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数据及其对学术编辑素养提升的现实要求
大数据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数据量很大、 数据形式多样化的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数据类型多样性、数据密度低、数据产生和处理的速度快等特点。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存储和传播数量剧增,可以从TB进入PB乃至ZB或更高,应用大数据和现代化科学技术, 可以迅速地将所有期刊的纸质内容全部进行数字化的、 分类细致的大型数据库的存储和阅读及使用, 使得读者能够及时了解和获取所需信息,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并且,信息传播可以跨越空间距离,缩短时间距离,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途径更多,图书、期刊、报纸阅读也不再是有限的信息来源,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更便利、更迅捷;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传播更具有生动性、开放性 、互动性、易检性等优点,文字、图表、画像、声音的综合使用,使信息更加立体、生动、形象,极大地增强了吸引读者参与阅读的兴趣。大数据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信息资源本身、信息传播方式、信息接收方式、信息受众人数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 截至2015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 占比提升至90.1%, 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 相较2014年底提升2.4个百分点。大数据明显地暴露出传统的学术期刊的不足:出版周期长———大多为两到三个月, 有的甚至长达半年; 信息传递单向———总是从作者到编辑再到读者之间的流动, 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信息表达形式单调 ———只是以纸张、文字辅以图形、图表为表达方式。 大数据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信息如海啸般喷涌而来,但整体看,大多数学术期刊对于大数据的冲击置若罔闻,一如既往,固守常态。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术期刊编辑改革创新信心不足以及现代化科技应用能力不强的短板。学术期刊是学术生产、 传播载体和媒介,要“提供各学科最前沿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文化 ”,要“及时反映国内外学术界动态”,要成为“搭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的期刊和出色的编辑只有站在科技和时代的浪尖, 才能提供近期的科研动态、导出的文化产品、奉献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发现并培养有前途的学术人才、赢得读者参与和应用阅读期刊的热情, 发挥学导向进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大数据不可避免地对学术期刊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对学术期刊编辑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外视与内省双修,是大数据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提升自我素养之路。
二、积极“外视”:修炼自己成为具有先进思想和现代化科技使用能力的编辑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经济、科技、社会信息以及人们的思潮,每天都不断发生着变化,学术期刊的编辑只有积极“外视”,走出编辑部狭小的空间,铺展开广阔的视野,远眺社会与时代,才能感知时代的改变、信息的变化、学术的变化、人们思想的变化; 才能敏锐地关注到社会新热点、 科技新发现、市场新变化、创新新局面;才能使自己的思想体系、知识体系、现代科技技术使用能力不断地更新和提升;才能善于纳新、勇于创新,才能使自己蛹化成蝶、更新鹰羽;才能与时代同成长、共进步,才能把自己修炼成具有现代化意识和现代化能力的编辑。
(一)关注社会发展
在大数据和网络化时代, 澎湃而来的信息良莠不齐,很多信息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不信息、谬误百出信息甚至反动的信息混杂其间,往往蒙蔽了人们的眼球,也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雾霾。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 要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参与感, 时刻关注社会变化、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社会的进步、关心国家的发展、关心祖国的未来。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明辨是非,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只有这样,才能把个人的快乐、期刊的影响、国家的命运放在同24小时平;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大手笔;才能不断为读者生产出具有内容新、知识新、观点明的好产品。
(二)关注学术发展
学术水平是学术期刊的生命所在, 把学术性放在及时位,是学术期刊的根本。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但要具有较强的文字鉴赏水平,更需要具有较高的学术鉴赏水平和评判、修改、提升学术论文的能力。 要以所学学科为基础, 自觉地学习相关、相邻领域的专业知识,努力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及相关、相邻学科的学术发展概况,掌握所编栏目所涉及领域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以及所在学校科研重点研究项目的近期动态和难点, 通过开展学术争鸣,使学术热点得到关注,并及时发表具有较大价值和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引导并带动学术创新,推动学术潮流的向前涌动,形成编辑、学者之间,学术期刊、学术热点之间的良好互动。学术期刊的编辑要与自己所编栏目的作者交朋友,虚心向专家、学者和作者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学术期刊的编辑也要养成阅读和收集相关学术专业的、 价值比较高的纸质信息和网络信息的习惯,通过不断积累,掌握学术发展动态,通过不断积累,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此外,编辑部要为编辑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 编辑也要珍惜向同行们特别是学术期刊的同行们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开阔眼界,启迪思想。
(三)关注现代化编辑技术发展
大数据背景下, 信息交流平台打破时空的界限, 改变了传统编辑业务中用信函邮寄与作者沟通的方式,选题策划、组稿、审校、版式处理、资料查询、与作者讨论稿件,都可以通过网络,把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 通过支持其技术的相关电脑、 手机、PDA 等终端设备的网络交流平台如微博、微信、易信和QQ等。大数据背景下,在线投审稿系统,多采用玛格泰克、勤云、三才,或编辑部自主开发使用的Else-vier等,学术期刊编辑应熟练掌握所使用的信息系统流程及操作, 对稿件在网络流程中的去向心中有数并及时处理期间存在的问题。此外,新媒体也应用于编辑工作中,文字、图片、声音、图像Flash 等 ,期刊编辑都有所涉及 , 多媒体内容需要编辑具有熟练使用多种媒介的操作能力。现代化的编辑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编辑的理念和模式,给编辑工作带来了方便,也对编辑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术期刊编辑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编辑理念,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要勇于学习新媒体技术,积极尝试运用新媒体软件编辑稿件,要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 使自己能熟练运用网络和先进的编排技术,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满足现代化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勤于“内省”:修炼自己成为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编辑
(一)修心
在传统的观念中,编辑具有奉献精神。编辑既要有雕璞成玉的耐心和本事, 又要有甘于为作者做嫁衣的情怀,编辑乐此不疲地花费时间、精力和心血在作者的稿件上反复打磨。 编辑更是坚持真理、公正无私的化身,学术期刊编辑以学术价值为选稿及时要素, 视自己所编栏目和稿件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 为保障期刊和栏目的质量而铁面无私。 大数据背景下,各种信息杂芜,各种思潮涌动,物欲泛滥,浮躁难安。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要不忘初心。 要对期刊负责,对作者负责,对社会负责,要发现好稿件、发表好作品、创办好栏目,运营好刊物。要遏制学术腐败,坚决杜绝低质量的熟人稿、名人稿、富人稿。 要争取发表的每一篇稿件都应该是作者精心研究和编辑精心打磨的结晶,都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而不是低水平的赝品的一再重复。要做堂堂正正的编辑,不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奴仆。 这就需要学术期刊的编辑们面对各种诱惑时, 积极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要“慎”、“独”,要“宁静以致远,淡薄以明志”,要遵循正道、潜心学问、静心思考,要不断内省,修炼自我。
(二)修眼
学术期刊在传播先进研究成果、 引导学术研究发展的过程中,很好地履行了其学术功能。但随着人们对学术成果的重视, 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与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课题经费、奖金等级呈现了密切的关系, 使人们对学术的追求转变成了对金钱、学术权力、学术资源、学术等级、官位高低的追逐。 在有限的资源面前,一些人急功近利,不潜心学问,却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投机取巧,偷奸耍滑。其中,向学术期刊投递的论文中有专业的的: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和他的团队用三年的时间估算出 “2007年我国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2009年, 其规模已膨胀5.5倍,的销售额近10亿元。”此外,也有作者自己没有科研能力、没有研究成果可写、又想搭乘职称的风帆、只得抄袭拼凑的情况。如2009年在一家被多数高校认定为期刊的学术刊物上出现抄袭论文的消息,令人震惊。 大数据信息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他们提供了机会。 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想识别真假唐僧,就需要多阅读、用心阅读, 熟读所编栏目的相关文章, 眼界开阔了,材料累积了,心中了然了,火眼金睛就练成了,就能把假冒和尚打回原形。
(三)修笔
学术期刊的编辑也是学者,也属于科技人员。不仅职称评定需要编辑, 更需要编辑把对工作的体会、积累的经验发表出来供他人学习。论文练笔,还能促进编辑关注学术信息、阅读学术信息、获取学术信息、创新学术信息,也能增强编辑驾驭文字、整体构思、策划主题的能力,还能使编辑们体会出写作的辛苦, 进而更能珍惜作者的劳动。的学术编辑,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尖端、先进的学术见解,高尚、积极的审美趣味,民主、自由的思维方式,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都能够在论文中得以体现, 这样的论文必定能够为读者提供学术论文写作的典范。
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的信息鱼目混珠、汹涌而至,对当代社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生价值观和学术研究方式方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随之, 不可避免地对学术期刊的创办和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作为学术信息的择选者与者, 学术期刊编辑只有正视大数据带来的变化,纳新创新、开放自我,同时,不忘初心、修炼自我,外视与内省并重,才能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编辑素养,出色完成自己的编辑职责,不负学术编辑的使命,推动和引领学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