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是期刊评价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通过一定的规律计算出来的量化标准,它说明了这个期刊在其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能说明一个期刊的质量水平。影响因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指标: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
1复合影响因子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统计规范》将复合影响因子(U-JIF)定义为: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被评价期刊前2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2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计算公式为U-JIF=该期刊前2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复合统计源文献引用的总次数该期刊前2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
2.传统影响因子
传统的期刊影响因子,只是指“同时影响因子”,考虑的是期刊在统计年内被特定期刊源的引用率,最常用的 2 年影响因子,是指前 2 个出版年出版的文献在引用年内的被引率。这里“同时”是指用来计算影响因子的引文数据是从同一年的参考文献中得到的。这项指标反映的是期刊平均的文献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应该是评价编辑部近期办刊质量的指标。影响因子不可以用来评价期刊中的单篇文章,也就是不能用来评价科研绩效,评价科研绩效更合理的指标应该是“历时影响因子”。
3复合影响因子与传统影响因子的差异
期刊影响因子是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所长、《科学引文索引》的创始人、引文分析专家Garfield于1972年首先创用的。虽然他没有对统计源作出明确的解释,其实就是“科学引文数据库”。国内外计算影响因子的评价机构都是采用默认自己的数据库为统计源这一方式,计算各自的影响因子;因此,出现了不同评价机构对同一期刊不同影响因子的普遍现象。
选择数据库入编期刊和选择评价期刊的来源文献,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差别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要选择质量上乘的论文,选择数据库入编期刊会更多从读者需要和商业运营的角度出发,而选择评价期刊的来源文献,则应当从被评价期刊的影响范围出发。SCI自2007年已把会议论文对期刊的引用计入期刊的影响力;而我国多年来的期刊评价都忽视或无力做到评估期刊论文在会议论文及硕、博士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而未把这些学术论文对期刊文献的引用计入期刊的影响力,这显然低估了期刊的实际影响力。复合影响因子较传统影响因子较大变化在于,不仅计算了期刊在一定统计源期刊范围内的被引频次,而且累加了该期刊在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会议论文中的被引频次。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