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博士生获取学位要求发表SCI论文,即发表在SCI期刊上的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有些高校导师要求发表四篇SCI论文,有些导师要求发表两篇SCI论文。反正攻读博士学位是绕不开发表SCI论文。
一、方法/步骤
1.SCI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期刊的数量上,SCI期刊官网上有460多本。全球那么多博士论文、研究论文都往这上发表,真的不容易。不过,这些期刊有些是月刊、半月刊、周刊,所以期刊总论文数量并不小。
2.怎样评判SCI期刊的含金量呢?世界公认的标准是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数量越高,说明其影响力越大,也就说明期刊越好。影响因子可以同学科之间比较,不能跨学科比较。这一比较,就很清楚哪本SCI期刊的含金量高啦。
3.接下来是SCI论文投稿过程。首先写文章,所有SCI期刊都是英文,所有必须用英文写论文,对不少朋友是个挑战。有些英文水平不高的人,可以先写成中文论文,再翻译成英文。如果英文水平足够,最好直接用英文写,可以少一道工序。
4.论文写好后,再确定投到哪本期刊。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博导给文章地位,建议投稿的SCI期刊。
5.接着上期刊的官网找投稿指南,了解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是哪些类型的。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章要求投稿的格式或模板。通常包括三种:综述、通讯、全文。综述通常是期刊邀请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写,咱们不考虑。通讯很短,要受期刊篇幅限制,一般报道特别新颖、热门的话题,类似新闻。全文对篇幅限制不大,通常5~20页A4纸篇幅,文章是学术论文。
6.投稿一般由导师来做,他负责联系期刊的编辑,大部分期刊都有网上投稿系统,投稿还需要自荐信。主要写这篇文章的想法是什么,做了哪些工作,得到什么成果等。期刊还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这个导师会推荐的,咱们可以不操心。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投稿经验,主要涉及杂志的选择,编辑和审稿人的选择,以及如何回复审稿人这几方面。
二、杂志的选择
杂志怎么选,首先你得知道有哪些杂志可以选。一般来说,杂志的来源有以下一个方面:
第一,通过Web fo Science里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里影响因子区间进行筛选,或者按照其他要求(例如杂志社、地区、JIF Quartile等)进行筛选;
第二,基于平时的积累,平时看文献的时候看到一些和你研究类似或者相关的文章,或者是把你认为某些研究水平和自己相当的文章所对应的杂志记录下来放在Excle里;
第三,当然是导师或者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的推荐啦;
第四,还可以是你参考文献里面的一些杂志,或者你有找模板文献写论文的习惯,那么模板文章的杂志社也是很好的选择啊。
筛选出了杂志接下来就是评价杂志,可以从多个指标来评价,例如:杂志的Scope和Topics、一审时间、影响因子、分区、近期文章质量、综合/专科期刊等。这时候可以剔除一些不符合自己投稿要求的文章,然后在一些网站或者社区了解剩下这些杂志的别人的投稿经验,最终给剩下的杂志按照之前的指标来打分,做一个排序。(排序的好处就是有据可依,给出了最优项和次优项,即使第一个杂志被拒了也能马上找出第二个杂志投稿)。当然,这一切是基于你对自己文章水平的判断,多看文献是王道会培养你对文章质量评价的能力。
此外,对剩下的杂志还应该有一些排除条件或者一票否决条件,比如Clarivate Analytics上被镇压或者警告的杂志,或者是灌水可能性很高的杂志,或者一些自引率过高的杂志,此外本人也不是很喜欢中国人投稿比例过高的杂志,也不喜欢一审过久的杂志(3个月以上之类的)。最后通过Web fo Science的引文报告计算实时影响因子(尤其是上半年投稿的文章),如果符合你的要求,那就大胆地投出去吧。
2.编辑和审稿人的选择
如果杂志网站投稿的时候可以不需要选择编辑,那么建议不要选择,留给杂志社让他分配合适的编辑。如果必须要选择编辑,请不要随意选择,先把可选编辑看一遍,如果可选项很多,那么可以限制条件(比如编辑为中国人,或者副主编及以上成员)。之后去Pubmed上查找下编辑的文章,去掉非该领域和该领域大拿的编辑,选择和文章研究方向和那么点交集的编辑。然后看下编辑的文章,每年稳定发10分以上的编辑建议不要选择,最终剩下的编辑是偶尔大文章,经常发文IF在3-8左右或者和投稿杂志IF相当的编辑。理由就不赘述了,讲个故事大家意会下:2年前小弟审过一次稿,来自沙特,文章很一般,看完后写好意见建议杂志拒绝该文章,突然脑袋闪过这让我审稿的杂志IF也才0.7,马上改为修改后再决定(我们往往会用固有的科研思维来判断研究的好坏,容易忽略杂志的实际情况,编辑和审稿人也可能一样)。
审稿人的选择和编辑一样,可不选就不要选择,让编辑自己找。如果必须要给那么不要随便推荐。我的方法通常是把自己文章的的关键词拿出两个或者把关键词的概念泛化后检索,在最近1年内发过文章的通讯作者中找,结合文章质量,避免领域大拿和高分文章作者,同时考虑地区平衡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中国各找一个。这样子找出来的审稿人是比较关注研究热点,同时和你的研究方向有交集,对你的文章很有可能感兴趣愿意接受审稿的。
其实“感兴趣”对于编辑和审稿人是很重要的,感兴趣的前提是他要有点了解你研究方向的内容,但同时没有完全掌握该研究方向的前沿。通俗点讲就是懂那么点但是又不是很懂。这也就是我选择编辑和审稿人的主要逻辑。当然,如果你是想让自己的文章经过“战火的洗礼”,那么选择领域里的执牛耳来审稿或者选择大拿作为编辑就很符合要求了,这对文章质量的提高是绝对有帮助的,但同时也可能对文章的拒绝也很有“帮助”。
我的4篇文章,2位编辑是中国人,其余2位是杂志主编。曾经因为理解不了编辑回复过来的意见发邮件给他,编辑(中国人)直接回复打这个电话138xxxx8888,无比紧张地拨过去,编辑第一句话:你这个文章我还是很感兴趣的,就是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挂完电话那个高兴啊。浙大校庆期间,研究生会在微博上和南大,武大以及上海交大的研究生会你侬我侬的,给我找编辑和审稿人提供了不少灵感(个中缘由只可意会也)。
第3篇文章投了FASEB J,编辑直接选择了主编。一开始,师兄推荐过这个杂志,自己也留意了下,就放在Excle里面了。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一个审稿邀请的邮件,一看是FASEB J的主编发来的,我审完后一个感觉:这么差的文章主编自己手上没拒就发来了,难道这杂志这主编这么…于是,我后面把自己的文章投给了这个杂志也选择了这个主编,然后就是过程很坎坷,结果很美好。
三、如何回复审稿人
先来讲讲对审稿人的定位吧,很多人会把审稿人定位为“皇帝”,说一不二,要求必须满足,一开始我也是这样,response里面开头必夸审稿人厉害,逻辑清晰、思维牛逼、审稿仔细、该意见对文章提高极有帮助云云,thanks和sorry反复出现。直到近2次修改文章,审稿人意见之细致和刁钻,甚至个别意见看起来很是无理,终于耐不住心中的怒火,我向老天大声说“我要怼回去”。结果审稿人居然都接受了,当然我也不是全都“怼”啦,先回答几个问题夸一下审稿人牛逼厉害,选择其中一些很难回答以及与个人文章思路不符的问题合理的解释(DUI)回去。经过此役,审稿人在我心中的定位变为了“科研指导者”,不再是上下关系而是平等关系。对于指导者的意见取精华弃糟粕,因为你比指导者更了解你的文章。就算审稿人拒绝了你的修改意见,你仍然有机会向编辑Argue啊,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