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筑行业商务经理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行业商务经理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行业商务经理总结

篇1

如今,建筑行业飞速向前发展,社会竞争更加激励,如何才能在建筑工程行业处于不败之地,成了我们建筑行业管理人员深思的问题。我集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行业的经济管理作了如后分析:建筑行业经济管理无外乎就是对建筑工程人才的管理、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建筑工程材料及施工机械管理、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管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这五方面,只要控制好这五方面的管理,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降低建筑成本。具体分析如下:

1.建筑工程人才的管理

现今不管在什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首要的,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只要企业把这些专业人才管理好,那么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也会带来巨大的改变。而建筑行业的人才主要包括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经理管理人才、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各工种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各自的管理特点如下:

(1)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负责工程项目内部行政管理、人事安排,工程投标、工程项目商务谈判及有关工程项目决策事宜,它直接对企业负责。

(2)项目经理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执行者。负责项目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安排、项目各工种技能施工人员安排、项目资金及材料计划、项目施工进度执行,它直接对工程项目负责。

(3)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是项目施工中各工种配备的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各专业的技术、质量监督以及对各工种施工人员的管理,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工程质量负责。

(四)各工种技能人才是项目施工各工种施工专业人才。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每道工序落实、质量把关,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工程质量负责。

2.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需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建筑企业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在施工中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只要从以下两点来控制成本:

(1)投标预算的编制。这个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一份科学的预算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好坏,而目前很多预算书只是一个宏观调控的指导,没有深入到细节,不能有效地做到成本控制。因此,我们编制预算是要深入细节,比如我们新建一幢楼房,预算编制时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基础部分:要明确到每个细节部位,包括人、机、料等信息。主体部分:这部分最为复杂,需要根据施工顺序来编制,这样不容易漏编及误编,我们要详细到每层的楼板梁等内容,及需要的材料,钢筋型号,混凝土标号等,若是标准层,编制一层即可,否则要依次编制。装修部分和水电安装部分一样,也要详细到每个细节。总之,我们编制时要以“施工顺序为依据,明细到各个细节”。

(2)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阶段,应充分运用企业自身优势尽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取得最大利润。施工阶段资金需求投入量、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方面应有计划、有措施地协调运作,努力达到合理稳妥地控制投资。项目部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工程单价或总价的构成,掌握施工中的资金流动。施工过程的资金运作不是资金简单地循环和周转。在施工过程中,资金不仅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而且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从成品资金的形态最后转变为货币形态,最终结算和支付。在流动资金形态转变中分离出利润,给工程带来生产能力,通过工程运行获取收益。

3.建筑工程材料及施工机械管理

(1)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组织、材料进场计划实施过程。只有对材料组织做到周密、详细有序安排,材料进场计划做到精、准、及时,施工中材料的合理化利用,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资金周转到位发挥最好的作用。

(2)完善的施工机械配备能有效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有效克服工程施工难度并控制人工费成本。可见,管理人才为项目工程管理的主导者。资金、材料、施工机械配备为项目工程的根本条件。他们共同配合影响着工程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生产。

4.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好了,能给整个项目带来不匪的收益。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建设阶段的工作顺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动用时间目标的实现。为了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施工,需要制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也就是说,控制是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若进行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发现偏离,就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投资控制是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前提,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是矛盾的统一体。在生产过程中,应对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对比,找到二者的效比最大值,使二者均处于最优状态。

(2)质量控制就是执行好PDCA循环,施工质量跟上了,少返工,少拖延工期,也就少了经济损失。所以,质量控制也是项目经济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PDCA指的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工作循环的简称。它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方法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过去事后检验把关为主的质量管理转变为预防为主和改进为主的质量管理;把过去分散管理方式转变为系统、全面综合治理的方式;把过去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的科学管理方法。它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种科学方法。

5.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对生产率、成本、工程质量水平、建设周期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中必须坚持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认真落实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安全管理,才能使施工有序的运行。因此我们要做到如下几点:

(1)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责任,源头控制,规范管理,积极推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第一管理者对安全工作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规定配备各专业专职安全员,各施工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自下而上形成安全保障体系。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做好对人的管理关键是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才能使一切规范、制度等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安全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智力投资,是企业强化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和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途径。经常地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使工人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项法规、制度和作业操作方法,做到应知应会,掌握标准化工作、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操作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做到事事不留隐患,人人无违章,实现处处无事故。

(3)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施工企业要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落实重大危险源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以及过程监控、检查和验收。对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深基坑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公示施工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段的重大危险源,并在醒目位置挂放“重大危险源公示牌”,注明危险源、施工部位、防护措施和责任人等内容。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加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投入.要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持续有效地进行安全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把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总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的管理,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古今建筑业的结晶。它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积累中不断的得到发展,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程建设管理者应不断积累经验,学习高效的管理技能,努力实现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科学化。

篇2

2、建筑行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1建筑行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①扩大市场: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业不仅在设计理念方面还是在施工技术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许多大型建筑企业都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施工技术,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业规模积极备战。②扩大产业规模: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且产业规模不断提高,通过统计,在2010年,建筑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已突破9万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9千多亿,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③发展非国有建筑:国有建筑经济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近几年非国有建筑经济不断崛起,使劳动者自主合作、自筹资金、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并在容纳劳动就业、完成建筑总产值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④建设成就辉煌: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成就辉煌,目前,建筑业不仅在设计理念、结构造型上有所创新,而且在技术含量、施工难度上也不断提高,

2.2建筑行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缺乏认识:目前民营建筑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和国有建筑企业一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但一些民营建筑企业,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行事,不惜缩短工期、减少质量安全生产的投入,使建筑工程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②人才短缺:在我国大多数的建筑行业中,人员多为农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技术水平较低;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时间和资金的消耗,没有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人员不能应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缓慢。③行为不规范:有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利益,没有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一系列不规范的行为严重制约了建筑企业的发展,例如虚假招标、恶意压价、压缩工期、出卖资质等等,影响了建筑经济的发展。④缺少发展能力: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目前一些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并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合理利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这些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⑤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国有建筑企业和私营建筑企业们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利益,在管理上缺乏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制,而即使一些单位制定了,也是着眼点较近,在制度的制定上不能对工程建设做长远的统筹和规划,从而影响建筑经济的发展。

3、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3.1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进入国际市场既是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最佳选择。因此,我国建筑企业首先要加快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紧迫性。其次,要联合商务、外交等相关部门,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此外,要大力发展越南、柬埔寨等亚洲新兴市场和南非、西非地区的市场,争取扩大中东市场覆盖率,而对于欧洲、北美等壁垒较高的地区,可以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学习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挺进欧美建筑市场做准备。只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为我国的建筑经济注入更多的资金。

3.2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们知道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筑行业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这里所说的高素质人才是指参与整个建筑工程的每一个人,上到企业经理,下到建筑工人,只有打造高素质施工队伍,才能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经济的产业效益,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一点,政府和建筑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要不断通过教育、培训、技能训练以及国际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好地为建筑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3.3加强规划和引导。

为了保证我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首先要根据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建筑业中长期技术研发与应用规划,为建筑业的技术与科技创新指明方向。其次要通过正确的政策引导、宣传教育来规范建筑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行为的价值取向,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等相关法规政策,促进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的传播与应用。

3.4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要遵循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建设工程的生命线,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不仅是建设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建筑经济要想发展创新,首先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为此,建筑企业要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例如,完善监管立法体系,进一步完善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完善联合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对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才能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才能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3.5完善市场体系。

篇3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等诸多环节,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也无疑成为了一个很复杂和长期的任务。但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很大的提高,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因建筑施工具有众多特性,故需要预订好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使流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互相协调,才能使其职能发挥最大化。通常,我们一般都用横道图法来编制施工组织计划,虽然此方法编制较为简易,工序间的关系复杂,如果出现逻辑错误将很难被发现,所以,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计算机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国际上备受欢迎,它可以缩短工期、提高生产效率,受到各国施工管理者认可。在工程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计划技术可缩短工期百分之二十左右,降低百分之十的成本投入。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约工程项目管理成本,使资源互补与共享共同发挥作用,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注重知识管理,可发挥三个要素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平日管理中可以积累经验,来培养和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加强力度来培训公司职业经理。

1.2信息化有助于企业信息的组织

通过信息化建立起资源系统管理的基础性标准,保证了规范化、标准化的组织企业信息。信息化的系统可以遵循细致的管理原则,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整合,可以实现对项目实施中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信息,这样对工程的资源配置和工作流程都能有科学的调整。

1.3信息化能够减低工程的成本

工程的信息化能为工程节约很多成本,例如在材料的采购环节,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等技术来增加供应商、承包商等各方面的信息透明度,大家对于供货、价格、信誉、质量等信息都能有很深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工程的采购成本,还能够通过买卖双方长期的合作而对正当竞争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促进建筑市场的长期发展。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预算控制、财务控制、合同管理、现场管理施工、材料设备管理、概预算管理等环节的严格控制,企业能够更好的控制企业成本,这样就可以根据成本预算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很多建筑企业都引入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还有的企业自主开发或者是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信息化的优势,并作出了一些改变。但总的来说,还是存在着居多局限和不足。

2.1建筑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还存在着局限

现在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都纷纷建立起了局域网,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源实现了共享。但是大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开发都还没有高度的重视。在企业中,信息化往往只是局限在局部的过程,信息化的推广也仅仅在企业的管理层间。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企业都只是打印报表和信息检索的程度。信息化最核心的实测工程成本、加强组织协调、统筹调度资源、实时监控项目、规范工作流程在企业的实践中应用的很少。

2.2建筑行业的区域和内部的发展不平衡

信息化在不同的地域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建筑行业内部也不均衡。发达地区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还是有很深刻的认识的,而在偏远的地方的企业其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就显得薄弱很多。在行业的内部,不同类的工程其信息化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像公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应用就没有市政工程项目的应用好。

2.3国外的软件价格昂贵、国内软件不成熟

我国的软件行业的发展还在不断前进的路上,缺少高端的软件人才,做出来的软件与国外的软件有着不小的差距。国外的软件普遍质量较好,但是却也价格昂贵。还有就是由于国内外企业组织结构有所不同,从国外买过来的软件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汉化,而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在后期的软件维护方面也有着不小的困难。

3. 推进我国建筑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3.1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引导

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为保障建筑工程信息化而制定出合适的政策措施。国家应该推出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让建筑企业充分了解自己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信息化计划。这包括制定建筑企业的电子商务规范,对建筑材料供应商、承包商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优化整合已有资源,从而推动企业在工程的招标投标、工程的开发等过程中的信息化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行政主管部门还该加大资金的引导,有效的引导企业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还应该注重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推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指导和教育。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也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利用科研单位先进的设备,改进开发,节约开发成本。

3.2搭建标准化、多层次的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管理模式确定、只能分解、信息管理流程、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和管理规章,这涉及到现场管理施工、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材料设备管理、概预算管理等多个环节。由此,应该要建立一个涵盖项目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管理、企业知识、项目多方协作等多层次的信息平台和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和项目之间的信息整合、交换和标准化。建筑企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了资金会计、定额成本、计划进度、人员管理、质量安全、分包管理、物资设备、变更设计等众多内容。这些都是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系统,在研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上述内容的影响,在数据中心建立和工作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应该突破各部门的单一化的应用局限,将各项内容科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企业各模块的联合监控,有效得调和项目部和各相关部的工作关系,营造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环境。

3.3加快我国软件和信息系统开发

建筑行业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公路、铁路、房屋建筑工程等,都容易受到地质情况、天气变化、噪音、环保、施工时间限制等要求限制,而影响工程的资金预算、工程进度等。这些因素导致在使用国外软件时很难找到和确定适合企业本身的软件。所以,要大力开发适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在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工程进度和开发成本的关注。所做出的系统应该能够实现自动掌握工程进度,通过已经投入、已经完成的工作量等参数核算出实际成本,将其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进行实时的对比,最后提出可行性控制成本的意见。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降低系统操作的难度,提系统的可操作性,便于信息系统在建筑企业中的普及应用。

4. 总结

信息化是建筑行业的发生突破性发展的关键。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和各方面的协同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业务控制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建筑管理信息化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管理质量,从而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建筑行业信息化将会和国际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接轨,这必将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这家不一般的公司就是思诺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其创始人、董事长杨景全自2008年学习思八达课程以来将“真实”深入潜意识,随时PK身边人,本刊记者一上来就被PK,“传媒业太虚,得虚实结合,去做实业才能写出好的商业报道。”在点点浩瀚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思诺恩旗下建筑项目信息咨询公司)法人/总经理刘双吉看来,“杨总高瞻远瞩,在2007年看到了绿色建材市场推广的外包机会;杨总极富领导力,让我们在40多岁时还能激情创业。”

如今,杨景全不太愿意接受采访,并不是因为他不希望更多创业者看到其开创环保节能事业的成功路径,也不是因为他低调,而是他认为其经营智慧不但不能在文字中得到真实解码,反而被读者诽谤“吹牛。”2012年以来,杨景全成为思八达智慧使者,让企业家在现场将“不理解”在互动中消化。

杨景全已成了甩手掌柜,彻底不管建材公司具体业务,不时与高管谈思维方式,年底给大伙发分红。“他虽然不亲自参与,但预见性和掌控力非常强,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但杨总知道。”北京达诺兴盛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思诺恩旗下建材公司)相海艳对《学习型中国》杂志表示。杨景全究竟是如何在短短10年成为建筑墙体节能行业的领跑者,如何在看到市场机会后研发出专利产品,粘住关键客户,优化管理流程,建立起富有12位股东的家企业?

不惜重金搞研发

作为创业者,首抓两件大事,第一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深耕客户。尽管杨景全不是建筑材料专家,但在研发投入上不惜重金。

2003年思诺恩成立时,其产品除了大庆油田北京企业的空心砖外,还有外墙保温、涂料、门窗等。市场敏锐度极强的杨景全发现建筑材料行业低水平竞争,利润微薄,“其它传统行业成本比高,而生产砌块砖属于废物利用:用建筑垃圾、粉煤灰、炉渣作原料就可以,成本低,能获补贴,还环保,这事靠谱!并且看上这个行业的人很少,几乎属于蓝海市场。”

这并不是杨景全拍脑门想出来的定位,曾经他花了3个月考察北京周边厂家,当时北京周边的四大砖厂都是他们的重点考察对象。这一考察使得杨景全把整个市场行情摸得更为清楚:“当时砌块砖不被市场认可,传统红砖市场占比更高,但取缔红砖是大趋势。”另一好消息则是,思诺恩打算做的新型砌块砖尽管价格高,但比起传统红砖、加气砖、普通砌块砖,能给施工单位降低20%~30%的综合成本。

更令人狂喜的是,当时砌块砖原材料成本低到令人难以想象。粉煤灰从电厂出来就放到山沟里,满山沟都是炉渣、钢渣被风一吹,灰尘漫山遍野。当时粉煤灰不仅不要钱,大庆油田空心砖厂从电厂往外拉,还能拿到5元补偿。后来拉多了,人家醒过味来,开始要价,涨到10块钱1吨,再后来50~60元。即便这样,也有利润空间。

确立产品方向后,开始铺摊子。做到2004年,杨景全发现,思诺恩所生产的承重砌块砖,因为进口生产线所带来的高成本而引起的高定价未被北京市场认可,紧接着北京周边四大主要厂家也开始供应承重砌块砖,价格战打起来。这下杨景全煎熬了,但他深信有着1.2亿元投资的两条哥伦比亚生产线的大厂绝不能被质低价廉的小砖厂挤死。

2004年3月4日,杨景全把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的重量级专家,其中包括连锁砌块砖行业最权威专家陶驷骥等请到公司“会诊”——此日对杨景全意义重大。“当时我还没有资格说话,在下面听着反映市场情况:承重砌块砖市场只认MU2.5标准,我们进口设备的产出成本甚至高于市场最高价125元,怎么办?结果专家回答:那你赶紧提高标准吧,这样小设备就打不了!”是呀,标准提高,能做的企业就很少了。但成本也上去了,建筑企业愿意采用吗?(注:MU是砌块砖简称,2.5指其承压能力。)

早已熟悉建筑行业的杨景全分析,在这个行业,越往下越强调成本,越往上越看重质量。尽管承包企业通常强调成本,但开发商都要求质量,如医院、学校这些国家投资项目,计较的不是成本,而是质量。

2006年下半年,思诺恩花费 30多万元收购门头沟一家小厂,聘请一批在建筑工地拥有多年实战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新标准砌块砖研发。据一直跟随杨景全创业的刘双吉向《学习型中国》杂志回忆,当时公司盈利很少,然而杨景全投入了年利润的20-30%攻克新产品,最终将砌块砖标准逐步提高至内墙MU3.5,外墙MU5.0,保温、抗震、防火。在专家评估中,思诺恩所研发的高标准砌块砖在北京是唯一一家一次性通过,没有争议的新产品,专家很讶异,“这个产品怎么这么好。”彼时专家组组长为北京市政府建筑专业顾问杨驷信,曾参与人民大会堂建设,主抓过中央电视台老电视塔设计。专家认可后,他们甚至帮忙思诺恩推广新标准,至今思诺恩还与专家保持频繁沟通。

思诺恩从来没有停下研发脚步,不断与政府,行业专家和设计单位主动沟通,提高行业设计标准,思诺恩图集(即产品标准说明书)每年改版一次。除了抗压能力提升外,思诺恩将建筑节能标准从50%提高到65%,比首次建立标准时提高15%。据刘双吉了解,在砌块砖行业,这种对产品研发的专注,几乎找不出第二家公司。

2007年春天,通过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防火/工程抗震研究所、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等诸多科研机构的深入合作,思诺恩形成完善的以砌块、多功能块、特种砌块,专用砌筑粘接剂、卡件为主要产品的“砌块墙体节能体系”,获得两项连锁保温砌块专利、一项卡件专利和北京市建设科技项目专家评估证书,其砌块产品先后应用于国家体育场“鸟巢 ”、首都机场 3号航站楼、国家会议中心等数十个特大型国家重点项目和奔驰制造工厂等几百个大中型项目中。

粘住关键客户

客户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离开了客户,企业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对于传统行业的创业者,能够拿下销售额至关重要。创始人杨景全的销售能力不容置疑,在国企自1998年转型做销售年年升官,直至2003年自己成立思诺恩,经销大庆油田的空心砖产品。

尽管最初的3年里很痛苦,他需要不断与国企领导磨合,在市场中摸索,彼时与思诺恩共同销售空心砖厂产品的还有另外两家企业,但3年下来,无论从市场开拓、销量、回款率,还是对生产企业支持上,两家合起来都远不如思诺恩,2005年10月,思诺恩成为独家商。

作为智慧使者,杨景全经常与中小企业家们分享中国式销售4绝招:第一知己知彼,第二充分准备,第三承诺安全,第四情感链接,此点尤关键。以杨景全亲自搞定的“鸟巢”项目为例,第一准备充分,早于项目开始数年前杨景全就东奔西走。当时共有11家企业投标鸟巢砖料供应,最后一轮剩下3家。杨景全代表企业去做投标谈判,在最后陈述时杨景全一番话既做了安全承诺,又进行了情感链接,杨说,“我用我的人格担保,缺一罚十,少一罚十,差一罚十,这些承诺都可以写在合同上,企业会24小时服务鸟巢项目,因为我们认为鸟巢是中国的形象。”中标后的2年多里,杨景全几乎长住在了奥运项目上。他回忆,奥运项目给企业带来飞速提升,从管理到思想,尤其是服务。

表面上是一次销售成功,但实际上思诺恩已经做了许多市场推广工作。建筑行业产业链条极长,像思诺恩这样的材料商处于“食物链”末端,其上端依次为分包商-总包商-开发商(委托给设计院)-业主-政府监管部门,若是要完成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销售,就得做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的市场推广工作,只进行末端的地毯式销售简直是做无用功。

有着国企多年管理经验的杨景全急政府所急,思诺恩找到独特的市场推广方法:多数企业展开市场推广工作,先从消费者做起,但思诺恩推广高标准砌块砖,则从各个省级政府开始,从上往下做工作。“这绝不是兜售产品。”杨景全说,“因为政府有节能减排指标,它们渴望更多环保产品。”思诺恩主动交流,让政府知道能够实现的节能减排手段有哪些,通过社会管理要求,提出新的节能标准。

“一旦政府定出标准,企业推广起来就很容易,否则自下而上推广比登天还难,因为开发商、建筑商只会被动按建筑法规办事,不会主动考虑节能。”这被杨景全比喻为:先空中作战,再派地面部队,进行开发商、设计院和总包商的公关工作。拿其2007年的专利砌块产品来说,当政府以高质量产品作为砌块行业标准后,推动造价信息办根据生产成本定出新价格标准后,自然代表甲方的设计院会按照造价信息价格来核算工程成本,那么总包和分包愿意来承担高品质但高价格的砌块吗?

在建筑材料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思诺恩很快找到总包方利益点,北京达诺兴盛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相海艳对《学习型中国》杂志分析,“MU2.5这种低端砌块,市场价格完全透明,总包方在施工中没有利润空间。我们提升至内墙MU3.5和外MU5.0标准后,绝对的好产品,但因为新标准是新概念,市场信息不透明,而我们产品价格已获国家造价信息办审批,开发商自然认可,但实际上我们给到总包商的价格略低于国家造价信息办,总包商有一定利润空间后,所以积极与我们合作。”

这一番做市场的工作可谓耗时耗力,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行业有很多创业者就死在这一环节,他们要么没有魄力,要么没有人力财力,要么不重视,以致有些公司新产品在市场上火一阵就销声匿迹。2007年,杨景全发现这一战略制高点,将设计院推广部发展成独立业务,成为节能环保建筑材料行业市场推广服务的外包商,思诺恩根据其所推广出去的产品销售额提取佣金,佣金价格远远低于公司自己做市场推广的投入。2013年,该项业务销售额高达5000万,其所掌握的华北地区建筑项目信息之详尽,可与政府监管部门相媲美。

设计院是建筑材料市场推广环节的关键利益方,2007年时,设计院对思诺恩不屑一顾,即便是用了其专利产品后,也仅限于浅层次的公关沟通,连在设计院举行会议都颇费周折,如今该公司免费随时使用诸多国内前十名建筑设计院的会议室,设计师甚至下函邀请该公司提供各类功能环保材料解决方案。

为什么设计院态度转变如此之大?因为思诺恩为其排忧解难。近年来,国家严抓环保,设计师为选取绿色建材头疼,因为市场发展初期,产品良莠不齐,技术标准不一。而思诺恩旗下的点点浩瀚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有着1300多家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供应商,其中100多家企业资质优良。

目前,思诺恩已与北京院、建设部中国院等前10名建筑设计院达成战略合作,更有年咨询收入过10亿元的国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刘双吉对《学习型中国》杂志说,“不少设计师会直接下函,让我们帮忙寻找外墙保温产品,屋顶绿化产品,水处理产品等,将数个方案包直接放进大型建筑群设计中。”

对材料商的筛选思诺恩极为严格,今年4月底,点点浩瀚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双吉就在辽宁省调研节能环保低碳材料商,就生产硬件,管理能力,高管领导力进行实地调研,还将请细分行业专家对其产品和技术体系进行评估,合格之后材料商还需接受平台的市场化筛选,让设计师用脚投票。

优化管理流程

市场从外部要收入,管理从内部要质量和效益。很多销售企业突出个人英雄主义,把命运维系在一两个“销售高手”手上,在杨景全看来,这样的企业必然活不长。“我们这个行业倒下过很多企业,往往销售模式出了问题。思诺恩要突出的是团队服务能力,而不是依靠一两个明星销售人员。”杨景全向《学习型中国》杂志感叹,在创业初期,就有1位销售高手携30万元巨款潜逃,至今没有音讯。

目前建筑材料行业管理粗放,销售人员负责与客户对接所有环节,包括销售、客服、收帐等等。然而在思诺恩,销售人员只代表企业进行售前服务,开发新客户完成签单,接下来就是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发货、收账这些后续服务由其他事业部团队完成。

将业务员从收账中脱身,能提升销售额,北京达诺兴盛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相海艳对《学习型中国》杂志分析,“向客户卖东西和向客户要账本身就矛盾,业务员若过多考虑收账,就会因为顾及太多影响签单;收账总会有不愉快,影响二次合作,业绩亦下降。若是有专门的收账部门来处理,即使公司与客户产生不愉快,业务员还能把客户拽回来。”

专业化分工让思诺恩在业内获得如此好名声“你家东西很贵,但是你家的服务确实很好。”相海艳对思诺恩的服务流程如数家珍,“首先,由业务员收集客户信息;其二,商务管理部进行信息跟踪,标定ABCD等级客户,与相关决策人对接,签单完成马上转到第三个部门客服部,先进行前期服务,一旦进入到供货环节就由供应保障事业部来负责调配产品,在调配过程中如有疑义,白天由客服部,晚间由夜间协调部进行现场处理。我们公司的承诺是,24小时内必须到位,但通常我们会控制在6小时之内,远远高于行业2天的标准;对账环节则由统计核算事业部接手,而经营事业部则扮演着收账角色。”

2010年房地产业下滑,建筑行业资金紧缩,强压之下思诺恩优化经营事业部要账效率。整个建筑行业合同毁约率几乎高达100%,然而经营10多年,年销售额4亿多的思诺恩的呆死坏账仅为数十万元,杨景全本人曾经要账要伤了发誓再也不见这些总包商客户。这次,思诺恩如何突破困难?除了建立起法务体系,不断把劣质客户拉入黑名单外,思诺恩将催款环节区域化、艺术化、节点化。

所谓区域化,即每位员工负责特定片区,自然效率提高;“艺术化”则是“思诺恩不再一上门就直接要钱或采取过激措施,而是与客户交朋友,这次钱可晚几天,但请把下一个项目给我们做。”

“节点化”则是在摸清出货淡旺季和总包现金流状况下既大量地放货出去,又及时地收回款项,既保证销售额,又保证回款流。总结下来,规律是一季度大批量放货,二季度集中往回收款,三季度再放,第四季度再收。

篇5

一、加强建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管理方法是一个系统的、内涵丰富的课题,只有各级建筑主管部门不断的引导所有建筑人描绘出建筑管理体制创新远景。建筑主管部门既要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又要致力于引导市场的发展,既要有效地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又不能成为行业企业的代表从而导致忽视公共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整个建筑行业才能是积极的、健康的顺应时代潮流的。在建筑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持续做好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层次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管理者重视每个管理环节,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作用,进而激活企业竞争力,才会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迎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二、目前建筑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工资支付方式影响施工进程;在建筑业内,对建筑工人的工资的支付,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按工程量计算”,它是指工人工资的支付采取以工程完工量为标准支付,也叫计件工资:另一种支付方式就是“以天数计算”,即工人工资的支付实行干一天支付一天工钱的办法。在后一种支付方式的影响下,大多数建筑工人在工地上懒散,效率不高,工作不积极这样往往会影响施工进程。再加上建筑商对建筑合同不够重视,往往使得委付方碍于人情方面的问题不得不同意建筑商推迟交付日期的提议,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经常延期交付。

2、工程质量不达标;大部分的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建筑技术落后。就目前我国的建筑承包商来看,超过50%的建筑商均为非建筑专业出身。这些建筑企业都保留和沿用着旧有的建筑技术,抵制新的建筑技术的引入,唯恐新技术不能适应建筑工作的需要,再加上出于建筑成本的考虑,这样就造成这些建筑工地上建筑技术的落伍,施工质量较差,不能适应高质量建筑物的建筑技术要求。二是建筑商偷工减料。偷工减料是建筑商谋取暴利的主要手段,这也是建筑业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对于建筑商而言,偷工减料的主要手段有:选用低标号的混凝土,选用横截面小的建筑钢材,选用小厂家生产的低质量建筑钢材,减少配筋,用表面的优质掩盖内部的粗劣。

3、管理制度不到位;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最突出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完备的建筑行业管理制度要配备功能全面的项目管理机构,还应根据实际施工需求有针对性地配备不同数量的工作员工,从而满足管理过程中各项运行作业的需要。可是在我国,大多数建筑项目想要节省员工开支成本,都是采取大量削减建筑项目管理机构,删减员工数目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做会使得管理部门跟员工严重不足,甚至有可能使一些管理人员要身兼数职,才能让整个项目正常运作。缺少了完备的管理制度,那么建筑管理作业根本无从说起。现阶段,我国市政建设管理机构庞杂,既有代行政府职能的若干事业单位,也有行使政府职能的各市区街道管理部门,责权划分不科学。直接行政干预过多,审批手续繁杂,带有极强的计划性和行政色彩,扰乱了现有的市场秩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4、安全意识不深入;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建筑安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一些标准规范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得到加强,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当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整体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施工人员自己做出带有不安全因素的错误行为,而引发了一系列安全事故。

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不良现状

1、加强建筑工程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做好加入项目组织人员工作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频繁的人员流动,积极发挥个人在工程管理中的潜能与才能。应以经理为责任制的中心,将具体责任细化分配到个人,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人员开展一定的奖惩措施。通过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向管理要工期、要进度,保证预期目标按时完成。四是实施进度全程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应制定其他的计划。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承包方应拟定一份精细化的进度计划,再根据进度计划制定其他方面详细的计划,如劳动力、材料供应、质量保证、资金管理等方面。

2、切实提高施工质量;一是加大法律监督和整治力度。要逐步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实实现法律的监督职能,加大对于偷工减料的惩治力度,让建筑商认识到偷工减料进行建筑的严重后果,从建筑商心理上入手,让其对偷工减料产生恐惧,这是杜绝偷工减料现象的有效方法。二是要提高建筑设施水平。加强对施工企业建筑设施设备的监管,对质量不合格、设备老化情况严格管理,不断提高企业设施水平,为提高工程质量打好基础。工程造价与施工期明显低于一般水平的工程,都要作为施工图审查和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三是完善竣工验收工作。竣工验收是对工程施工情况的一个最终检测,在建筑投入使用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留下后患。所以,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十分重要,建筑工程管理者应当树立责任意识,认真做好竣工验收工作,使工程真正让人满意、放心。

3、增强安全责任管理;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在加强对工人安全教育的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大检查力度,使各项目部对安全生产引起重视,并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力者,企业应死盯不放松,采取罚款、通报批评等措施,直至整改到位。二是强化现场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以安全法规为标准,规范人的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行标准化作业,落实安全生产法规。三是强化领导管理。要使建筑商给予重视。建筑商应该从施工环境方面入手,投资建设安全的施工环境,投资引进具有应急能力的设施。要把施工安全问题作为建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年度总结的重要内容。四是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政府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企业的安全监管,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要切实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要加强对建筑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工作,使企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企业切实将施工人员安全和社会安全纳入日常管理的重要日程。

4、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一是营造公平的企业环境。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政策,简化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手续,加强重点环节和部位监管,努力创造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从而实现用体系来完成管理,用程序来指导工作,有效避免管理中的很多人为缺陷。二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建筑行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建设工程从立项到设计、施工,从成本分析到竣工验收都依赖数字化的信息。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电子商务手段来管理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提高管理质量的必然要求。而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起步晚,发展缓慢,应用范围有限,因此必须加快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和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治宇. 关于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2,12:324.

篇6

建筑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多为国家投资,工程本身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我国深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是使市场逐步走向开放、统一、有序、竞争、规范,维护建筑市场程序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招标投标法》颁布以来,纳入了招标投标依法管理的轨道。然而,建筑工程在招投标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对策加强招投标管理,是工程招投标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一、工程投标风险管理的意义

工程投标风险指的是在投标过程中或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期望发生的事件的客观不确定性。以往承包商不惜一切代价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情况随着招投标工作的日趋严谨愈发不可能。而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逐步推进和完善,在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招投标规范化,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和不确定性,使有效防范工程项目的投标风险,保证中标并获得合理的利润,成为施工投标企业项目目前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工程投标项目风险分析

工程项目投标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它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对于工程投标项目风险的分析,具体可以归纳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人为因素。

(一)、内部因素

1、战略风险

在很大的程度上,承包商的投标战略对项目的成败起到决定作用。主要由企业制定的整体战略来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承包商进行投标活动的准则是投标战略,在投标中决定了企业采取的方法和态度,以及对投标项目企业领导的关注与支持程度,针对不同的时期、项目和地域,可能都会有所不同的企业投标战略,战略的制定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国家的投资重点综合考虑,指导性强,出发点高,建立在对整个国家政策、市场前景、行业发展、企业实力、市场竞争、企业目标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2、报价风险

针对目前国内的招标制度和办法,投标报价风险成为企业能否中标的最大风险,报价在招标中占得的分数权重在40%~60%之间,对能否中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投标报价的准确与否是制约企业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总承包承发包过程中投标报价风险是指,投标者的报价与完成工程实际所需费用过大幅度的偏离,无论是负向还是正向的偏离,有一方都将遭受损失,对项目的顺利实施非常不利。主要有三个原因引发这类的风险因素:承包商的能力。管理能力不足的承包商,对工程风险认识和估计不足,机构的设置、专业人员的配备等不到位,承包商的适应能力难免有短暂的欠缺状态,如果自身条件都达不到中标条件,盲目投标,很有可能引发投标风险。

3、技术风险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业主往往在施工、设计、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都对投标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风险主要来自于投标企业没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对先进的施工技术了解不足,这在投标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影响到投标报价的准确性,甚至出现施工建筑质量安全不合格等重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4、财务风险

承包商必须满足财务能力指标,才能通过资格预审,取得参加投标的资格。在投标过程中,要求投标人提供投标担保,银行信贷证明,以及投标人向其开户银行出具的业主可查证授权书等,如若中标,更要提供银行履约担保。若承包商资金不足,无法及时提供相关担保证明,阻碍承包商投标进程,降低中标概率。

(二)、外部因素

1、竞争风险

投标活动竞争激烈,在资格预审阶段针对同一个项目,参加的单位有可能多达一二百家,对业主组织招标和评标也增加了难度。竞争的风险在投标过程中主要来自于投标的数量和单位。业主投标报价不设上下限,就布设标底,作为基准由承包人的平均投标报价,作为投标报价的最高得分下浮一定的比例,投标中使得竞争风险十分明显。

2、材料风险

材料风险主要分为两部分,当地材料的风险和其他材料的变化。当地材料可能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材料价格会出现波动,影响施工成本。其他材料的订货情况可能受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影响,材料供给受到阻碍,将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给承包商造成一定的损失。

四、针对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要重视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招投标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业主在选择投标单位时要深入了解投标单位的机械装备、技术力量、投标单位管理水平等情况,以及在社会上的信誉度的情况,要对投标单位近几年的工作业绩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投标单位的质资证书、营业执照、法人资格等。投入本工程的履约情况、主要财务指标、主要设备、关键人员等资格条件。

(二)、招标负责人要实行终身负责制,以便解决陪、串标现象

负责招标的人如果得到了种种好处,也就不可能对造价、工程质量问题有足够的认识,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已经“内定”下来的工程进行招投标,出现“陪标”现象。

(三)、要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当指出投标单位编制标书应分为商务标和技术标。技术标包括项目经理、近几年承担工程业绩、财务状况、投标人资质以及施工班子从事类似工程业绩,投入本工程的安全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机械设备等,商务标主要包括资格预审资料、承包商的报价。技术标按项目经理、近几年承担工程业绩、财务状况、投标人资质以及施工班子从事类似工程业绩等,按比例设置分值,由资格预审小组依据文件进行评分。

(四)、要加强对招标机构的发展和培育

要创造各种机会,加强对机构工作人员的执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行为,防止招标人设立背离三公原则,对招标文件的重要条款要严加掌握,要加强对过程和招投标程序的监督。要发挥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的作用,规范国有投资,减少对招标的干扰,进一步约束和规范业主的行为,促进招标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

(五)、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督执法力度

项目法人依法制定招标工作,招标自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政府部门不得干预或者直接参与具体的招投标活动。及时向社会招投标相关信息,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检查,做到公正监督执法。要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的全程监督,相关监督部门要做好职责分工。在保证可靠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网上进行招投标和评标工作。

(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招投标方式订立合同,认真总结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制定出台配套行政法规,将法律规定进一步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充实完善有关规定,进一步筑牢工程建设和其他公共采购领域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屏障,维护招标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是必要的。

总之,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已经成为了施工项目企业主要的风险之一。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的识别、管理、防范已经成为现代施工企业必须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对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的识别机制有待完善,从而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

篇7

一、提高商务合同的谈判的水平

做一个项目,合同谈判的过程是极为艰苦的,许多在招标、投标时不想说清或无法定量的内容和价格,都要在合同谈判时,准确陈述。因此工程承包合同的谈判,预算的核对谈判,是企业取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环。谈判的过程是互相妥协的过程,双方找的一个平衡点,能做到共赢,这是谈判的首要条件。

第一,掌握多方面知识,提高应变能力。一个优秀的合同预算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基础知识,应在合同及预算谈判技巧上,提高自身应变能力,在掌握各种学科知识上下功夫,以争取在谈判中核对自如、思路敏捷、反映机智,立于谈判先手。对对方提出的质疑,做到心中有数,能给以满意的解释,给人以说服力。因此,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自身,提高水平。不论从口才、心理学、洞察能力上,都应该有一定的能力。当然,建筑施工、技术材料、各种法规、内外部环境,也应充分了解。做到准备充足,有备而来,才能掌握合同、预算谈判的主动权。

第二,熟悉谈判技巧,掌握谈判策略。在以往的工程合同,预算谈判实例中,一般来说谁的知识面宽,谁的谈判策略运用得当,谁就能在工程合同及预结算中,做到游刃有余,掌握主动权。(一)先让对方开口的策略。让对方先表明所有要求,你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并隐藏住自己的观点,拿对方提出的重要问题做交涉,争取他让步。如果愿意也可以在较少的问题,做一些让步,以获得对方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轻易让对方获得,不要让步太快,因为他等得愈久,就愈加珍惜,也不要做无谓的让步,每次让步都要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多的益处。(二)要好意思说"不"。在谈判桌上,双方各自代表本公司的利益。如果感觉有必要说"不",就应该勇敢地提出来,只要你说的有道理,会使对方相信你说"不"是认真。必须始终保持全局有利的总体观念。记住自己的每个让步都是你利润的组成部分,如果有些让步想反悔,也不要不好意思,因为那样也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到底线的印象,一切谈判在没有签字之前,都可以重新再来。

第三,说服对方,自己要有谱。诱导对方,说服对方的方法技巧,要抓住对方的心理动态,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要心里有谱。不要因为说错一句话,而前功尽弃,在谈判的开始阶段,一般尽量先讨论些容易解决的问题,不要一开始气氛紧张,不利于解决问题。(一)用互惠互利说服对方。在谈判中,强调对方许多有利的因素,激发对方在自身利益认同的基础上接纳你的意见和建议。在定额定价上意见相左,互相猜疑,达不成协议是常见的事,要想成功,就要说服对方,拿出让对手信服的依据。但绝对不要攻击对手,伤对方的自尊,而达不到目的。(二)用谦虚有理说服对方。在谈判中,总会有令人满意或不满意的情况产生。双方都会极力克服对方的反对意见,但这需要以正当的理由去说服对方,让对方觉得有道理。若对方提出建议,你要认真去听,并要复述对方的建议或记笔记,表示尊重。然后,根据你所掌握的情况,再据理力争,让对方充分了解实情,用详实的数据、资料,去说服对方,比用空洞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另外,要特别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不要得理不让人,态度不卑不亢,说话有理有据,口气温和坚决,尽量避免发生僵局。如果出现障碍,也不要急于让步,不妨停下来,双方都冷静思考思考,如果问题不是影响大局,还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让步,便也要对方做一些让步才行,再一个运用语言幽默,也是排除障碍的有效办法之一。因为幽默也是一种才华,是一种力量,是人们面对困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所以适当地运用语言艺术,展示一下自身的多才多艺,也是缓解谈判紧张气氛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施工管理过程控制

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为主体,其施工利润是营利的主要来源。所以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加强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成为施工企业盈利的关键。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施工项目的工程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按经济用途分,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构成施工基础上的实体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成本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施工基础上项目而分摊到该项目上的经营管理性费用。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是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项目经理在管好项目、抓好生产的同时,还应控制投入,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将质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相关目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之前(开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进行对比,作出盈亏预测和成本估算,从而制定相应在的成本控制计划和措施。成本控制计划和措施应从以下几相方面考虑:

一是在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必须有降低成本的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工期应与成本优化相结合,合理的布置施工总平面图;降低成本的措施应从技术方面和组织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技术上以降低生产消耗为宗旨,组织上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果。

二是降低各种费用。材料费用。因为材料费用占工程成本的大部分,其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其有效措施是改善设计或采用代用材料,改进施工工艺等;机械使用费。随着施工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在施工中重视科学、合理地使用机械,确保机械状态的完好,提高机械利用率和机械效率,充分发挥机械的生产能力。加强员工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费;确保从事影响工程质量工作的员工所必要的能力,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返工和修补;各业务部门节约管理费用,缩短工期。成本控制计划和措施制定后,在工程施工中,应按计划要求进行实施。

三是应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各职能人员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实行归口控制,主要应做好下列工作。

第一、工程技术人员应抓好技术措施的实施过程,控制好各基层的标高,对土路基、碎石基层、三渣基层等进行必要的抛高,控制节约工程的材料使用;按施工方案(合理的)进行施工,减少机械停置时间;把好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避免返工和浪费。

第二、合理组织施工进度,控制工期,增加产值,以降低间接成本。

第三、现场管理人员合理控制分配劳动力,减少非生产用工和无产值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施工现场尽可能地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机械工作效率。

第四、由材料员抓材料的节约工作,针对现在市场上材料十送九不足的普遍现象,在施工中应对材料的吨位、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验收工作,平时施工中应杜绝材料浪费现象,并做好合同供应商评定,加强采购、验收、保管、领退料管理工作。

第五、尽可能地利用现场资源,就地取材,节约代用。

第六、做好技术、质量、安全操作交底工作,避免质量、安全事故,以造成材料浪费,成本提高。

第七、由核算人员定期对施工预算成本检查工程成本控制情况,做好检查和协调工作,搞好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

第八、由工程预算人员对设计变更涉及影响成本变化等经济问题加强管理,及时办理好变更签证手续,做好原始记录(包括照片资料)必要时抓好工程索赔。

工程施工结束后,应抓好施工基础上成本竣工结算、成本分析工作。找出成本降低和提高的原因,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制定今后施工中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涉及各职能部门和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要提高成本控制的意识,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好施工全过程――开工前、施工中和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

施工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学习、应用科学管理方法,不断开拓创新,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力求以最低的消耗,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三、加强审计结算

一是结算的人员首先要在项目的第一现场,对项目本身比较熟悉。熟悉结算规则。业务能力较强,熟悉计算规则。熟悉软件的操作。

二是要有责任心:工程的结算允许误差为3%,,这个比例看出预结算的重要性,同一个工程,两个预算员一定是2个不同的结算值。一个工程有很多东西你只有用心去做,去争取。要细心,不论现场还是具体定额都要细心。不以量小而不为,现在一个群体项目,一般都在三、五千万,甚至过亿。一点一滴积少成多。举一个现场的例子,要多对比,多总结。用数据讲话,不要跟着感觉走。自己一定要对比,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比,结果是不一样的。签证方面一定要按照定额内容去签证,做到字斟句酌滴水不漏。在审计时才会不被动,消除一些不必要的争论。

三是审计首先我们要摆正心态,要据理力争,原则问题坚决不让步,其次就是在审计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要让审计的明白我们利润其实是很低的,不是和他们想象的那么高。最后,用脑去做,只能做对,用心去做才能做好。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预算员,必须经过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我所理解的一个预算员的真正作用,是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多为企业争取的利益。就是预算员的价值体现。

结语:综上,从以上从几个方面浅谈了项目过程提高利润率的方法。加强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既是摆在建筑行业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建筑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8

一、建筑企业中财务会计管理缺陷

(一)制度尚待完善。

在现阶段,建筑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层对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追求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正确认识到财务会计管理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性。并且,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财务相关人员缺乏专业意识[1]。由此,企业中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尚处在较低的水平,当遇到突况,不能及时作出紧急预案来应对,从而使得局面更加混乱。

(二)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

要想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可靠的财务管理制度,将制度作为依托,才能够促进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财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虽然在建筑企业内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却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很多财务的基本功能无法发挥出有效性[2]。

(三)人力资源方面有待加强。

人力资源是企业总体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要想长足发展,仅仅依靠资金和制度是明显不够的,还需要依靠人力才能实现资金的运转,也需要人力去执行企业的制度。但是在目前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财务管理人员短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才的缺乏是目前整体财务水平无法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过分干预。

在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内,一些管理者由于具有强烈的投资意识,但却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虽然理想是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很多时候,盲目的投资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期望值,反而会使原有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无法正常开展的情况,对企业是有很大的不利的[3]。

二、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对策

(一)从思想上提高人员对财务的认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应具备全方位观念,从思想上提高对财务会计管理的认识,提高重视,以确保财务会计管理能够正常进行。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地更新财务会计管理理念,以满足现阶段财务管理的要求,要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及组织管理各个层面加强渗透。财务部门要保持管理技术的及时跟进,完善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使财务会计管理能够正常稳定地运作,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财务会计管理流程,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法治化[4]。另外,以成本、效益为核心,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监控体系,进一步提升财务会计管理水平,节约开支、增加效益,保持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二)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体系。

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水平,需要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以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应成立独立的且具备监督权威的审计部门,采取内部审计的垂直管理,进一步提高财务会计管理的质量及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内部控制报告以及纠正机制,接受除了财务部门以外的监督,以便及时发现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水平有效提升。

(三)加强风险防范。

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资金投入的回收期长,对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是降低企业风险的重要措施。企业应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并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减少管理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可根据财务会计预警指标的设定,对预警报告进行预见性分析,同时制定出预警的标准值,规避财务风险。分析当前建筑企业的普遍情况,各个企业间的财务结构和资金运作等方面差异性较大,无法等量齐观。所以建筑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定期进行核对,保证企业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四)建设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

根据前文人力资源的观点,建筑企业要保证财务会计管理的高质量,就需要充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财务管理机构的科学合理,精简管理的层次,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高效和快速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还需要有一定的市场洞察力和预见性。专业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是建筑企业长足发展的主力股,能够根据市场的经济情况制定科学的财务计划,从而确保企业各项活动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转。

(五)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

建筑工程的成本费用控制的有效性对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财务管理要从三个环节对项目成本控制进行分解,一是指标分解,二是指标控制,三是指标考核。在尚未得到上级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禁止项目部擅自购买固定资产,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资金转移、套用、挪用或者盲目支付的风险。采购建筑材料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考虑价格和运距,以减少支出,并且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计量和验收,避免任何形式的非正常消耗。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审核、审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费用的结算支付。对项目成本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完善自身机制,科学地量化成本,促进技术施工、经济安全和财务成本核算的有效结合;落实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以项目经理作为领导小组的领头人,合理地控制材料、质量、工程技术、预算、财务与安全,保证人才投入机制考核的合理性。建筑企业的财务控制要以年度财务计划为蓝本,开展内部的监督和审计,严格控制预算以及财务的透明花费,合理地安排财务的花费,严格执行利润目标,以落实财务成本控制。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合理地规划财务成本,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加强成本的控制,实现财务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和全面化。

(六)项目资金的有效预测。

建筑产品是一种先定价再生产的特殊产品,对资金的使用和预测是财务会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管理人员根据合同中的规定价格对资金的使用进行预测,最大限度地减少支出而获得更高的效益。这就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对施工情况以及企业的施工成本有较深的了解,结合以往经验对资金进行预测,并且针对初步意见通过座谈会或者其它形式进行补充或者修正。再根据本地区的其他施工项目成本情况来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分阶段地管理,确保每一项资金都能与项目发展的进度相匹配。资金使用计划是财务控制的有效依据,包括项目资金的使用时间、数量和用途,因此要按照建筑工程的进度来进行合理安排。

结语:

针对当前阶段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我们要进行深入地分析,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加强制度保障和监督,强化风险防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玉明.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缺陷及其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8):125-126.

[2]黄红瑞.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的缺陷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247.

篇9

Keywords: building; decor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L372+.3

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2月颁布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该规范开创了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用管理规范形式来强化和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先河。对于深化和推进我国管理学科研究应用及创新产生重要和深远意义。在建筑工程中推行项目管理,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不断提高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使企业更好地贯彻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术权威机构的有关加强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建筑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施工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建筑装饰施工逐渐从土建施工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兴的建筑行业。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完善中改进。根据工程特点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并逐渐从过去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的支配方式和生产要素流动方式落后的现状中解脱出来,创造优良的建筑装饰工程。

一、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管理之必然

项目管理是市场经济国家产生的,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生产管理。建筑市场从推行招标承包制开始,实行项目法施工到工程项目管理施工。在运行机制中表现在施工项目上有三大机制:一是竞争机制,二是价格机制,三是供求机制。项目施工管理从投标开始,经过签定施工合同、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直到结算、回访、保修全部与建筑市场相遇,企业要想竞争取胜就要正确运用价格机制,投好商务标,使自己既能取胜中标又能赢利。要想不断赢得市场,就要不断完善项目管理,营造高质量的项目产品。高质量高效益的项目产品就来源于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管理法制化。

二、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特点

建筑装饰工程一般在土建结构竣工后进行或对旧房改造装修。施工面不受楼层限制,可在每一层楼间或者不同楼层间组织流水作业。其施工周期短,质量要求高。根据工程内容需要多工种施工。如一个装饰工程不论大小,一般都有泥工、木工、油漆工、水工、电工、电焊工、杂工。且材料使用多达上百种,各种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不同的工程中有着不同运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工具较小,易于搬动。数量品种也较多。随着装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使用功能的高要求,施工时还必须与其他专业配合,如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网络系统、智能报警系统、监控及自动化系统等,有时还在结构施工时装饰分项就要着手预留预埋等。

三、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环节

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是对施工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各种管理职能工作、各种管理过程以及管理主要素进行完整的、全面的、有计划的综合管理。

1、项目经理部的建立项目经理部的设立应根据施工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

承包人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不能用其他组织形式代替。在项目经理部内应根据目标控制和主要管理的需要设立专业负责人,建立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施工目的责任主体,是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委托人。并以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为依据,以创造优良工程为目标,以追求项目产品的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从施工项目开工到竣工的一次性全过程的管理班子。

人员的组织可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综合员、质检远、安全员、材料员、专业工长等组成,根据工程规模及装修内容人员可做适当调整。

2、项目进度及质量控制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应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项目管理者应作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进行进度控制目标分解;二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首先确定各专业工种计划,其次根据施工顺序确定材料计划。再次是依据合同约定的工期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方法可按单位工程分解交工分目标,可按承包的专业或施工阶段分解为完工分目标,并可按年、季、月、周计划分解为时间目标。进度目标分解后,再进行科学地流水施工进度编制。进度计划编制要满足控制程序。即:确定时间目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实施工程进度计划——进度控制总结。具有可作业性,同时便于检查落实。

质量控制计划的确定,首先要确定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在作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的同时,应与利润目标、成本目标相协调,用定量化的语言描述,并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及项目全体人员,以便于实施、检查、考核。

3、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的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主、辅材、构配件、周转材料、施工机械费、设备租赁费、工人的工资奖金等。既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装饰项目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各种主辅材方面。材料采购是装饰项目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材料价格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它是影响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

因此,由项目计划员根据工程进度下达材料计划。由施工技术人员下达材料等级指标。由材料采购员按采购程序进行招标。项目经理根据市场价格及招标合同下达材料采购令,尔后材料部门实施采购。材料进场后,由质检员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按工程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检。特殊材料送权威部门复检。在投入工程使用时,必须建立发放签证制度。同时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对材料进行控制。量的控制必须在保证符合设计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约使用材料。通过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手段以及施工质量控制,避免返工现象,有效地控制材料物资的消耗。

4、施工现场的管理

现场管理是项目的“镜子”,能照出施工单位的面貌。良好的现场管理使场容美观、整洁、道路畅通,材料放置有序、施工有条不紊、安全、消防均能得到保障,并且使与项目有关的各方都能达到满意。反之,低劣的现场管理会影响施工进度,并且是产生事故的隐患。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现场维护、作业通畅、堆场整洁、办公环境及施工人员的行为。因此必须设置有关标牌、施工标志、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指定人员负责检查落实,作到现场清洁、材料清楚、操作面清洁、职业道德好、工程质量好、减低消耗好、安全生产好、完成任务好、职工生活好、保证使用功能。做到了“三清、六好、一保证”,那么这个现场的文明施工、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社会信誉将是不言而喻的。

四、做好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措施

1、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拟制施工组织计划

(1)施工管理人员准备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统计核算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工程部依据工程规模和任务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并进行职能分配,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在工程部的领导下,组织本项目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与营业部沟通现场用工及材料用量。提出人员及机具计划,在公司要求工期内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操作人员准备

工程部依据项目部提出的劳动力计划,结合公司整体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准备各工种人员,并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入场工人进行入场前的教育及相应的技术安全培训。使工人在入场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质量要求有所了解。总工办针对工程的特殊工艺对项目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如果工程单项需要分承包方,则由营业部负责与分承包方联系,由工程部进行工程考察确认。分承包方一旦确定,则由工程部组织项目部针对本工程对其进行业务培训。从而保证了在施工过程中,各班组均能全面执行公司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能够由项目部对其进度、质量进行控制。

(3)施工技术准备

项目部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由总工办组织项目部及营业部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特点。提出修正方案,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研究,以达成一致意见。使问题能在进场施工前得到有效解决。项目技术人员在工程部及总工办的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顺序、主要项目施工方法、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降低成本措施、保证工期及文明施工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材料及机具需要量计划,施工平面部署及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配等。我公司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作业方法,并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供项目人员参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4)施工材料准备为了提高计划材料的准确性,由项目部依据营业部下发的分项材料表对各分项材料用量进行核对,及时将修正材料量返回营业部预算员处,由预算员下发材料计划表,此计划表作为采购人员的采购依据,并提前联系供货单位,确保材料及时供应。

(5)施工机具准备

装饰工程施工机具可分为:手使工具及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由公司采购部门供应,采购部门依据项目部提供的机具名称,对机具进行检修维护,从而保证机具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转。

(6)施工现场准备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要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工地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确定材料堆放地点、施工用水及用电情况,对原有建筑的情况进行摸底,并将实际勘察结果填入《交接备忘录》中,原有结构影响装饰施工质量及效果之处,以及修正措施要及时知会顾客,争取顾客的同意,在特殊环境下要注意允许施工时间及道路运输情况。

2、加强施工项目过程控制,打造精品工程

(1)施工人员控制

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工程部随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查,并如实记录考查结果存入工程档案之中,各岗位依据其性质,量化为若干小的考评项目,考评结果将是工程部对管理人员进行评定的依据,评定结果与奖罚挂钩。

(2)施工材料控制

施工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将业主同意的材料样品一式两份封样保存,一份留项目,一份留业主,在材料进场后,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也要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采购材料一次合格,为了便于管理,公司将各种材料的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编辑成册,下发到采购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

总之,建筑装饰项目管理是为了达到项目目标,对项目的策划、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过程的总称,必须坚持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按照不同的项目确定不同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步骤,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优良装饰工程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吴树壮.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S1)

篇10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Bidding; Contra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文件的形式将要求与所要委托的工作内容告之投标人或潜在的投标人,按规定条件提出价格与实施计划,然后通过比较,评审出报价合理、技术能力强、信誉可靠、管理水平高的可信赖建筑投标单位,并以订立合同的形式来完成的一种过程。各投标人按照招标招标文件规定的统一要求进行投标并依据其管理水平和能力争取获得该工程的实施资格。招标投标的特点是,单一的买方设定包括质量、功能、期限、价格等为主的标的,约请若干卖方通过投标进行竞争,买方从中选择优胜者并与其达成交易协议,随后按合同实现标的。

二、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现状分析

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已经确立了公正、公平、客观、准确的评标原则,对于投标者而言需要从掌握施工要求、合理选用定额、计量支付内容、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入手,通过引用分析和费率调整才能计算合适的投标报价。随着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规范建筑工程市场、节省开支、完善投资均起到了积极且有效的促进作用。

2.1 评标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招标的评标使用最低评标价法、合理低价法、综合评估法和双信封评标法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最低评标价法,按由低到高顺序对评标价不低于成本价的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推荐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且评标价最低的前3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合理低价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不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财务能力、技术能力、业绩及信誉进行评分,而是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对评标价进行评分,并按照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推荐前3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双信封评标法,是指投标人将投标报价和工程量清单单独密封在一个报价信封中,其他商务和技术文件密封在另外一个信封中,分两次开标的评标方法。第一次开商务和技术文件信封,对商务和技术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确定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名单。第二次再开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和工程量清单信封,当场宣读其报价,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推荐中标候选人。对未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其报价信封将不予开封,当场退还给投标人;综合评估法,是指对所有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的评标价、财务能力、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以及业绩与信誉进行综合评分,按综合评分由高到低排序,并推荐前三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建筑工程施工的招标评标一般采用合理低价法;使用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和技术含量较低、工程规模较小的工程可使用最低评标法。

2.2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施工企业管理不力资格审查控制不到位。有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无独立资质的挂靠他人企业资质中标。这种违反基建程序的做法在很多地方都有,是当前工程建设模式的一大弊病其最大的害处就是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违规审批和规避招标,有的建设单位不按招投标规定选择总承包施工单位,界限不清对分包管理不严,在工程承发包中任意肢解工程及转包工程,层层转包现象相当严重,或未经招标投标就直接发包。有的建设单位没有合同方面的专门人才,对涉及施工招投标制的工程经济及管理方面不熟悉,导致标底不准确,变更较多,影响招投标文件的公正性。泄露标底、串标等时有发生,同时施工企业为达到中标目的采用微利标有意压低报价甚至亏损致使投标书编制不完善。

2.3 标段划分

划分建筑工程施工标段的应根据承包商的技术水平、管理措施、机械化程度及行政区域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标段可以划得较小主要是针对小型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招标时,标段很大的主要是面向大型工程承包单位招标时,但标段划分太小时业主和监理的施工协调和管理工作量也将成倍增加,会使施工成本增加对工程的投资控制是不利。

三、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主要应对措施

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强化监督、规范招投标活动来切实加以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市场秩序,影响建筑行业的良好形象,影响建筑建筑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完善招标投标法、规范招标程序、招标公开

进一步明确了招标范围招标覆盖面将进一步延伸与扩展,建筑工程招标已延伸到建筑、装潢、建筑设备和工程监理等。依法必须招标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公告,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执行。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在指定媒介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不得收取费用。对非法干预招标公告活动的,依法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要公布招标事项核准、招标公告、中标候选人、中标结果、招标机构活动等信息,及时公告对违规招投标行为的处理结果、招投标活动当事人不良行为记录等相关信息,以利于社会监督。

3.2 进一步加大资格预审工作量

将资格预审的范围扩大,扩大到投资方想要了解的未来承包商的方方面面,主要是了解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等人员的资质和近几年所承担的工程要求承包商可用于该工程的专利技术以及承包商的信用水平,这些技术要有相应的专业证书不但可以提供一些核心机密还要预测承包商可能降低费用的整体水平。

3.3 设立评委专家库

招标机构将依据《招标投标法》规定设立评委专家库,制定管理统一、专业齐全的评委专家名册,改变目前专家评委只进行评标的现状充分发挥评委专家名册的作用,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招标投标管理服务。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每年组织一次(至少)评标专家的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担任评标专家。每年要对专家的评标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不合格的专家,取消其评标专家资格。根据需要,补充符合资格要求的专家进入专家库。对在评标工作中有索贿、受贿、暗箱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要取消评标专家资格,并依法处理。

3.4 加强招投标制度管理

各级建筑工程主管部门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取消地方非法设置的招投标环节的资质验证、行政审批、注册登记等手续,取消带有地方保护倾向的不恰当做法。禁止以获得本地区、本系统奖项等歧视性要求作为评标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确保招投标制度的统一协调。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招标人的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资格核备制度。要督促招标人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招投标管理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依法组织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或者委托招标机构办理招标事宜。招标机构不得泄露与招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与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招标机构必须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并不得存在任何隶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对严重违法违规的招标机构,要取消招标资格。

3.5推行合理低价法

推行合理低价法,鼓励无标底招标除技术特别复杂的特大桥和长大隧道工程外,要。对规模较小的、技术含量较低工程也可采用最低评标价法,但要通过适当提高履约保证金的形式,防止低价抢标。对随意放弃中标的投标人,要没收投标保证金。

3.6 加大服务力度

篇11

关键词 现代项目管理技术 机械制造企业 竞争力

项目管理中的技术演变从19 世纪到现在,可谓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每一次管理技术的革新都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的开始。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是20 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演变而衍生出来的一门新兴管理技术。它最大的优势是以目标管理(MBO)为导向整合组织拥有的及可拥有的资源,以科学、合理的计划为基础,通过组织中各个管理层次及员工的参与,借用最优化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低成本、高质量地完成组织中的各项活动。

项目管理技术从20 世纪中期以来,越来越被众多的行业所应用。伴随着其应用历程,该技术被不断更新和完善,并成为20世纪信息时代最受推崇的管理工具。

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刚刚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迁,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目前仍处于规模生产时代向质量时代的过渡,即从规模经济、成本优势及实用性向一致性、可靠性及补救型服务过渡。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目前大多采用的是职能型等级森严的传统管理技术,已经不能适应2l 世纪电子商务时代的全球性(Globa1)、准时生产技术及客户化服务(CuStomer Oriented)的特点。但因为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目前所处的行业特性以及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达到国外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鉴于项目管理技术的特性,引入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应该是一种低成本的管理技术变革,可以作为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传统管理技术的补充和创新,成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形势下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推广应用

现代管理技术在20 世纪初正式成为一门管理技术,最初为美国国防部提出,主要应用在军事工业的技术研发及制造上,以此逐步发展,并于20 世纪中期在欧洲及美国分别成立了项目管理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团体,即欧洲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及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历程按年代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1. 1960 年前。按计划进行管理,主要关注工期及成本。

2.1960-1985 年。优化技术应用,开始关注组织和质量问题,但是仅限于军事、航天和建筑施工项目。

3.1985-1995 年。项目管理的普及阶段,即全面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技术在各组织中被普遍应用。

4. 1996 年至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项目管理,成为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主要运作模式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时至今日,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在IT、建筑、军事、航天、化工等行业领域被广泛应用。以PMI 的PMBOK~2000 版以及微软的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ProjectManagement2000 为代表的管理工具在上述行业中的企业得到广泛的推崇,如朗讯、惠普、AT&T 和通用等全球500 强企业。同样,在传统的制造行业,也都普遍在使用现代项目管理技术,把现代项目管理技术作为传统管理技术的一种补充,以提高工作效率,如美国通用、福特、日本日产及德国博世电器等公司。

二、现代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对提升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我国的项目管理概念也可以说历史悠久,从三国时期都江堰建设到清王朝的颐和园,都依稀有项目管理的影子。~120 世纪70 年代末期,项目管理技术已逐步应用到建筑、水利行业。到20世纪80 年代,中国已在全国水利及建筑行业推选项目经理资质认证,但主要还是偏重进度、成本及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技术的引入及演变还处于初级阶段。到20 世纪末期,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及管理的不断交流,国内众多行业都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因而国际通用的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得到广泛的认可。

按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特性,非常符合按时展历程划分的企业特点。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目前仍处于大规模生产时代及质量时代的交替期,领导及管理层的主要功能仍保留在被动解决问题及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生产制造管理上。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的机械制造行业已不能不受电子商务时代带来的大环境影响,不得不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

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已是摆在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管理者案头上的首要问题。要赢得全球化带来的市场竞争,首先应从管理技术上与国际接轨。

三、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对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传统管理技术的促进

1. 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可以使企业发展战略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需要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开拓新的产品、新的业务,或是在原有的业务领域进行优化,以适应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开拓创新,使我们的日常工作都带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各项活动都应该在活动结束时,产生对企业有益的可交付成果,这也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基本目的。现代项目管理技术之一就是强调启动各项活动时的决策科学性,即做正确的事(Dotherightthing),而绝非简单地把事情做正确(Dothethingright)。这在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中贯穿于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如在项目选择上,该理论就强调收益测量法和约束优化方法,将常用的经济模型技术、收益评估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期望价值理论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强调新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这就要求我们的决策要依照产品效益生命周期理论,突出我们的决策方向。

又如项目的风险管理技术,通过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及量化—风险应对—风险控制的周期循环管理过程,对各项新的活动从立项到活动的整个执行过程中对下一个阶段的决策,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项目管理技术可以使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各项活动从计划、执行到控制过程更具逻辑性和持续性。从现代项目管理技术中对项目特性的定义时就可以看到,项目具有单一性、独特性及渐近明细三个特点。其中渐近明细就是强调企业的各个活动首先必须制定一份使项目各项关键利益相关者都满意的完备计划,即通常所说的基准(Baseline),并通过组织协调,使各项活动中的工作围绕着计划执行,同时,通过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借用绩效评估及趋势分析工具,对原计划做出调整,适时制定出新的调整后的基准,使整个项目活动更贴近企业目标。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特别是国有、民营机械制造企业中,各项活动的实施大多以指令为导向,而不是以计划为指导。当然,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也有很多活动都有以甘特图(Gantt)作为表象的计划,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召开节点会议,很难对计划进行衡量和调整,更缺乏计划与执行情况之间的调整、衡量工具。因此,现代项目管理技术中有关整体计划及范围、成本、进度、质量、沟通、风险、采购等管理计划的建立和调整技术,对解决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中活动计划缺乏、空洞及不可追溯性等问题具有很大的作用。

3. 采用项目管理可以使机械制造企业的组织方式更趋多元化及灵活性。我国传统机械制造行业大多采用的是职能性组织机构,即企业的各级管理层次仍是严格按职能进行划分。这种职能型组织机构在大工业经济时代,即追求成本优势及规模化生产上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单一的组织方式已很难满足电子商务时代信息流、物流及现金流的协调管理要求。

以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例,目前大多仍然采用以下按职能型划分的组织机构。

如果现在要开发研制一种新产品,在这种职能型组织机构中,一般都会由销售部按客户的指令下达一份简单的由技术准备—跌生产—试装车—小批量供货—批量供货等时间节点的计划,再由公司管理层以指令方式将相关:作分配到各职能部门中,这种管理方式通常会造成如下结果:只有公管理层有权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若公司项目众多,管理必然混乱及低效;与客户的沟通见面管理混乱;各职能部门对各项活动完成情况很难进行有效的衔接及评估,销售部很难了解此产品在各部完成的真实情况,导致客户更难了解项目能否满足自己的要求;各职能部门内部管理混乱,职责不清;资源利用率低,开发成本过高。

如果在职能型组织的基础上使用项目管理技术,就会按企业将启动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制定有效的项目章程并对职责进行有效的划分,形成一个既能履行所在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又能履行项目职责的团队,该团队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对项目的计划、执行、控制以及与客户、管理层的沟通负责。这样就避免了单一职能型组织的弊病,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使企业的各项活动组织安排更为合理、有序。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在职能型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按公司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形成多个灵活的管理团队。

4. 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可以使员工整体素质及公司管理能力不断稳步提高。人才缺乏,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困扰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难题,虽然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引进人才及企业内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因用人机制及行业特点的约束,很难长期稳定地拥有一批复合型人才,而现代项目管理强调的是整合管理。项目经理大多来自各职能部门,并不一定必须是职能部门经理或更高层管理者。通过授权给部门员工承担项目经理的职责,经过一个或多个项目实践活动,可使这些员工在业务整合、计划、成本、质量、沟通、团队建设、采购等工作实践中取得经验并提高能力,使这些员工真正成为企业中的梯队人才和骨干力量。

同时,项目管理技术强调在项目结束时要进行评估工作。这种评估主要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是对项目组成员在整个项目中的绩效评估及业务能力评估。这种评估的目的就是要求组员进行自我总结,同时也为公司后续业务的发展寻找最合适的负责人提供最有力的依据。其二是对整个项目执行状况的评估,评估的目的是总结该项目中获取的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为企业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借鉴,从而使员工整体素质及公司管理能力不断稳步提高。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要获得核心竞争力需探讨的问题很多,但毕竟该行业在全球范围来看,普遍存在起步低、技术含量低、机制不灵活和设备陈旧的现象,核心研发技术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为了能尽快缩短与国外的差距,使企业真正拥有竞争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首先缩小核心管理技术上的差距。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也是一项低成本、可供广大机械制造企业实践和探索的方法。

四、如何将项目管理应用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有效地推广

1.使管理者及企业员工能得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及实践培训。

篇12

胡幼奕:我认为2004年建材装饰行业产品的发展趋向高档化、重环保、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同时向节能、可回收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新的产品和高档次的产品也应运而生,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这些高档次产品主要是通过玻璃、陶瓷、水泥等一些传统的建材产品逐步提升自己的附加值(减少能源消耗,增大资源利用率)来实现。一些新的建材装饰材料如多功能涂料,除了要环保、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同时具备呼吸功能;镀膜玻璃既能保温又可以防止紫外线的照射;新型地转不仅具备美观时尚防滑功能还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近两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掀起房地产的热潮,从而导致了市场对建筑装饰材料的热需,同时增加了建筑装饰材料应用的附加值,降低了资源的消耗。以前建筑行业曾出现大量的资源消耗,自从国家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后,建材装饰行业产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材料生产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外会展》:目前,建材装饰类展览会是我国举办最多的行业展览会之一,每年全国各地举办大大小小的建材装饰类展览会不计其数。请分析评价这些展会的质量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区域性的建材展该如何发展?

胡幼奕:建材行业、建材展览会的繁荣发展与国民经济和人类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装房产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增多,我国的建材装饰类展览会也随之火暴起来,由于展览会与居民的生活十分的贴切,加之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全国各地的建材展就越办越多。虽然建材装饰类的展览会非常热,但发展现状很混乱另人担忧令参展企业和观众无所适从,从建材行业来看建材展区域性展览会居多,这些区域性展览会的办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规模和效果上不能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大型建材展相比。由于建材的品种非常多,因此一些不规范的组展公司在频繁更换展览会主题上就比较容易,这些组展公司打着较大的旗号或是谎称自己办的展会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来进行招展,而建材厂商对目前较多的建材展认识不够,盲目参展的情况比较普遍。目前许多建材展存在主题不明确涉及范围太广太乱的问题,主办方往往为了招到更多的参展商参展而扩大招展范围,因此这样的展会定位不准,参展商的参展效果也不理想。为什么会建材展这么乱呢?关键是由于建材市场大的需求量给不规范的展览公司提供一个生存发展的空间。区域性的建材展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规模大的建材展的有益补充。

《中外会展》:我国的建材展览会还能热多久?我国究竟需要多少建材展览会?主办单位应该如何办好建材展?

胡幼奕:我国的建材展确实很热,但这个热要看你如何去衡量它,建材展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太多太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大型建材展起到了规范引导建材展发展方向的作用。从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改革开放的程度上看,我国的建材展在一定的时期还会继续热下去。我认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建材展览会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国其他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区域每年还是需要定期地举办建材装饰展览会,因为需求决定市场。主办单位在办建材展的时候应该切实为广大参展商的利益着想,尽可能地提供完善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展前、展中与展会的相关服务。应加大对主办单位的监督力度,对于出现问题的主办单位要坚决给予曝光。建材分会应该起到指导参展商参展、为促进建材行业发展服务的作用。

《中外会展》:我国各地的建材装饰类的长期展销会也有很多,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展销会?建材市场是否需要这样的展销会?参展商该如何选择参加展览会?

胡幼奕:这样的展销会在一定阶段是大型建材展的有益补充,它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展销会更趋于区域化发展,但当社会群体日益专业化之后,这样的展销会可能会逐渐消失。

参展商参加展览会首先要弄清自己产品的销售对象和销售区域,其次要弄清楚主承办单位以及该展览会的相关背景,一般情况下有规模的大型展览会的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是一致的。参展商还要对展览会的招展情况有所了解,知道同行业企业是否参加,多与其他参展商多沟通了解哪个展会更适合自己参展。

树立市场概念 打造会展品牌

――访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副主任 熊淳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改变,我国建筑建材市场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于是建材展会的发展成为反映建材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建设部的指导精神中曾提到,在2020年我国的建筑居住房屋中要达到65%的节能。目前建材展会上所展示的相关产品主要体现了节能、环保的主题,这一主题也反映了目前国内市场对此类产品需求的情况。2004年建材展会体现的另一重点就是趋向于营造人文生存环境,摒弃了以前单纯地为了生存而使用的产品,展会上展示的产品趋于人性化。

我国目前建材展会比较多,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建材市场十分发达的现状。行业的发展必将带动相关行业展会的发展,同样,建材市场的发展及需求量的增加也可以促进带动建材展的发展。建材行业展会与其他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专业、科技含量相对比较低一些,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也就是办展的“门槛”比较低,所以类似的建材展会会多一些,再有就是市场的需求量比较大。无论是建材行业或是其他行业,它的兴起和发展都要以市场为依托,与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理念相结合,只有市场盘活、兴盛才能带动建材会展行业的发展。

熊淳说,目前我国建材装饰展会遍地开花,在全国范围内几乎达到每天一个的频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未成型的建材展。从表面上看,这是我国建材市场一个鼎盛局面的体现,但进一步看,建材展不只是体现了多,体现了热,更多的是目前的建材展是比较混乱,许多参展商都不知道该参加哪一个展会合适。在如此多的建材展中不乏有一些是假冒展会主办单位的展会,这使得我们的参展商和观众的利益受到损害,熊淳说:“就我个人了解在北京市四环以内可以承办这种展览的公司不下50-60家。”对于如何去辨别、预防这些假冒的展会,熊淳说,目前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无奈,参展商只能提高自己的警觉性。其次,展览会的管理比较混乱,从某一角度来说也影响到了建材展会的信誉问题。对于此类问题,除了靠市场规律进行调节,同时还应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但目前我国展览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不是很健全,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政策的出台。

同时建材会展涉及到了行业规范的问题。展览行业需要成立自己的行业协会。熊淳本人对这一提法相当认同,熊主任表示在韩国、德国等一些展览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已经成立自己的行业协会,同时对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进行资质审查等多方面的认证,并且遵循市场淘汰原则。虽然类似的行业协会在我国也有,但是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需要呼吁各界来关注这个问题。

对于记者提出的08年奥运会以及2010年世博会带来的商机,熊淳的看法还是很冷静的,虽然两大世界性的盛会在中国举办对建材业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但这种影响将持续多大多久,一切还都要以市场的走向而定。

同样,遵循市场规律,优质的服务以及会后对参展商的跟踪、汲取经验,展会中安排的特色活动是建材装饰展览会十年来的成功经验。

在采访最后谈到建材会展发展方向的时候,熊淳仍然强调要依托建材消费市场的重要性。市场需求决定商家的一切,这也是所有行业中一个恒久不变的真理。此外熊淳还表示,不光是建材会展的发展,任何会展行业在迎合市场发展的前提下还要围绕政府的相关经济政策为中心。

展览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展览业的发展仍然需要去解决,去探索,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对于展览这样一个朝阳产业,一定要依托市场、以大众的消费水平和理念为准绳,树立出全新的市场概念,打造精品建材展会品牌。

建筑业展会成熟,过热空间不大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信息咨询委员会 田万良

《中外会展》:请总结2004年全国建材展的相关情况以及建材行业的相关情况。

田万良:2004年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方针指引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总体水平仍处于增速过快的状态。以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市场发展为例,2003年全国建筑装饰工程产值为8400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04年全国建筑装饰工程产值已达9700亿元左右。其中家庭装修为5000亿元左右。市场的持续发展为建材市场。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这其中包括传统建材:砖、瓦、沙、石、水泥、钢材、建筑构件等,但更多的市场需求是装饰装修材料和饰品。因此建筑装饰材料展览的市场空间比较大。也是导致全国建筑材料展览会过多过滥的原因之一。

《中外会展》:目前,建材装饰类展览会是我国举办最多的行业展览会之一,每年全国各地举办大大小小的建材装饰类展览会不计其数。请分析评价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展览会数量之多是否反映出建材装饰行业发展繁荣?

田万良:展览业在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高度重视,因为它是市场的风向标,是科技创新的窗口,是市场交易平台,是信息情报渠道,因此它有无限的生命力。

北京的奥运,上海的世博会,给区域性经济注入了活力,在一定的时空内给地方带来的蘩荣与发展,对上述两地的建筑业有一定的拉动,但从建筑业的展会来说并不会带来过热的空间,因为这个行业的展会已经很成熟,特别是建筑装饰业材料市场渠道是十分畅通的。

工程甲方和乙方之间的商务沟通更是水到渠成,绝大部分工程在未开工之前就被众多的材料供应商所包围,加上各大城市中建材市场多如牛毛,超大型建材市场、家居超市已成为工程甲方、乙方客户群体经常光顾的采购基地。

《中外会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购房并装修的家庭越来越多,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在大大地刺激了建材装饰行业的发展,展览会也随之火暴起来,您认为建材会展能热多久?

田万良:展览业是信息服务业。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竞争,都应允许竞争。中国的展览业有它的特殊性,计划经济时期展览行业基本上由各级政府,特别是贸促会系统长期垄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大批展览公司,大量新型展览是很正常的。随着市场的成熟,优胜劣态最终形成主流市场和品牌展会。国际上也是靠公平竞争实现市场的净化,没有竞争的市场是不健康的、不公平的市场。特别是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也决定了市场的问题只能由市场自身来解决。真正对中国展览市场的威胁来自国外市场品牌影响巨大的国际品牌展览公司。因此把国内展览市场平台搭建好,树立一大批品牌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是当务之急。人为的设想、规定某一个行业要做多少展会是不适当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相信并将严格遵循市场调节的原则。如何使展览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建筑装饰行业的展览,我认为真正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比如每年初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召开的《中国国际门业暨门业五金展览会》《中国国际壁纸壁布博览会》《中国国际窗饰遮阳系统及配套设备展览会》以专业化强专业观众素质高,买方性质突出、场面热烈、成交量大而闻名全国。已经为专业化发展树立了榜样,上述展会已成为该行业专业的龙头品牌展会,汇聚了专业精英和品牌企业。

《中外会展》:作为主办单位您认为我国的建材展应该如何走?如何定位建材展的发展?

田万良:全国大兴建材超市之风,为各地建材流通和市场选材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了很好的作用,并将在今后长期发挥作用。但市场过多,竞争过度也给各地建材市场带来不少困难,据调查,全国80%的建材市场处于亏损状态,赢利的建材市场基本上是各地龙头品牌市场。

建材市场与建材展览共存的局面会长期存在,因为他们是起着不同的市场功能,是缺一不可的。从发达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看也是如此。建筑装饰行业展览的市场作用有两方面功能。

一方面是供需见面商务洽谈,满足市场需求,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科技交流、技术开发与合作、加快产业更新换代、促进产业链联盟和区域合作。

我们提倡三个代表的思想,而展览业的精髓就是: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展览业是最能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朝阳产业。

《中外会展》:您认为参展商该如何选择参加建材装饰展览会?

田万良:参展商应如何选择展会呢?我认为选择展会的标准首先是展览的专业化程度高,主办机构专业化程度高,主办机构商业信誉好,展会的相关配套文化产业水准高。特别要高度重视展会需方代表的素质和数量,换句话就是要选择买方性质强的专业展会。

建材会展 “热”起何方

北京中仕达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周桥

建材展会在中国发展已有10年的历史,但近二、三年这一领域的令人瞩目的快速增长依然是未曾经历的新景象。据我们自己的行业观察和第三方的资料,建材装饰行业的展览会数量在京、沪等中心地区增长了近50%,相当数量的二级城市从无到有地举办了本地区的建材装饰展。总数竞占到所有展会的30%。仅就此一项也可称作“建材会展热”了。这仿佛突然的变化究竟是“缘起”哪里呢?

“朝阳产业”

会展业被称作“朝阳产业”是在于其潜在的高效益和成长性。与发达地区会展经济占GDP 1% - 5%相比,我国占千分之四五的现状显然暗示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因而各地政府几乎都致力于推动本地会展业的发展。除了制定政策、创造条件外,有的地方也亲自操刀会展项目。本地会展专业人员不足,京、沪、穗专业会展公司以人力资源外包方式承办地方性展会,为各地政府发展会展业的努力做了最好的诠释。同时,因为在众多行业中建材装饰与各地快速发展的城市公共设施和住宅建设关联最为紧密,几乎必然地成为会展业中的热点领域,反射出建筑装饰业的繁荣。另一方面,建材行业会展服务及其进入“门槛”低的特点,直接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加入进来。此外,奥运会、世博会也是建材会展热的重要“催化剂”。

“奥运效应”下的建材会展热

奥运会的筹办从两方面“加热”了北京地区的建材会展业。直接的方面是总额1800亿元人民币的场馆、道路等公共建设现实需求“大蛋糕”对建材装饰企业的有力吸引。份额的争夺使企业加强了营销活动,这为建材会展开辟了更大的业务空间。间接方面是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的改善和乐观心理预期的建立使经济趋向繁荣,为城市建设注入长期活力。我们相信,间接影响为建筑装饰业创造的潜在需求远大于奥运场馆及相关建设形成的直接需求,因为它的影响更广泛和长期。会展公司的回应是:更多的专项展、更多的综合展、更多的可以想象到的新形式等等,不管从“深度”还是“广度”甚至“重复度”上都大大增加了会展数量,使得北京的在全国性的“建材会展热”中算得上是一个“热点”了。

“发烧”还是“发热”?

“热”是明显的,这是因为长跑后的体温升高还是病毒感染?

建材会展对于资深从业者而言是不那么“新”的新兴行业,不少公司都有1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但今天这样“全国开花”的景象还属首次。这种情况自有社会经济持续向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这一背景下的合理性一面,特别是在建材展新兴地区,建材展会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在“热点”地区,不合理的一面也显而易见。概括的说可以叫做“低水平重复建设”。如上面说的,建材展作为新兴产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利润以及其现阶段进入“门槛”低的特点,同时也缺少行业协调。不乏以“捞一把”为想法者操纵各种“短平快”项目临时招聘社会自由招展人员一窝蜂地加入混战。题材相同、规模相似、展期相近的建材装饰展不断出现。应该说这种对市场资源的使用是破坏性的。在分流客户、降低行业利润以外,并不带来会展服务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积累。面对“热点”的乱局,作为从业者,有合作之需;作为行业主管者,有调控之责。因为不管是“烧”还是“热”,最终总是要“退”的,发烧过后是虚弱,发热过后则是成长。

会展公司的机遇?

负责任和有远见的会展公司会将建材会展热视作发展的机会而不是投机的机会。利用会展热扩展客户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培养专业人员,附加客户价值才能够提升自身的价值是应当之选。建材会展业在现今是高度市场化发展的,自然也会经历起步、爆发和整合升级的过程,其中有泡沫也有金子。“追逐泡沫者得到泡沫”,追逐金子的呢?答案是:不一定得到金子。但毕竟在其中发展壮大,获得大利的机会只属于那些有价值的公司。

展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因惑?

不提参展商对建材会展热的贡献是非常不公平的,事实上参展商是会展热的支柱之一(如果不是最重要的话)。为数众多的展会为展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主动权和议价能力,这是好的一面。另一面,大量同质、同期展会也必然为选择带来困惑,有限的经费投向何处才能达到最好效果?事实上,同质化的展会数量越多,平均的参展效果就越低,形成了任何选择都不是最好的尴尬局面。那么参展商应如何应对建材会展热这一新变化呢?我们的建议有两条:

1、 信任资深的会展公司

资深的会展公司通常能够更好地理解参展商的参展目的,同时其手中往往有积累下的行业资源并能够据此为参展商制定详细的参展方案,使参展商可以在展前对参展效果做出正确的预期,据以制定合乎实际的年度参展计划。并且,有经验的合作者还可以降低参展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2、 将会展公司纳入到参展项目中

参展商可以同会展公司的项目经理一起将参展目标进行分解和量化,并将会展公司的项目经理纳入到计划的执行团队当中。通过逐步落实每一个步骤,确保预期效果的实现。

市场需求决定建材展升温

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苗立刚

《中外会展》:作为主办单位您认为我国的建材展应该如何走?如何定位建材展的发展?每年我国究竟需要多少个建材装饰类展会?

苗立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建材行业同样得到迅猛的发展。建材行业展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断涌现出来。这其中既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大型综合性建材展,也包括一些专业题材的如陶瓷展、石材展等建材展和在各地举办的以满足本地市场所举办的中小型建材展会,此外在各地还存在着打着(国际)建材展旗号名不副实的展会。衡量一个展会成功与否并不一定仅仅以展会的规模为标准。展会的成功还必须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规则。只有当一个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举办一个展会提出了需求后,才有可能举办一个成功的展会。有些地方出于各种原因盲目的举办了一个展会,可等到展会快开展的时候才发现该展会在当地并没有多少市场空间,不得已只能采取一些欺骗的手段和虚假宣传把众多展商和观众吸引过来,结果可想而知。对于中国的建材展会市场,每年全国性的大型综合性建材展市场空间在3-5个,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举办。对于针对本地销售市场的建材展,每个省会城市和地区重点城市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另外专业题材的展会应注重国际化,每年在国内的举办数量在3个以内。

《中外会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购房并装修的家庭越来越多,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大大地刺激了建材装饰行业的发展,展览会也随之火爆起来,您认为建材展会能热多久?

苗立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短期上确实能对建材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这两项大型活动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对建材的需求量都会有成倍的增长,许多建材展会都把这作为展会的一个热点和概念进行炒作。但实际上,只有少数厂家才能从奥运工程和世博会工程得到实际的订单。对于大多数生产厂家来说,其主要的客户还是日常的商业建筑和家装市场。建材展会的冷热与否主要还是受这两个市场的影响更大一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对中国建筑和装饰业的巨大市场需求,进而带动了建材行业的不断发展。因此建材展会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热下去。

《中外会展》:目前,建材装饰类展会是我国举办最多的行业展览会之一,每年全国各地举办大大小小的建材装饰类展览会不计其数。请分析评价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展览会数量之多是否反映出建材装饰行业发展繁荣?

苗立刚:建材行业的发展对建材展会提出了市场需求,因此建材展会在全国遍地开花。展会的总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行业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另外展会的繁荣也反应出建材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厂商需要不停的参加在各地举办的不同展会以期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而且生产厂商还需要不断的更新产品的款式和品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展会正是为这些生产厂商构建了一个其展示产品和了解市场需求的平台。

《中外会展》:据了解,目前许多室内展厅长期办建材装饰类的展销会,您认为在建材展遍地开花的形式下长期举办这样的展销会是否需要?这种长期的建材展销会该如何走下去?

苗立刚:长期的建材展销会和我们所说的建材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观众的构成上看,由于是长期的展销会,必然不可能象展览会一样能在3-4天的时间里集中各生产厂商的领导和主要销售人员以及各经销、用户的决策人员到场。另外,展览会集中展示企业形象、展示最新的产品、市场调研等几大功能,而展销会主要以销售为主。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有些展览会的组织者由于种种原因把展览会办成了展销会。这些所谓的展览会也将很快被市场淘汰。

《中外会展》:您认为参展商该如何选择参加建材装饰展览会?

苗立刚:作为参展商每天都会接到很多建材展的宣传资料,而且几乎每个展会的组织者都会把自己的展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大宣传。展商在选择参展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展会的主办单位是谁?2、往届展会的一些数据;3、已经报名的展商。选择有实力的主办单位,无论是展会本身的质量,观众组织以及现场服务都会得到保障。少数主办单位根本就是为了骗展位费而举办某个展会,根本不会考虑展会的效果如何。展商如果不幸参加了这样的展会根本无法得到任何补偿。参考一些往届展会的数据,会从侧面了解到该展会的好坏,以决定参展与否。

建材展商访问

访卡尔・凯旋木艺品有限公司 市场部经理张琦

卡尔凯旋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韩合资企业,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生产各类木制品室内装饰门及配套产品。

张琦介绍说参加建材展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展会的形式为窗口,让更多的客户认识并接受卡尔・凯旋这个品牌。

关于参加建材展览会的情况,由于公司发展需求的安排,很多地区的展会我公司都是以当地商的形式去参加,秦皇岛的总公司给予一定的支持。而对于参加北京建材展会的效果张先生给予了肯定。对于目前建材展的弊病,张琦为:建材展举办的太多太乱、现场管理秩序不到位,而且大多数建材展主题不明确,划分的类别过于广泛,同行业的参展商比较少,参展效果不明显,客户订单也比较少。对于哪些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建材展,张琦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大型建材展都非常有影响力,而一些区域性的建材展的参展效果就相对较差。我认为大型的建材展不要太多,每年有两到三个大型展会就可以了。对于区域性的建材展每年一届也够了。

德国Kronoply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 孙树琴

篇13

Key word: supervision, and the specific work, gap,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段时间,湖南凤凰大桥倒塌刚刚过去不久,上海莲花河畔倒楼事件随之出现,这些事故都折射出我国建筑行业在监理控制方面还是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的。建筑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种种事故或是问题的出现都是施工单位的各个部门密切相关的,监理部门作为施工建设的参与者,对于这些事故的出现,对于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具体工作按FIDIC文件精神,现场监理工程师要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具体工作:①在总包分包管理上,有权对其工程管理人员、检验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监督,对其不称职的任何人包括项目经理提出解雇要求,如FIDIC中第1.1(A)iv、16.2款等;②在工程现场协调上,有权调理审批总承包商、甲方与总承包商指定分包商与总承包商等协同施工。如第15.1、4.1和2条款等;③在工程技术上,负责图纸和技术资料的管理、批准和认可图纸变更等,如FIDIC中第6.4、7.1条款;④在有关法律处理上,担任第一位调解人角色,对业主与承包商的争议事项,以合同为依据,中立、公正、合理地处理纠纷,如FIDIC中第67.1、67.2、和67.3条款等;⑤在合同中的地位与作用上,是业主的人,根据业主的授权范围进行诸如索赔管理,财务支付、各种签证等现场实际工作。如FIDIC中第51、52、53、60和69条款等等;⑥在工程进度上,有权行使工程全过程的控管。批审施工总进度计划,下达开工令、要求承包商报施工作业计划,跟踪检查施工进度,签发部分工程交工、基本交工和竣工终交证明书。如FIDIC中第14、40、46、48条款等;⑦在工程质量督查上,有权对材料质量、操作工艺、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当发现工程质量达不到验收标准时有权勒令返工;在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时,有权提出修补内容和要求等,一直到保修期结束发合格证为止,如FIDIC中第36,38和49条等;⑧在工程造价控制上,有权要求承包商提供工程合同的现金流量计划,负责签署工程款付款凭证,签认工程变更确定以外风险等,有权调整单价,必要时进行工程估价,如FIDIC中第14.3、51、52、70条款等等。

二、我国建设监理的主要差距现阶段,我国建设监理较国外监理工作的明显差距,主要是:1.人员素质总体水平偏低。表现在不熟悉国际惯例,缺乏语言交流沟通能力,欲走出国门难度较大。此外监理工程师必须具备的一套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目前尚未掌握自如,特别是项目总监层次的人才更是十分匮乏,由于总监对工程项目甚至对于一个监理公司能起关键性的形象作用和效应,因而要求他具有较高的监理艺术、业务水平、协阔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社会关系等。人员素质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我们监理业实现产业化、国际化的重大障碍。

2.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的完善配套的监理行业体系,包括国家监理法规。管理制度、机构设置、工作程序等,即在监理行业的系统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等几个重要方面与国外监理相差甚远。如监理市场,缺乏公开、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愉悦环境,存在地区保护、违犯交易、行政于预等不良因素,有的行为与推行监理制的宗旨大相径庭,已到严重干扰监理业正常运转的不可容忍的地步。

3.监理深度远未到位。且不说国际上权威性合同文本上提到的几十项监理业务仍是我们的理想目标,即便是我们自己规定的"三控"(造价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两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协调处理好业主、施工、设计等单位间的关系)的监理任务亦尚未达到目的。这当然与机制、认识和内外部条件梗塞有关,当前现场监理普遍处在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这一低水平阶段徘徊着,不早日突破这一步,我们的监理业就很难与国际接轨。

4.监理费率偏低。国际(咨询)监理业的高值化已运行数年,对咨询监理人员的待遇和条件日趋增势,如美、英等国的月酬全高达1万~2.46万美元;日本、印度、韩国等国的月酬金也为2000美元~1.0万美元,我国监理费率低造成监理人员酬金低下的状态引发监遵人员的一系列问题。目前实行的监理费取值还是5年前由建设部和国家物价局联合的指导性价格,我国的监理工作者在这种低费率、低酬金情况下任劳任怨辛勤工作奉献多年,是到了改革监理费取值偏低适当提高监理人员酬金的时候了。

三、未来我国监理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