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怎样预防“ 转岗 ” 科技期刊编辑能力的退化

摘要:由科研岗位转到编辑岗位的编辑在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他们具有学历高,具备科研实践能力,学术素养高的优势。但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中,由于对学术素养重要认识不够、时间精力不足等原因,忽视了学术知识的学习和更新,造成了学术能力的退化。

科技期刊是科研工作者存储、展示和交流科研成果的主要平台。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作为编辑出版过程中的活动主体,是影响期刊质量最活跃的因素,需要具备良好的学术鉴赏力、科学素养和服务意识[1]。编辑的工作,是为科研服务,从内容上看乃是学术工作。因此学术能力是编辑人员必备的首要素质。近年来,由于科技期刊编辑部人员的紧缺,以及对专业技术知识的高要求,由科研岗位转至编辑岗位的人员比例逐渐提高。这些“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因为受过规范和严格的科研训练,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学术素养的优势,使其能够很快胜任编辑工作[2]。笔者作为其中的一员,深刻的体会到这些优势在编辑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离开了科研一线,进入编辑工作岗位后,笔者却感受到了自身学术触觉的钝化和知识结构的老化,表现为对学术领域内的新进展新热点不了解或了解延迟,阅读文章时看不懂的专业术语越来越多等。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时的停滞不前就将意味着落后和退化,长此以往,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必将彻底失去原本在学术能力上的优势。无论对于期刊的长远发展还是编辑自身的个人职业前景,这都将是巨大的损失。因此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必须重视学术能力的退化的现象,保持自身具有的学术优势,并采取有效的途径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

1、“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能力退化的内外因

对保持和提高学术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造成“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能力退化的内因。笔者在来到编辑岗位的初期,想当然的认为编辑对于学术能力的要求远低于科研人员。凭借自身已有的专业技术知识的积累,完全可以满足编辑工作中对于学术能力的要求。因而放松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经过了几年的工作实践,才深刻地意识到编辑的学术水平、学术品位对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核心作用。繁忙的编辑工作使编辑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造成“转岗”的编辑学术能力退化的外因。“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在刚刚踏入新岗位的几年,需要系统全面的学习编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编辑规范,了解编辑出版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在新媒体、融合出版的时代,编辑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新兴的媒体传播技术以及一定的市场经营和推广的理念。而绝大部分编辑部都不可能专门给出时间让编辑进行编辑技术知识的学习,只能是“边做边学”,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积累和摸索。这必将占据编辑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使其不得不放松甚至放弃对学术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编辑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如果编辑一味地低头蛮干、闭门造车,任由学术能力退化,不仅不利于编辑工作质量的提升、刊物的长远发展,编辑自身也将难以得到持续发展。“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如果失去了学术上的依仗,又并非编辑出版专业的“科班出身”,必将在高手如林的编辑职业技能竞争中落于下风。此时的编辑将会面临无所适从的职业发展前景,从而产生巨大的挫折感和失落感,失去对未来发展的前进动力和信心。即使“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能够快速地掌握编辑技能,在面对现代新型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在出版领域中显现出无法比拟的优势时,当编辑校对、数据识别、信息搜集等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用人工智能代替,所有的编辑人员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3]。

2、“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需具备的学术能力

与科研人员在学术能力上要求的“专、精、尖”不同,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需要结合实际的编辑工作需要,应具备以下几点:

2.1 前沿的学术触觉

选题策划、专栏专辑策划、组稿是编辑的重要工作。选题需要切中学术热点,契合国内外学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满足和适应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革新的需求。这就需要编辑具备前沿的学术触觉,能够敏感的掌握学术动向,抓住学术热点。然而,在学术期刊竞争激烈的今天,热点领域的文章必然是受到多方面的关注,是国内外优秀期刊积极争取的对象,编辑在面对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更应该有前沿的学术触觉,敏锐地捕捉学术动态,探察刚刚崭露头角的学术课题或学术方向,并积极策划相应的选题,专栏和专辑,实现科技期刊在学术领域内的前瞻性和引导性。

2.2 敏锐的学术眼光

遴选优秀稿件是编辑的基本工作,编辑作为学术期刊质量的“守门员”,对稿件质量的初步评判直接关系到期刊的质量[4]。因此,编辑需要用学术眼光认真审视挑选,选出具有新颖性、探索性、理论性与研究性的优质稿件。在挑选优质稿件时,各方面都很优秀和完善的稿件自然不会逃过编辑的“法眼”,然而在现今大量优质稿件外流的大背景下,国内的科技期刊往往要面临瑕疵稿件在来稿中占据了相当比例的现状。部分研究生或初次撰写科研论文作者的投稿文章,常常出现文章观点表述不清、逻辑性和连贯性不强等问题。然而抛开这些表层的问题,当深入阅读这类文章,将会发现部分文章反映的科研工作实际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表现为有独到新颖的见解,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研究结果极具理论和应用价值,能够引发人们的讨论和关注等。此时,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才能发现这些潜藏的价值和内涵。编辑需要练就这样的一双“慧眼”,发掘出更多此类“内秀”的稿件,这也是解决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2.3 深度的学术积累

编辑对文章的编辑加工,需要凭借自身的学术鉴别力,发现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帮助作者对文章进行修改,需从学术的角度审视文章的问题。这需要编辑深入地阅读和分析文章,深刻理解作者的观点、使用的方法,以及从逻辑上判断作者得出的结论。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学术素养是很难做到的。当碰到有“瑕疵”的稿件时,编辑甚至需要比作者具有更高的学术素养,帮助作者解决文中的问题,以抹去尘埃,让藏于其中的明珠散发出熠熠光辉。

2.4 良好的学术沟通

编辑在审编稿件过程中,必然要和作者进行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退修稿件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当编辑提出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作者按要求修改时,必须有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笔者在工作中给作者提出修改意见时发现,如果是写作规范方面的意见,比如文章署名规范、参考文献引用规范、符号的正斜体和量单位的规范等,作者通常是无条件地接受,这应当是出于作者对编辑在编校方面专业性的认可。而如果是文章学术相关的意见,作者往往会提出质疑,编辑在作者心目中可能会被归为“外行”,对编辑给出的建议持有怀疑的态度。此时编辑就需要体现出相当高的学术素养,提出的问题必须准确而切中要害,给出修改建议恰当而专业,当作者提出异议时,能佐以权威文献或专家意见,让作者认识到编辑其实是“内行”。在学术水平上获得了作者的认可,必将使作者对编辑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使作者和编辑达成默契,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基础,并进一步开展真诚合作。而要作到“内行”,就必须真正具备“内行”的水平,在常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作者面前,也只有“真金”才不怕“火炼”。

3、“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防止学术能力退化的途径

3.1 定期浏览和阅读文献,保持专业学习激情

阅读文献是掌握学术动态、把握学术热点的重要途径。编辑可每天抽取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快速浏览本专业领域内顶尖杂志或综述类刊物近期刊发的文章。而编辑在阅读文献时的关注点与科研工作者不同。科研工作者是根据研究的兴趣和方向查找和阅读文章,大部分需要精读;而编辑的阅读面应该更加的广泛,可以根据引用率的高低浏览文章,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关注标题,关注出现的新名词,或出现频次较高的专业词汇,这样就能做到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学术动态和学术前沿,培养敏锐的学术触觉。另外,编辑应该关注文献作者的信息,将其作为潜在作者和审稿专家资源。

3.2 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深度培养学术素养

通过参加各种层次的学术会议,去学习、去交流、去跟踪,增长学术见识,及时地掌握国内外高端学术动态。同时,科技期刊编辑在平时组稿、审稿工作中,与作者以及科研团队进行经常性的交流,这也为编辑提供了一个讨论问题、学习知识的绝佳途径,可以弥补编辑在缺乏专业科研人员引导下,仅仅通过阅读文献和参加学术会议,存在涉及面较广,而深度不足的问题。有利于编辑进一步收集、提炼、整合相关学术信息,适时地对有关内容进行扩充查阅和延伸学习。而转岗的科技期刊编辑与原先的科研团队有着一定的感情维系,可以继续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在实际开展科研工作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可参加科研课题组内部定期召开的学术讨论会,听取科研一线工作者们的文献调研报告和研究进展汇报,这对于了解该领域的前沿状态、进展情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编辑可利用自身优势,弥补科研团队的不足,如指导研究生规范撰写论文、帮助其修改文章等。或利用自身知识面宽的特点,能实时地了解和掌握多学科领域学术动态的优势,从而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良的建议,帮助其进一步拓宽思路,开创新的格局。

3.3 定期反省和审视自身的问题,提升学术能力

编辑在工作中时刻关注自身的学术能力。当出现学术能力退化的信号时,如在原本很熟悉的专业领域内出现越来越多“眼生”的专业术语,浏览文献标题不能一遍读懂含义,精读一篇专业文献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编辑应立即警醒地意识到可能存在知识结构老化的情况,从而应反省和审视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不断提升学术能力。编辑在积极参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也应该尽可能的撰写科研论文。一方面,系统总结自身的学术知识;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编辑通常扮演着为他人文章“挑刺”的角色,当自己撰写的论文投稿到其它期刊,特别是国外的专业期刊,受到国外专业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批评时,将能够获得更有针对性更专业的学术指导,也能更直接地获取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和潮流的信息。学术能力是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从科研岗位转到编辑岗位的科技期刊编辑具备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如果盲目乐观、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这一点点的优势必将被奔流不息的科技发展浪潮淹没。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带来的对编辑职业的冲击,促使着科技期刊编辑向职业编辑和专业学者的复合角色转化[5],具有学术优势的科技期刊编辑更应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占据先机,为刊物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为自身未来职业发展道路开辟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1] 史锐.科技期刊编辑的修养与提高[J].编辑学报,2019,31(2):231-236.[2] 郭涛.从科研到科技期刊编辑的转岗体会[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1):257-259.[3] 姚玲.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如何提升学术能力[J].编辑学报,2017,29(2):145-148.[4] 杨荣华.学术期刊编辑应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J].学术探索,2014(1):126-128.[5] 洪江星.浅析科研技术人员到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转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33(8):194-196

作者:邓媛;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编辑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