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规范化是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需要。学术期刊由印刷版到光盘版、网络版不仅是形式的转变, 更是质的飞跃。数字化、网络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文字、图像等变成了数字信号, 使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简捷、。学术期刊作为数字化、网络化最重要的信息源, 必须统一格式, 统一标准, 统一要求, 说到底一切都需要规范化。学术期刊规范化是信息生产、传播、应用的需要。学术期刊作为科技信息的载体, 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编辑加工过程中, 如果不规范, 很可能影响信息的质量, 甚至造成混乱和谬误, 使信息的生产、传播、应用失去实际意义。
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 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在实践中,学术规范有着丰富的内容, 目前主要有学术研究程序规范、学术研究方法规范、学术论著撰写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论著署名与著作方式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等。加强学术规范建设, 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研究水平是当前学术界的当务之急。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得以展示和流通的重要环节和平台, 同时也是学术规范的重要关卡, 它对学术成果有着重要的审核、把关作用, 期刊的编辑、出版等各个环节, 都对学术活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学术期刊对于学术规范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那么, 如何充分发挥期刊的作用, 进一步规范学术研究呢? 对于学术期刊来说, 加强学术研究栏目的建设, 把好学术的关口, 既是加强学术规范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提升期刊品味与质量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 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 统一格式要求论文的格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引文、标题、摘要与关键词。对于规范的学术论文而言, 这四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但就每项的具体要求, 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规定。特别是引文格式,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好几个规范, 如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新闻出版署颁布的《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试行) 》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修订版) 》等, 但三者要求不一, 适应性不强。就目前来看, 国内学术期刊在发文格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同一期刊格式不统一, 引文与标题五花八门。这样一方面为那些图省事或抄袭别人成果的作者开了方便之门,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读者对论文的阅读。因此, 学术期刊要注重论文格式规范工作, 每一种刊物都应该参照国家公布的标准, 统一严格按照格式要求采稿和刊发文章。特别是引文, 引用标注应完整、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 包括作者、题名、出版地、出版时间、卷期、页次等, 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引文的确切性和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同时也为受众以此为线索的进一步查找提供了方便。
( 二) 强化编辑职业道德在社会广泛推行以数量化为导向、“以刊评文”为基本模式的学术评价导向下, 各界对期刊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学术期刊的编辑已经成为掌控学人及其作品命运的主宰者, 拥有很大的学术权力。这就使得各期刊的编辑往往成为了业界和高校教师争相拉拢的对象, 有一部分编辑在诱惑中丧失了原则, 致使大量平庸的人情稿、关系稿得以发表。因此, 学术期刊的编辑必须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 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对于学术研究的特殊意义, 求真务实, 坚持原则, 正确地行使手中的权力,做好学术论文“出世”的“把关人”, 拒绝发表那些不合规范、质量不高的论文。
( 三) 建立严格科学的评审制度评审稿件是保障论文质量和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的审稿和精选, 违反学术规范或平庸之作将大大减少。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普遍采用专家匿名审稿制, 但就我国目前学术期刊编辑部人力物力的实际情况来看, 要实施这类评审制度还不太现实。但可考虑采用编辑部审稿与外请专家审稿相结合的办法, 即编辑部专门聘请一批高水平的审稿专家, 对稿件进行匿名评审, 而当某些稿件的内容超出编辑部人员和专家组成员的知识范围时,应另请专家审稿。这将有利于增强审稿人员的责任感, 保障刊载文章的水平。
( 四) 规范用稿程序近年来, 由于学术期刊人手有限, 加之制度建设滞后, 许多期刊都不公布用稿的时间期限, 也不及时将处理稿件的情况告知作者, 投出一篇文章,往往苦等数月也不见消息, 突然又发现自己的文章已经刊载在某期上了。这种做法一方面违反了《著作权法》的规定, 侵犯了作者的正当权利;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稿多投”、“一稿多发”等问题。现行《著作权法》第 32 条规定: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 自稿件发出之日起 15 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 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 30 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 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 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由于某些期刊杂志社人手有限, 30 天的期限太过紧迫, 但杂志社可以通过公告的形式与作者约定一个适当的时限, 规定什么时限内作者不能一稿多投, 而超过这一时限便可自行处理。或者, 可以实行收稿回执制度, 即在收到每份稿件之后, 寄给作者一个回执,在回执中注明作者如果在某个期限内未能收到杂志社的采稿通知单, 则可自行处理稿件。此外, 对于决定采用的稿件, 应及时向作者寄发采稿通知单,告诉作者稿件将在哪一期刊发。这样便可以避免由于作者不知情而“一稿多投”, 同时也能提高期刊本身的信誉度。目前, 许多学术期刊都可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 网络的便捷性也为实施规范的用稿程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五) 鼓励匿名监督, 创设反馈渠道不管编辑的目光多么锐利, 也不管审稿过程如何严格, 在刊发的学术论文中, 总会有一些不规范的作品或是不规范的地方。比如引文, 学术期刊只能要求必须有引文部分以及引文有基本和统一的著录格式, 而对于引文内容上是否改变或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与原义、是否使用原始文献、是否使用近期版本等就无法保障, 因为审稿人员与编辑都不可能一一对所有拟刊发稿件的引文进行查证。此外, 审稿人员和编辑的阅读面总是有限的, 因而不可能发现论文中所有的抄袭和“一稿多发”的情况。那么, 要减少这些不规范的现象, 打击那些学风不端的作者, 则需要广大读者的参与和监督。可以借鉴国内某些学术期刊的做法, 创设一定的反馈渠道与方式, 鼓励读者对所刊发文章进行监督, 并且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 对失范者起到警醒的作用, 提高其失范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 要实施这一系列措施, 无疑会增大各个杂志社的工作量, 对编审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 强调学术期刊的规范化, 对于提高各学科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以及期刊本身的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期刊通过严格的评审与把关, 形成学术失范行为拦截、干预系统, 使那些不规范的论文无法问世, 从而可以对整个学术研究的规范化起到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 期刊如果能够充分重视学术论文的规范, 去除庸品、赝品与次品, 极力将精品的文章呈献给读者, 这本身就是一个提高期刊形象, 打造品牌的策略与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