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分析了信息时代高专图书馆的特色,阐述了高专图书馆针对信息时代期刊管理工作的变化,从为教学提供科研服务的现状、发展方向几方面,提出了高专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方向。
在信息化的今天,随着信息不断更新的日益变化,高专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承担着为教学、科研、读者服务等任务。期刊阅览室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师生服务,起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目前我校期刊基础管理工作,已经做到期刊到立即验收,验收后立即登记入账、编号、分类、迅速上架与读者见面;督促使用代刊牌,保障期刊从阅读架上拿出就放代刊牌,防止乱架现象,在期刊阅览室入口处加强巡视力度,使读者正确使用代刊牌,期刊管理人员要从细节入手,进行自我约束,每日早上整理期刊,便于读者取阅,期刊管理人员通过调休制度,延长开馆时间,每周工作日已超过70个小时,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一、高专图书馆特色
(一)高专图书馆不但拥有传统印刷型图书、期刊、报纸,同时还储藏了光盘和数字资源等。
(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高专图书馆在收集、整理、存储、加工传递等方面也迈入了电子化、网络化时代。
(三)目前,我校图书馆在基础设施方面都拥有计算机、网络设施、摄像、电子阅览室等,所有这些都为学校教育职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信息时代期刊管理工作
期刊由传统的纸质印刷文献发展为多种形式(如电子型、网络型、光盘等制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文献载体并存已成为高职高专图书馆馆藏的主要特征。期刊图书馆的馆藏期刊文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料,它包括各种电子期刊和网络信息资源为馆藏期刊文献;结构由单一的印刷型文献向多类型载体形式变化,多年来,印刷型期刊是图书馆的主要文献收藏,并为读者提供服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期刊以其容量大、检索迅速等优点越来越受读者的青睐。因此,在信息时代针对以上的变化,高专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应从分开展开行之有效的服务工作模式。
三、为教学提供科研服务的现状
(一)由于高职高专图书馆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了馆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个人专业知识不够,外语、计算机水平较低,不具备科研课题立项参考,信息加工、挖掘、创新等科研服务技能,使得高职高专图书馆与科研部门、教研科室沟通不畅。
(二)目前我校图书馆还是以纸质文献为收藏对象(包括图书、期刊资料、报刊等);阅读方式有办证阅读和馆内阅读两种,由于学校经费不足,图书馆建设资金方面受到限制,使图书馆很难满足信息时代读者需求,给读者查阅信息带来不便。
四、高职高专图书馆期刊管理发展方向
(一)优化期刊馆藏结构,突出期刊馆藏特色
为适应信息时代高专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及时的获取信息资源,高专图书馆要逐步加大电子期刊的储藏量,合理规划电子期刊的增长数量,根据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形成特色的电子期刊文献。目前期刊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传统纸本期刊,另一种是电子版本。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便捷的检索途径,也为图书馆保存期刊提供另一种形式,产生了网络电子期刊的问世,无纸质版本。网络电子期刊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快捷完善的学术交流模式。电子期刊的优势与劣势:优势:远程即时访问快速、方便检索、同时可打开多分杂志,没有空间限制,参考文献直接被链接,从检索和文摘链接其它资源,多人可以在同一时间访问同一篇文章。期刊摆脱卷期限制。劣势:阅读不舒适,打开文章翻页等缓慢,图片质量令人不满意,下载或打印花费时间,无法随时做读书笔记,如果打印阅读,纸张和油墨成本没有被节省,数据库退出一种期刊不被告知,读者还要受过电脑和信息素质教育,要熟悉该电子期刊或数据库内容,要有电脑等阅读设备。馆藏模式由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共同构成。现实馆藏是指图书馆拥有的包括纸质期刊、各种光盘、磁带、录像带等各类文献的总和。虚拟馆藏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可以广泛利用的网上信息资源的总和。综上所述,所以还必须加上传统的纸质文献,做到资源互补,充分发挥馆藏作用,使纸质期刊、电子期刊资源协调发展。
(二)强化电子资源建设与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高专图书馆网络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宗旨就是资源共享。按照资源互补、对口支援的原则,加强高职高专学校和其他科研信息部门的合作。开设CALLS等外文文献共享与传递平台,也为高职高专学校获取电子信息资源提供了宝贵支持。如今,应根据高职高专图书馆学科建设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以图书馆专业管理角度出发进行采集、加工、整理形成虚拟馆藏资源,给科研人员提供馆际互借,网上检索等服务,完善网络资源建设工作。根据教学科研人员要求提供网络课题服务,科技查新科研项目,这就要求咨询馆员为学科带头人服务,为他们提供课题论证,近期信息报道等服务。科技查新是科研选题、立项和参与科研成果管理决策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查新可以剖析课题的研究范围,追踪研究热点问题,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查新服务。
总之,在信息时代的高专图书馆,必须认真分析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从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在配套设施、管理模式、人员配置、服务范围、自我管理等方面谨慎探讨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剧烈的竞争和合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稳步的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