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技期刊中优质审稿人如何其办刊实力

摘要:为尽快提升科技期刊整体办刊实力,采用文献分析法,并结合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学术水平难以满足期刊发展要求的现状,提出科技期刊应选择优质审稿人,特别是学术水平高的优秀青年审稿人充实编委会队伍,并对他们实行契约化管理、强化考核、动态调整、精细服务,切实发挥编委办刊的作用。通过不断优化科技期刊编委会结构,使科技期刊的编委会真正承担科技期刊改革和发展重任,整体增强科技期的办刊实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省科技期刊有了巨大的发展,现有207种科技期刊,其中162种是在改革开放期间创办的,占78.26%。目前中文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规模均居全国第4位,办刊质量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近5年来被SCI、Scopus、Ei Compendex等国外知名数据库收录的湖北省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呈上升趋势。据湖北省中文科技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2011版、2014版的情况统计,每版均有62种及以上的刊入选,占比32%以上,高出全年核心期刊评选比例(三版的最大值为20.77%)。第一至第三届(2013年、2015年和2017年)湖北省科技期刊获得中国百强报刊奖(科技期刊奖)分别为5种、3种和4种[1]。我们为湖北省科技期刊发展取得骄人成绩而庆幸时,不免要思考,新时代湖北省科技期刊如何才能整体进入一流刊的行列。一流的科技期刊需要一流的编辑人才。据197种湖北省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的学历统计,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为主,全部在硕士及以上的期刊有27种,占13.71%[1]。期刊界按稿件由编委送审还是编辑送审的方式,分为编委办刊和编辑办刊两种不同的办刊策略,前一种是国外科技期刊普遍采用的。周俊和刘岗等[2-3]认为,因我国的编委会存在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晰,编委挂名、官员化严重,编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编委会办刊不适合国内期刊界。徐军等[4]认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办刊思路是依托编辑办刊,通过提高编辑队伍的学术水平,使编辑科研化和学者化,让他们成为能承担编委大部分工作的学科编辑。如果根据湖北科技期刊现有的编辑人员学历结构,编辑人员全部实现学者化和科研化转变还须假以时日,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对科技期刊激烈的竞争压力、生存发展压力,对编辑人员培训提高的同时,加紧对编委会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制度、调结构、明责任等方式,充分发挥编委会办刊效能,不失为一个可取之策。笔者认为,将优质审稿人充实到编委会队伍是优化科技期刊编委员结构,增加办刊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1、审稿人:科技期刊编委结构调整的优选资源

科技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对期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职责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编委和审稿人都承担为期刊审稿的责任,两者都是期刊优质稿件的贡献者。不同是的编委责任更大,他们首先要根据期刊的办刊特点,凝练办刊方向,其次要根据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极力邀约稿件开辟特色栏目,再次要把关与自己研究领域内相近的论文质量并决定最终是否发表。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宣传期刊也是编委不可推卸的责任[5-6]。因体制障碍,科技期刊编委的许多职能空心化,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编委会要真正引领科技期刊的发展,必须吸纳一些想为科技期刊做事,也能为科技期刊做事的优秀专家学者进来。笔者所在的刊曾经有这样一个编委,他是某学科的知名学者,为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开辟了一个特色栏目,亲力亲为邀约高质量的稿件,并且认真评审,栏目的影响力在国内迅速提升。几年后,该学者不再任编委后,栏目也随之停办了。可以说,一个负责任的编委可以拯救一个栏目甚至一个刊物。科技期刊的审稿人有的是自由来稿或邀约稿件的作者,因其稿件质量高,被邀请为审稿人;有的是因为学术影响力大而被聘为审稿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为科技期刊方便快捷找寻、发现审稿人提供了便利。科技期刊的审稿人构成较编委而言,来源广、人数众、专业结构和年龄、职称结构多样化。科技期刊能便捷地从中发现、挑选优质的审稿人进而发展为编委会成员。事实上,这也是国外学术出版界的做法,如美国的Science PublishingGroup[7]。

2、科技期刊优质审稿人的特点

2.1敬业精神强

科技期刊众多的审稿人中,有些人确实表现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淡泊明志、潜心科学研究,在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威望。对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较全面,能站在学术至高点,对稿件的优缺点进行全面中肯的评价。多年的编辑实践中,笔者经常遇到某些专家的评审意见详细、深刻,有时除审稿意见单外,还在文稿上批注具体的修改意见,其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

2.2尊重爱护作者

科技期刊的来稿许多为青年作者的处女作,逻辑结构、语言表达、引文格式等方面难免存在许多瑕疵。优质审稿专家不是高高在上对文稿进行批评,而是充分保护青年作者的科研热情,耐心地引导青年作者阅读相关的科研文献,给作者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帮助作者提升文稿的质量,使作者在文稿的修改、补充完善中接受一次科研精神的洗礼。同时也为期刊培养了大批潜力作者。

2.3契约意识较强

科技期刊的优质审稿人有的是从国外回来的知名学者,有的身兼国外著名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人。国外期刊对审稿人的契约管理,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审稿习惯。具有很强的保密意识,对文稿的学术规范严格把关,对评审稿件认真负责,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评审完稿件,如有特殊情况,能及时告知。而不是久拖不审,或者将审稿工作当作负担应付了之。

2.4积极支持科技期刊的发展

科技期刊优质审稿人积极协助科技期刊组稿,将自己高质量的稿件投到科技期刊、推荐优质稿件,并且乐于发挥学术团队的力量,助力科技期刊开辟专题研究栏目。对于科技期刊的加急处理稿件,能牺牲休息时间,及时评审,确保科技期刊的正常出刊。对科技期刊发展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8-11]。

3、科技期刊以优质审稿人优化编委结构的管理方式

科技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都是办刊的重要依靠力量。科技期刊的审稿人与期刊之间是一种松散联结的关系,而编委会是一个正式的组织机构。科技期刊每年可以通过网刊、QQ群、微信公众号评选的优秀审稿人,然后从中选择合适的人进入编委会这个正式组织,加强考核管理及服务以发挥他们对期刊发展的更大效用。

3.1加强聘用管理

将优质审稿人充实到编委中来,并不是要将原来委任的“官员化”编委马上挤兑出去。期刊的编委往往30~70人较为合适[12],而目前科技期刊的编委人员大多在20~30人,是有增容空间的。原来委任的编委采用“老人老办法”管理,通过退休或不担任行政职务而自然退出。新增的优质审稿人按“新人新办法”———聘用制管理,明确聘用的期限,聘期的权利和义务,将编委的职责落到实处,使新增编委成为一支科技期刊发展壮大可依赖的力量。3.2考核激励制度化对新增编委的考核可以半年或一年一次。考试方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编委自评和科技期刊编辑、作者评价为依据。对于表现优秀的编委颁发荣誉证书[13],并辅以相应的物质激励。通过考核激励新增编委的责任感,同时对科技期刊委任的编委也是一种鞭策,激发科技期刊编委会的整体活力。新增编委在聘期中考核成绩不佳的,科技期刊领导应及时和编委沟通,分析原因所在,协助新增编委做好相关工作。

3.3结构调整常态化

结构调整既包括每年新增优质的审稿人,又包括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编委委员根据原因分类处理,还包括对于聘期满的编委续聘或终止聘用。通过动态调整,使科技期刊编委会的结构始终处在优化的过程中。同时,科技期刊应重点挖掘中青年优质审稿人。对那些学术水平较高的青年作者,提供科技期刊的办刊宗旨、影响因子、被知名数据库收录及期刊获得各种荣誉奖励情况等信息及科技期刊的质量管理办法等,让他们对科技期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将他们发展成审稿人,最后择优聘为编委。让青年编委充实到编委队伍中来,一是可以优化编委的年龄结构,二是青年编委处于学术生涯上升期,会珍视编委这个荣誉,从而积极协助推进科技期刊的各项工作[14]。

3.4服务精细化

新调整的编委对期刊编辑人员是陌生的,对办公流程也不是太熟悉。相关学科的编辑要做好细心的服务工作,将稿件的储备状态、近期的组稿计划与编委仔细沟通,积极协助编委组织相关的学术活动,并协助编委组稿。对编委组来的高质量稿件,及时认真处理。对编委自己及组来的稿件发表后的下载及引用情况定期向编委反馈,并对热点文章通过多种媒体向读者推介,提高编委的学术影响力,激发编委的学术成就感,从而让编委自发地感到为期刊工作的神圣感和荣誉感。随着新时代创新驱动进程的加快,科技期刊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编委会是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掌门者,办刊质量的把关者。将优质审稿人充实到编委会中来,不断优化编委会结构,既能对我国现有的编委会体制进行稳步改革,也契合科技期刊办刊发展的需要,使科技期刊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办刊影响力,实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1] 颜昌学.改革开放40年湖北科技期刊发展回顾及展望[R].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会刊,2018,62(2):17-33.[2] 周俊,彭文彬,余毅.适合中国国情的编委办刊策略———将编辑培养为专职编委[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93-96.[3] 刘岗,魏海明,王婉,等.编委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239-243.[4] 徐军,陈禾,张敏.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与实践———以Friction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8):853-859.[5] 朱晓文,宋冠群.编委会对提高期刊质量所起的作用[J].编辑学术期刊,2013,25(6):56.[6] 张艳霞.编辑视角下学术期刊编委会的职能与实现[J].北京印刷学院学术期刊,2017,25(8):141-143.[7]Science PublishingGroup.Become a reviewer[EB/OL].[2018-10-25].[2018-02-24].[11]段为杰,段桂花,于洋,等.如何提高审稿效率而保持科技期刊的竞争力[J].编辑科技期刊,2017(S1):95-96.[12]朱大明.科技期刊编委会人数规模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33-38.[13]刘岭.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审稿中的需求与服务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5(10):1242-1245.[14]吴学军,王亚秋,彭文彬.优化科技期刊编委会构架[J].科技与出版,2017(9):51-53.

作者:邹小荣 邹菁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