礼仪、优秀典型历史人物等的学习“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第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取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相贴切的结合点,以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如以“概论”课、“基础”课的“构建和谐社会”、“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等章节专题内容为载体,通过补充运用传统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拓展,使学生在学习和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第三,各科教师要深刻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意义,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自觉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3大力开展校内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文化活动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推动功能、认同功能。开展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各种活动,可以创设实实在在的情境,使所弘扬的精神和价值观从抽象到具体得到激活并创新,从而产生共鸣。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热衷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者应适时引导,各部门要大力协同开展以传统文化与时展相融合的系列主题活动,不断强化校园传统文化的氛围,并以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如读书报告会、文化沙龙、论坛、征文比赛、国学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书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公益劳动等,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学到知识。同时感受到了美的享受、无声的启迪,潜移默化地升华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篇5
1.1.1农田生态系统
桂和公司循环农业模式中种植业以水稻粮食作物为主,养牛场产生的牛粪在贮肥池中经过发酵作用后可作为粮食、蔬菜的肥料。如牛粪经蚯蚓作用后产生的蚯蚓粪用于公司的蔬菜种植,蔬菜种植面积33.3hm2,主要生产一些“反季节”蔬菜,年产量约在3000t,年产值可达600万元。蚯蚓粪作肥料种植蔬菜,增强了土壤的肥力,种出来的蔬菜不仅质量好也保障了食品的安全。
1.1.2畜禽养殖和养鱼系统
桂和公司畜禽养殖以养牛为主,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公司探索出一个“粗饲料为主,精饲料合理搭配”的饲养方法:养奶牛用75%的粗饲料、25%的精饲料;养肉牛用90%的粗饲料、10%的精饲料;粗饲料由50%的青贮玉米秸秆、50%的干稻草加工而成,精饲料由50%的玉米、10%麸皮、20%的豆粕、8%的菜籽粕、12%的棉籽粕及一些其他成分加工而成。该方法较好地利用了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养鱼的饲料以牛尿经沼气池处理的沼渣及沼液为主,通过发酵的沼液及沼渣能够满足养鱼塘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所需的营养,鱼的产量和质量亦得到提高,鱼饵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
1.1.3蚯蚓养殖系统
桂和公司现有存栏奶牛1700余头,年出栏肉牛7000余头。这些奶、肉牛每日排粪量相当可观,如果不适当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用牛粪养殖蚯蚓既能减轻畜禽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生产的蚯蚓粪可以作为肥效高的有机肥,养殖的蚯蚓可以出售,达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2效益分析
1.2.1生态效益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化养殖的高速发展,使畜禽养殖由过去的分散经营、饲养头数少、主要分布在农区转变为现在的集中经营、饲养头数多、分布在城市郊区或新城区。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这类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会带来相应的污染。桂和公司将牛尿废水等经发酵池处理后,所得的沼渣用于鱼塘饲喂,这样减少了养殖过程中污水、废水的排放,降低了对养殖场周边坏境的危害,同时沼渣饲喂鱼能满足池塘生态系统内多层和多级分布的生物增殖所需的营养。此外,桂和公司用牛粪养殖蚯蚓,牛粪经蚯蚓处理后产生的蚯蚓粪是很好的肥料,改变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畜禽粪便臭味的产生,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益处。
1.2.2经济效益
桂和模式遵循“4R”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对环境友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沼液投放到水中培水养鱼,基本上不用再投放别的饲料,667m2水面黄白鲢年产量平均可达500kg、创收4000多元,桂和拥有的33.3hm2水面每年便可创收200多万元。饲料的加工也可创造出可观的收益。每头牛每年平均需要粗饲料约13000kg,公司8000头牛每年需购买干稻草和青玉米秸秆约104000t。如果收购干稻草的价格按0.42元•kg-1,收购青玉米秸秆的价格按0.4元•kg-1,按照以上的配比,公司每年购买干稻草和青玉米秸秆的花费为4264万元。每头牛每年平均需要精饲料约17000t,其中玉米8500t、麦麸1700t、豆粕3400t、菜籽粕1360t、棉籽粕2040t。除去玉米不算,如果收购这些农产品下脚料的价格分别是麦麸2.1元•kg-1、豆粕4.7元•kg-1、菜籽粕3.4元•kg-1、棉籽粕3.8元•kg-1,公司每年购买这些农产品下脚料的花费为3192.6万元。这样每年公司通过收购农作物的秸秆和农产品下脚料,就为社会带来了7456.6万元的收益,还避免了因露天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2基于桂和生态养殖模式探究循环农业
合肥桂和农牧渔发展有限公司以“4R”理论为指导,以养殖奶、肉牛为重点,兼顾发展水产养殖、蚯蚓养殖和生态农业及食品深加工,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连成一体、相互衔接形成循环体系,蕴涵着循环农业的理论精髓和大量实践。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它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和可控制化原则(Regulating),运用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使农业资源、环境和经济有机融合,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和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产业发展理念、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3个方面。首先在产业发展理念上,循环农业注重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倡导对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的控制;其次在生产方式上,循环农业摒弃了传统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加强资源的高效率利用,减少外部投入,降低污染排放量;最后在产业模式上,传统农业往往忽略了与相关产业的联系,局限于内部的小产业,循环农业则从整体角度构建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物质循环产业体系,构成大产业系统。循环农业核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念、产业链延生理念,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因此其本质特征是产业链的延生和资源节约。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以及产业连接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协同作业的农业产业化网络体系,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3循环农业模式
循环农业模式是在遵循“4R”原则的基础上,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指导理念,根据循环农业特征和目标并结合外部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进行系统规划和统筹安排,达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循环农业模式设计的目标
发展循环农业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中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保护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推动农业可持续化发展。因此循环农业模式设计的目标主要有以下方面。
3.1.1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循环农业模式设计的重要目标是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充分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要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效益。循环农业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新方式,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解决了农业生产发展、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和生态环境优美,使农业生产和生活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3.1.2保护农业资源
循环农业模式设计从合理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角度出发,保护耕地、土壤和水等自然资源,选择种植适宜的农作物,减少耕地的浪费,充分利用好每一块耕地;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土壤和水资源的危害。
3.1.3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排放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两大类。合理利用农业废物,变废为宝,降低污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否实现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针对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设计的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还可以促进农业清洁生产,减轻环境处理负荷,全面消除废弃物的直接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较低的物能消耗,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3.2循环农业模式分类原则
3.2.1生物立体共生原则
这一原则是根据各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组合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中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结构,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主要模式包括立体种植类型、立体养殖类型和立体种养类型。
3.2.2产业链延生原则
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通过将加工业引入到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的循环链条中,从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根据生产结构的物质循环方式,可以分为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类型,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种养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种、养、加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和种、养、加、沼四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等。
3.2.3区域整体规划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运用生态规律将山、水、林、田进行全面规划,将工农商联合成一体,提高自然环境调节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此类模式是多元产业各层次的时空配置与整合而形成的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它除了具有更大尺度的生态功能外,还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整体规划的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分为:农林牧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农林渔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农牧渔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和林牧渔复合循环农业模式等。
3.3循环农业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3.3.1种植-畜禽模式
种植-畜禽模式是最为常见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的组成与结构较为简单,生产者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蔬菜与经济作物等。畜牧业的养殖品种主要为猪和牛,畜牧业的饲料来源于剩余的粮食和作物秸秆。对于种植-畜禽模式来说,畜禽养殖从饲料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其中相当数量要消耗于畜禽代谢和储存在畜禽产品中,排泄的养分只占饲料中的一部分。另外,种植业中所获得的养分不能全部供给牧业,在物质循环上,农牧业对彼此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高产稳产要注意减少物质循环损耗,以增加模式内部物质流的有效数量,同时探索牧业以外的肥料来源和农业以外的饲料来源。
3.3.2种植-畜禽-沼气模式
该模式中农田作为生产者,种植的主要是水稻,畜牧业的品种主要为猪和牛。农田的秸秆一部分还田,一部分与畜禽粪便投入沼气池,通过微生物发酵;沼液沼渣用于肥田,沼气用作部分燃料。种植-畜禽-沼气模式减少了非生产性消耗,农作物秸秆一方面秸秆还田,同时作为饲料,通过畜牧业转化为畜产品和粪肥。畜牧业产生的废弃物下到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供生活燃料。该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导向,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降低了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
3.3.3种植-畜禽-沼气-养鱼/蔬菜模式
与“种植-畜禽-沼气”模式相比而言,“种植-畜禽-沼气-养鱼/蔬菜”模式中种植业仍是以水稻为主,但是比重有所下降,而蔬菜的种植比重提高,同时发展了渔业生产。渔业除了为人类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外,还以塘泥肥沃农田,作物的非经济产量部分以及田间杂草、畜禽粪便经发酵作用后产生的沼液沼渣可用作鱼的饵料,使农业废弃物得到了较好的利用。水陆结合,农渔相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非生产损耗。
篇6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挑选具有真实性、积极性、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正确分析文化现象,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感受生活的意义,在情感体验和矛盾冲突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这种方式切实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又要充分选择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例,分享学生的生活经历,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内容时,笔者请学生回顾暑假的生活经历。学生们畅所欲言,如有同学去杭州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有同学去云南丽江,感受玉龙雪山的神奇。在笔者适时引导点拨之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发现自己在进行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原本抽象的文化传播含义和途径这些知识难点也在讨论声中被化解;同时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差异,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也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3.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篇7
1重视课堂教学实际成效
当前,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观念的主要科目,可从主观意识方面培养学生的先进理念,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结合有效教学思想内涵,从课程教材、历史素养、结构组合等方面,提出高中学习历史教法调整对策,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指导。为了避免早期教学平台造成的不利影响,高中学校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教学思想应用的实效性。树立科学的教学原则,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实现教学形式创新化,这些都是有效教学思想的新方向。有效型教学是现代高中课堂常用方式之一,可从多个角度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辅助教师全面开展思想历史教学活动。面对日趋更新的历史教学准则,高中学校必须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实效性为核心准则调整教学平台,这些是当代高中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基于有效教学思想引导下,高中历史教法改革将朝着多样式方向进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路径等,均是有效教学思想改革重点,对学生未来高中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实效性”是衡量历史教学的硬指标,体现了课堂教学实效与质量水平。随着教育模式不断改革与调整,高中学习历史过程中更加重视有效性原则,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具高效率的教学平台。
2广泛开展历史课堂阅读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历史是一门文化性极强的学科,历史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的,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新课标下,高中学校历史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从高中化角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锻炼学生掌握高中历史学习要点。“阅读教学”是现代高中历史教育改革要点,其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教师需联系历史阅读教学特点,从学习思维、阅读策略、网络教学等方面,对历史阅读教学法改革提出建议。历史阅读是高中教学难点之一,教师与学生要转变过去的学习思维,及时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创造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历史阅读教学是高中课程主要内容,教师需重视阅读教学模式改革与调整,以学生为中心设定科学的阅读教学流程。总体来说,历史阅读教学涉及面十分广阔,教师要结合多种角度展开教学工作。既要考虑高中生的学习思维,也要融合阅读教学特点,这样才能创设符合高中生学习需求的历史阅读教学平台,从多个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教学调整,满足不同区域内历史教学目标的改革要求。阅读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方向,依据师生课堂学习需求调整原有的授课模式,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力。为了进一步落实历史阅读实践教学改革,教师需以科学发展观为衬托,深入学习“历史阅读”内涵,共同实施高中学校历史阅读教学改革工作。
3全面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历史文化素养需要长期积累,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为历史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现在学校教育传授的历史课程中,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更具有局限性特点。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转变教学思维可实现教学方式创新改革,为学生创设更为精彩的学习课堂。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历史教学改革方向,也是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的保障,成为当代高中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教师要深入理解项目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思维,从而体现出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理论+实训”是现代教育体制的新模式,借助理论指导实训工作,以实训验证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历史专业教学的一体化发展,这些都是带动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必须从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促进历史教学体制优化改革。高中教育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是一门融合历史、人文、文化等多种元素学科,重视历史教学是高中学校教学发展的一部分。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引入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缺陷,体现出新课标改革理念。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历史教学大纲拟定课堂教案,以项目教学法带动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教学质量水平提升。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需积极引入新方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实现优化改革。
4结论
总之,文化素养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具备了文化素养,才能深入地学习与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有序的学习平台。历史文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成效,历史阅读、方法革新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泉水 单位:衢州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美凤.科任教师需涵养“班主任情怀”[J].班主任之友,2009,(9).
[2]胡晓.德育课程中历史教学的困难[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篇8
1.我们的班级目标——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他们或许不会都是“学霸”,但每个人的发展也是不可限量的。因此,我对孩子们说:“我们无须跟他人过多比较,要做最好的自己!”认真勤奋,是我对孩子们的第一个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写字还很吃力,每次看到孩子认真写字,但是由于手部肌肉发育的问题,字或许不那么漂亮,我也会夸夸孩子,告诉他,你已经“做最好的自己”了,所以很棒!但是当我看到有孩子明明有能力做好,却有点马虎时,我也会问:“你做到‘最好的自己’了吗?”一年级时,“国庆诗歌比赛”,我们班孩子很认真,可是,有一个孩子,在舞台上出于好奇摸了一下话筒,最终我们班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总结活动情况时,我并没有对第四名的成绩提出质疑,而是问孩子们:“你们今天做到‘最好的自己’的请举手。”大多数孩子举起了小手,除了舞台上摸话筒的小熊同学。他站起来说:“今天我没有做到。”他很难过。我又拿出给孩子们的四句话,让大家一起读了第一句。孩子们很天真,很善良,没有责怪小熊。小熊也受到触动。二年级,又是“国庆诗歌比赛”,小熊在赛前就悄悄对我说:“老师,你放心,今天我要做到最好。”最终,我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其实,这样的事情又何止一件呢?一年级时,运动会,我们班取得了第四名,到了二年级,我们一跃成为第一名。常规评比成绩更是明显,我们班拿到“流动红旗”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这都是“做最好的自己”给我们带来的好成绩!
2.设计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等。
班名结合学校“诚朴”的校风,我们选择了最不起眼的“绿叶”作为班名,旨在成为“一片美的叶子”,为“集体”这棵大树输送营养。“班徽”设计上也以绿叶围成一条小船,象征着起航;班级口号——“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快乐,强调“我为人人”的思想。
三、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由于学校迅速发展,加上兴建教学楼造成一幢教学楼暂时停用。我们11班的教室被安排在了东直三楼,一个脱离了年级,不起眼的地方。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我们处在一个被人忽略的角落里。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班级环境的布置,甚至要做到更好!
1.开动脑筋,变劣势为优势。
我们这间教室原本是美术教室,与一般的教室不同。首先,教室朝向不好,为东西朝向,夕晒很强;其次,教室的西面没有窗户,只有东面有两扇小窗户,而且位置很高,每次开关窗户需要老师站在小柜上才能够着。通风不好,早晨的阳光也晒不到。不要说孩子们了,家长们对这样的安排也有意见。怎样变“废”为“宝”呢?仔细观察之后,我找到了教室的优势。首先由于西面没窗户,东面窗户开得比较高,墙面刚好空出了很大的两块,这是别的教室没有的;其次,这间教室面积相对来说大一些,有更多施展的空间。于是,我就与广告公司联系,请他们根据面积和我的想法对教室进行了改造。
2.精心设计,让教室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在东面墙壁上,我贴上了一棵大树,大树上贴着孩子们的笑脸,名为“茁壮成长”,让每个走进班级的孩子,就像走进家里一样,也让每个家长能在教室里找到孩子的照片,感到温馨。大树的两边,“科学窗”“小小文学家”的板块,绿如翡翠,橘色如朝阳。这两块设计引领着孩子走上探索科学之路,激励孩子动笔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看到自己的作品上了展板,孩子们该多么开心啊!西面的墙上“放飞梦想”的板块设计,让孩子们多了一个表达自己心愿的天地,多了一块给自己制定目标的园地。童言童心,多么动人!“常规评比细则”公示牌,规范了孩子的行为,时刻提醒大家。南面的墙上,绒板上“采蜜园”中,有值日班长的照片,有学校的各项制度;红色的KT板上,还张贴着孩子们各项评比的公示,水机旁的“小水吧”,下面那句“轻轻按,慢慢喝,先冷水,后热水。”电灯开关旁那句“天亮时我要休息”,也许会让你心中一动。每个孩子桌旁的小抹布,水龙头旁的香皂也许会让你产生这是一个家的感觉。不错,这正是我的目标——让每个孩子走进教室都像走进家一样,同时还要受到教育和启发。
篇9
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敏锐、准确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让信息技术学科文化成为学生喜欢了解、乐于探索的内容。初中信息文化素养培养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讲述其中的几条途径供参考。
1.与实际相结合,给课堂融入计算机硬件文化。
信息技术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通常教师比较关注软件部分的教学。硬件部分无论从原理、结构上都是比较难的知识,因此,要将信息学科文化融入教学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时融入实际的计算机硬件拆解和虚拟采购,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将计算机元件的价格、选型、外观等信息融入到教学中来,可以培养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笔者在课前预先准备了四台报废的计算机,将其拆解,并在各种硬件设备上贴上了名称标签,在操作课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做好网上查找内容的任务清单,让学生在网上了解相关知识后,告诉学生虚拟购机的网址。学生根据已经了解的硬件设备特点和价格后,挑选自己喜爱的硬件进行虚拟购买。学生从这个虚拟购机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计算机硬件及其价格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注重包含现实意义的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计算机硬件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立足史料,关注技术背后文化的渗透。
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和创造价值的认识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经常穿插计算机发展史料和IT界的风云人物及他们的小故事,这些信息技术史料的渗透,对学生所产生的感召力,比让学生多学几步操作技能更有深远的意义,学生能从诸如此类的史料文化中终生受益。如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编辑文字》,其编辑的文字内容是计算机发展史,笔者把这课分成两课时。第1课时设计如下:先让学生看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演讲视频和演讲稿,以激起学生对于计算机发展史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最后让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知识点的“分类游戏”,通过“分类游戏”,学生们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发展史。第2课时则用计算机发展史素材进行排版,引导学生在这些计算机史料之中体会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类文明的创造价值的风采,从而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立足学科整合,有效开展文化渗透。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分为两部分,一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工具和载体,辅助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过程,用更加直观有趣的方法表现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和难点,有静态媒体无法实现的优点。另外一方面,在其他学科里面有很多知识是与信息学相关的,在这些知识的教学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了解了知识背后的原理和学习意义。例如,计算机的数制转换通常是在初中数学课中出现,学生往往只能学习如何求解这些题目。实际上,这个内容可以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引领学生理解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中,利用开关电路实现“0”和“1”运算和存储的原理,使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轻松解答这类题目,理解这类题目的意义所在。
4.加强信息伦理道德的渗透。
由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时家用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普及率非常高,多数初中学生可以非常容易获取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面对没有归类和屏蔽的网络社会,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基于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初中生需要有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善于区分信息的好坏,是学生信息文化素养重要的因素。在课程教学的同时,教师要逐步让学生知道如何辨别网络信息中的真实性,在信息时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要有责任心,共同维护网络;要让学生理解软件的版权问题,不能够通过网络剽窃;对网络的效率要有认识,错误的信息通过简单的传播会迅速造成恶劣的影响,无法控制,因此不可以传播虚假的信息;在教学中融入“知识产权”、“盗版”、“黑客”等涉及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道德的内容,可以非常有效地将信息伦理道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5.立足自我,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文化素养,才有可能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科教研活动获得实践研究经验和理论指导,通过学习和总结形成必要的知识结构。教师备课要充分,不但要准备各种虚拟素材、实物素材,而且要对原理和方法追本溯源、引经据典,充分准备相关材料。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学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道德修养,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知识,可以将这些融入日常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
篇10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场所、以校园文明为指导思想的一种群体文化。卢元镇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于一体的一种文化[1]。杨文轩和陈琦认为体育文化是为了顺应人们自身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2],而易剑东则认为体育文化是一种利用身体活动来改善人类身体素质到达精神自由的实践活动,它与语言和符号、规则和制度、知识和技术、行为和价值等等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3]。
3校园体育文化及其环境的研究
3.1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
研究者通过大量的书籍和资料中发现,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有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欣赏和校园体育文化节四个方面构成。(1)体育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深化改革,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体育意识,使学生全面的学习体育知识。(2)课外体育活动也很重要,它不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往往这些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育知识面,提高体育技能和技巧,增强了学生间的友谊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3)体育欣赏可以通过作品、影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领略到体育运动中的快乐。(4)校园体育文化节也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一大方法,通过体育文化节开展各种活动,即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3.2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研究
3.2.1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重要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健康水平的外在条件,从教育这个角度来说,是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全面发展的平台,正因为校园文化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才对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产生良好的影响。
3.2.2高校体育文化环境与学生需求意识的关系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学生们需求意识培养的基础,所以对学生的需求有着极端的重要性,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决定学生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学生意识培养的重要保障。
4高校体育文化的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在横向有着传播和交流的作用,纵向可以发挥传承和创新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发展过程,这即包括着横向的人与人之间、集体之间、学校之间、国家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也包括着纵向代际之间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学校体育文化是内涵丰富的文化,它具有众多特点,其交流性和创新性就使得人类的文明不断得到新的发展。①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学校的广播、操场、宣传栏等等构成了体育文化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的养成一种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体育意识。②学生们要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在态度,行为和能力上通过不断自我完善来得到认可。③陶冶情操、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体育文化能够使人们在体育实践中受到社会思想文化的熏陶,而学生们也需要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创新来促进自己身心全面发展。
5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5.1发展中存在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型,高校体育也不断的发展起来,但发展过程中有着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整体意识,高校体育文化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但有些学生的整体意识较弱,缺乏整体性。②设施不足,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多,校园内大多硬件设施不足,不能很好的满足学校体育的需求。
5.2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措施体育文化通过社会成员的精神作用得以实现其功能,要缓解目前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不足就要采取众多措施来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①加强舆论宣传作用,提高师生对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视。例如,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报刊、影像等多种方式传播体育文化的优越性。②重视课外体育文化活动,课外体育文化活动是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对学生的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非常有利。③完善学校体育发展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保证下发展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相关领导加强重视,完善体育制度、提供相对充裕的体育经费。领导对体育的重视、有力的资金保障以及健全的组织机构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④建立高校体育运动队,以确保高校之间体育文化的交流,对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⑤提高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当前高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有待提高,学校应广泛依靠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社团活动,要把学生的热情保持下去,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篇11
大学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学生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以寝室为单位的生活,大学生寝室有着强大的同化融合功能,学生在属于他们的小天地里,自由谈论,相互传递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这种相互的分享强化了个体的积极体验,也产生较好的情绪情感反应。寝室的成员大都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每个人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都有差别,都会相互影响,每个人都在身边寻找榜样,这样就会使个体不断的完善,这种影响是无形的,但是却无时不在。
2)激励良性竞争。
在大学的寝室中,不难发现一种现象,如果一个寝室干部多,这个寝室的风气就正,积极性就高,能力就强,学习成绩就好。这就是是寝室各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的结果。换言之,一寝室若有某一成员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具有一定成绩,对寝室中其他成员就是个激励,他们就会有赶超、比较的心理产生,从而形成了寝室各成员互相竞争的倾向并朝良性方面发展。
3)提高交往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提交的《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一文中指出,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而寝室则是学会共同生活的最佳场所。高校寝室的局限性使得人际交往在寝室内不可避免。而寝室内各成员有不同的背景和个人行为习惯,所以沟通和交流也难免会出现障碍,障碍出现后却也因为同在一个屋檐下而缺少了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这对正处在敏感段的,尤其是第一次住校的,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的学生来讲,处理这一类人际交往问题的确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提高、磨练的机会。
(二)负面影响
1)不良同化作用。
在强调积极同化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由于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水准的下滑,善恶、是非观逐渐变得模糊了,寝室里非道德的、不良的言行也随之增多,这就形成了寝室成员之间的负面的同化作用。
2)攀比成风。
与良性竞争风相反,当竞争偏离正确方向就会导致攀比风。大学生寝室成员之间也常常会产生低水准的参照和攀比。如同寝室成员暗中比较谁吃得好、穿得阔气、用得高档等。这种攀比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学业荒废、寝室成员隔膜加深等问题,严重的导致心理畸形。
3)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融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寝室内成员而言是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室友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得到必要的鼓励和帮助,顺利渡过难关,促进个体成长、进步;而如果室友关系紧张,则可能会导致寝室成员间感情淡漠,容易引发焦虑和困扰。大学生在寝室内喜欢搞群体关系,对于一部分情感相投、家庭条件相当的则容易相处;而对不适合同类生活的,则会设法排挤。这种扭曲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业。可见,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设法使寝室文化的正面影响发扬光大,并要积极采取措施对负面影响加以引导,促其向好的方向转化,最终使健康向上。
二、构建优秀寝室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思考和建议
(一)构建相互包容的寝室文化氛围
学生人格的养成与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人息息相关,在大学的校园里,寝室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境,室友也是大学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寝室内成员之间的小摩擦和小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而对于这些小摩擦的处理,不能仅仅的依靠老师和相关部门的调节,只有学生学会了互相理解、相互的包容,在寝室内营造出包容的氛围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实现寝室内成员的和谐相处。
(二)加强寝室软件管理
规章制度是寝室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能够有力的推动良好寝室文化的形成。要建立科学、可行的寝室管理制度,如寝室文明行为公约、卫生检查制度,作息制度,在日常的生活中严格执行,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的言行,保证正常、有序、健康的寝室生活秩序;同时,学生的党团建设要进寝室,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作用。
(三)学生工作要深入寝室
学生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要定时深入到寝室,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切实关心每位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中不断变化的“热点”话题,及时发现寝室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真实感受高校寝室管理工作的“难点”。只有这样才能尽早的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正确引导寝室内的舆论导向,使其向雅俗共赏方面健康发展,抵制不良思潮和文化糟粕的影响。
篇12
[作者简介]王文勇(1979—),男,江西进贤人,博士,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论、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32)
[基金项目]2011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研究”(YG2011002)的阶段性成果。
Title: On Policy Orientation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ultures”
Author: Wang Wenyong
Abstract: Poyang Lake eco-cultural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 Cultures”, should highlight harmonious eco-prospects between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one, involving the policy of cultural educatio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ulture and arts. The policy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al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the common heritage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one. What should be respected in the policy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al industries ar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ultural existence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one. It is important to guid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armonious ecology of “Two Cultures” in the policy of Poyang Lake eco-culture and arts.
Key words: Poyang Lake; eco-culture; cultural education;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e and arts
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一方面需要来自生态文化理论建设和具体文化实践等方面的完善与发展,这是一个文化发展的自生长过程;另一方面,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导向,也至关重要。
当下的文化生态,最令人瞩目的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和谐共融的问题。纳入到“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要在立足于整个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意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在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文文化发展的独特属性,注重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使生态文化中科学与人文协调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一、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取向
生态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在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文化教育的方式进行。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从小培养学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和谐及文化自律等核心理念,从而将生态文化理念的教育向纵深拓展。
首先,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应在普及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培育人们对传统人文文化的认同。近年来,科学文化的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这适应了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人文文化的教育亟待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中华民族并不缺乏人文文化教育的传统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思想”①,这些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所以传统人文文化可以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口。
其次,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政策,应具体落实到和谐共生等核心理念的倡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和谐共存,就教育而言,关键是“两种文化”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文理分科,大学文、理分校,学校科类单一,加上我国科技发展相对滞后,所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从理论到实践都显得迟缓。”②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应该切实扭转重理轻文的教育设置与文化政策,一方面继续传承与发展科学文化中诸如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逻辑实证的科学方式,另一方面,人文文化中诸如主客一体化的整体生存观和无功利性体悟方式亦应得到同等重要的教育地位,如此,方可建立“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和谐文化教育生态。
最后,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是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取向亦要纳入到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重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切实培育人们的生态文化理念。生态文化理念的核心,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和谐共存、文化的多元共享等诸多方面,均需要在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与人们已有的文化观念融合在一起,方可在具体的经济行为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鄱阳湖生态文化教育是传承文化理念与矫正现实行为的重要工具,应该在充分挖掘传统人文文化的生态意义的基础上,培育人们对传统人文文化的认同,深化人们的文化身份,深刻领悟生态文化的和谐精髓,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切实培育人们的生态文化核心理念,从而有效地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局。
二、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取向
“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取向,要求尊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多元化共存,避免科学文化的霸权地位对其他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同时,生态文化的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发展方向,需要相应的政策鼓励,从而实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而产业化的政策取向,只有以文化消费对象为中心,才有可能实现相应的经济效益。“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下,文化资源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传承价值,甚至不仅仅表现为‘门票价值’,而是表现出一种价值增量的积累过程,表现为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数效应’。”①这就要求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必须坚持消费对象的大众化取向,才有可能将生态文化的理念横向扩展,为整个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发挥积极而又广泛的影响。
首先,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的多元化取向,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化存在,维护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形态的和谐共存,从而避免出现某种文化出现支配地位而导致整个文化生态失衡的局面。就文化追求而言,应该在充分肯定科学文化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证分析的科学精神的同时,注意到人文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人性关怀。就文化存在形态而言,应该切实监视科学文化可能出现的“异化”存在,确保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人文方向,不能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张扬科学文化的现实功利性,从而破坏了整个文化生态的和谐局面。就文化的融合而言,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政策的多元化取向,不应仅仅是多元文化形态的孤立存在,而应是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整体化存在。
其次,鄱阳湖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产业化的生态文化实践,在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必然需要财政方面的全额支持,这显然不利于生态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但是,迈向产业化发展的生态文化,如果初期完全市场化,也很难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因为生态文化建设的周期较长、收益较慢,前期的资金回报率显然低于其他非文化产业。在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划分出财政全额扶持的部分和产业化方向的部分。大部分生态文化类型,在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最终必须走向产业化,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至少应该能支撑自身的运转,方能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不可否认,产业化的生态文化类型在孕育与发展的前期阶段,则急需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其中包括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文化创新优惠政策等多方面。
具体到“两种文化”视阈下的产业政策,应该在鼓励科学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张扬人类的人文操守,否则极有可能出现如下不利于文化生态和谐的情况: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人文式微,生态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非生态化,甚或文化产业完全质变为机械复制时代的工业生产,等等。所以,“两种文化”视阈下的生态文化产业政策,应该把握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发展的生态取向。
最后,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应该坚持大众化取向。鄱阳湖生态文化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金字塔尖上的精英建构,也不能停留在某个理论形态方面的内部流转,而应该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两种文化”视阈下的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的大众化取向,应该考虑大众文化需求的广泛性与迫切性,而且这种大众文化绝不是当下快餐性的消费文化,而应该能够很好地传播生态文化的和谐理念,应该能兼顾到精英文化的人文意义。所以,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的大众化取向,不是文化情调的低俗化,而是大众的科学文化与高雅的人文文化的生态平衡。没有大众化的生态文化政策,最后有可能导致整个生态文化的倡导滑向纯粹古典式人文主义的浪漫追求。
三、生态文化艺术政策取向
鄱阳湖生态文化的艺术成就,是其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生态文化政策,应该兼顾到文化艺术特殊性的取向,在引导个体审美创造力与改进集体生活方式之间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具体来说,在生态文化艺术发展的产业化过程中,应坚持艺术的无现实功利性特点;在生态文化的具体实践中,应突出生态文化艺术的生态意义;在生态文化艺术品的评价与展示的过程中,应秉持“两种文化”融合的价值取向。
艺术的无现实功利性,要求艺术创作的发生发展、艺术作品的评价分析及艺术的社会效益等不能以是否能满足人们的现实功利性需要为标准。然而,“全球性消费主义的影响,及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都使得今天的审美文化越来越多地受控于消费意识形态”。①鄱阳湖生态文化艺术的政策取向,离不开艺术无功利性与文化产业消费性的悖论语境。政策的扶持与奖励,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文化艺术的无现实功利性特征,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如下不利于艺术发展的情况:过度对号入座的量化指标,将鲜活多样的文化艺术行为僵化为功利实用的商品经济交换;过度宣讲艺术鼓励的金钱数量,淹没了生态文化艺术的超越现实功利性的追求;等等。这就要求鄱阳湖生态文化艺术政策,无论是出于奖励还是扶持的良好出发点,都应该坚持艺术创作与评价的无现实功利性之原则,切实顾及文化艺术不同于现实社会行为的重要特点。
篇13
一、跨文化意识的定义
跨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学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讨论还不多。其中汉威(Hanvey)提出了一个比较认同的观点。他认为:“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
这个定义通常分为如下几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从这四个层次可以看出:前三个属于跨文化意识的认知层面,参与者能够认识、理解、辨别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异同;而第四个层次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本领,设身处地,换位思维,从情感角度出发理解对方的文化,达到情感共鸣。由此可见:跨文化意识就是指对目标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差异的意识,对两种文化异同的敏感性。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大大扩大了对英语学习运用的需求。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成功应对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之间的友谊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对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国际人才是我国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这既符合语言的特性,又是改革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客观要求。
1.符合英语语言的内在特性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具有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文化的标记,体现该语言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属于文化范畴。另一方面,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规则又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具体运用中,语言因环境、情景、文化等因素表现为不同的言语形式。因此,语言和文化互为依存,互动互促,密不可分。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该语言文化的过程。就英语学习而言,学生必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要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深入学好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迫切需要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最终要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把英语作为载体,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心灵之语,即其社会文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存在重语言,轻文化,语言输入多,文化导入少,强调表层语言知识现象的讲解,轻视深层语言文化内涵的分析,侧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结果导致学生把语音纯正、词汇量大、语法精通作为在大学学习的终极目标,最终就是为了通过各种考试,尤其是四六级考试而学习英语,而且把分数的多少作为衡量英语水平高低的标准。这就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文化差异意识,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对蕴有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理解不准确、不透彻,在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往往受母语文化定式的干扰,造成表达不得体,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加强素质教育教学。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客观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赋予了新世纪的时代特色: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主流,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具有能与世界自由对话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是我国社会在21世纪得以和平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让学生具备文化差异意识和文化间的理解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做到跨文化交际中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互动。跨文化交际实质上是两种文化间的碰撞,冲突和协调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参与者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从对方的文化背景出发去调和冲突矛盾,去理解接纳对方,从而避免冲突升级,矛盾激化,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具有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敏感程度,是跨文化交际形成的认知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来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培养提高的前提基础和客观要求,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已刻不容缓。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是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前提。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把英汉两种语言差异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帮助学生通过语言现象分析其文化本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灵活运用各种交际手段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功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这是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1.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依然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其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中也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获取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运用跨文化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并充分利用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以语言为依托,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文化概念的形成,从而形成鉴别不同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进行文化导入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词汇文化、篇章文化、交际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具体而言,这些文化内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传授:
(1)直观视听法
将蕴涵西方文化的形象、标志或实物进行收集整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如西方名人的照片、建筑物图片、西方乐器、西服、西药、报刊杂志等或播放录像、影视、磁带等创造再现真实情景,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感性直观中增进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2)实践讨论法
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创造出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交际情景,组织学生在这种特定的语言情景中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如让学生模拟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或两人对话,能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或是就反映中西文化现象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问答练习、自由发言等。例如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亲身体验两种文化的问候方式、闲聊话题、爱情观、时间观等,逐步培养学生“入乡随俗”的习惯和用英语表达的思维,避免Chinglish和文化冲突,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3)对比分析法
在英语教学中对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应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种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和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从而理解尊重目的语文化,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如英语单词中的“lover”与汉语中的“爱人”在语义上不对等,在西方是“情人”之意。又如:“dragon”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英美国家视“dragon”为魔鬼、撒旦,是贬义,常用来形容凶暴之人,如“a dragon bitch”(恶毒女人);而在中国却是权利、民族文化的象征,是褒义,历代中国帝王都自称为“真龙天子”,用“龙的传人”来代指中华民族。再如在交际时中西方对恭维、谦虚的态度和款待、送礼的方式都不一样:中国人习惯谦虚,对别人的恭维常表示“不接受”,而西方人认为谦虚是不自信的表现,喜欢坦率接受对方的恭维。对比分析西方的“Valentine’s Day”和中国的“七夕情人节”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文化概念,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只有将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深入的对比和探讨,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认知的能力。
2.以丰富的课外活动为辅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多方不足,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完成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文化教育,难以达成从纵深方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则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借助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机会,从而使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比如举行英语演讲比赛或辩论赛;创办戏剧节,英语角或英语沙龙;开展英语系列讲座或兼有知识味性的英语游戏活动;举办影视欣赏或英语课外阅读,还可开设英语学习园地、播放英语广播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外生活中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文化气息,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因此,现代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应充分拓展课外天地,利用课余时间,开辟英语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在英语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对本族语文化的输入与理解,只有全面深入掌握本土文化,才能更好地与目标语文化进行对比,更准确地找出差异,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对比意识,从而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建立。
四、结论
总之,跨文化交流是当今经济社会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产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也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作为大学一线的英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把文化教育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并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英语教学,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为培养输送国际化人才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连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大学教育,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