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图书馆从 2003 年开始对中文现刊实行分类排架, 从便于日常管理及方便读者利用角度来看, 起初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 也逐步暴露出不少问题。
1. 类目设置不全, 标引深度不够
一般来讲, 考虑到期刊内容的综合性, 对期刊的分类标引应采取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根据馆藏期刊的学科分布、 数量, 确定适当的标引深度。 我馆期刊标引深度原先确定为3 级, 但近年来随着馆藏结构的调整, 期刊品种发生较大变化, 部分类目的设置、 标引深度已不符合实际需求。 如原先贸易经济类下期刊品种不多, 凡属该类的期刊均以 F7 为分类标识, 但随着我国营销学科的发展, 我院市场营销系的独立建系, 教师为我们推荐不少营销方面的期刊, 该类下期刊订购种数超过 30 种, 原有分类号的专指度降低, 不能继续沿用。
2. 同类刊的排列顺序混乱
同类期刊的排列, 原先主要考虑的是期刊对本馆读者的 “重要程度” (是否为核心刊、 读者利用率的高低等), 将该类下的核心期刊排在最前面, 然后为读者利用率较高的刊, 为利用率低的刊物,新订刊顺序排在相应类目现有刊物的后面。 这种做法在馆藏不作调整的情况下尚可, 但如果新订刊为核心刊物的话, 其排列顺序会在一般刊的后面, 这样原先的设计思路就无法贯彻, 也无法有效实现对重要期刊的推荐。
3.采用 “ 分类号 + 顺序号 ” 作为现刊索刊号及刊架标识, 使用不便
这种字母、 数字组合方式对读者来说不很直观,不易记忆。 由于各类期刊的起始位置不直观, 也不利于快速定位所需刊物。
4.期刊变化带来管理和利用上的不便
近年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图书馆订阅的很多期刊都出现了刊期、 开本的变化, 刊物增大报道容量, 突出时效性, 对期刊内容未做根本调整,虽然排架号不需变动, 但原有的 “一刊一架位” 的空间分配已不够放置期刊的所有卷册。 此外, 近年来期刊多版化的趋势明显, 如 《企业研究》、 《销售与市场》、 《财会通讯》 等刊物都针对不同读者群体推出了相应版别, 多个版别共用一个架位不利于对特定版别期刊的查找。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