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法学研究》杂志,半年刊,由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域外经验、学术评论、会议综述等。杂志是一本专注于网络与信息领域法治研究的国家级期刊。该杂志旨在探讨和解决网络发展背景下理论与实务界的最新问题,并交流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它致力于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融合,促进理论与实务的对接,以催生新理念、新思想,为我国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与网络信息法律实务打造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网络信息法学研究》杂志的投稿要求严格,强调学术主题的明确性、创新性,并要求符合学术规范。稿件内容应与网络信息法学密切相关,并具备创新理念。此外,杂志还注重法律规则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变动性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法律的滞后性问题以及网络中间平台的发展对传统法律的挑战。该杂志由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体现了该组织在网络与信息法研究领域的核心和中坚作用。杂志的宗旨是汇集国内外网络信息法领域的理论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成果,引领和推动中国网络信息法的发展。
研究报告 域外经验 学术评论 会议综述等
(1)提供中文内容提要,提要篇幅为200—300 字。力求充分说明文章的核心、论证方法及研究价值,语言准确精炼。
(2)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必要时可以进行内容的修改。
(3)文稿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可靠,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4)凡在正文中出现的所有引文、引语、数据等引用资料,请务必注明精确出处,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内注明,并在文末参考文献中列出相应信息。
(5)基金项目:格式如:“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获多个项目资助的,项目之间用“;”分隔,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2个基金项目。
(6)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务职称,学历学位、工作单位、研究方向等。作者简介用脚注,宋体小五号字。
(7)文稿要求论述充分有力,研究方法严谨创新。请勿一稿多投。本刊实行匿名评审和三审定稿制度,审稿周期大约为1个月,作者可随时致电咨询。
(8)注释:解释题名、作者及某些内容,均可使用注释。能在文章内用括号注释的,尽量不单独列出;不随文列出的注释,标注符号应注在需要注释的词、词组或语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9)参考文献仅列出最主要和正式发表的,按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引录,并在文章相应位置以上角标标明。
(10)稿件全文推荐采用Word文档格式,正文字号为5号宋体,其中图、表中的文字和数字用小5号楷体,表格形式为三线表。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0.23
人气 39990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0.32
人气 24570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6
人气 22012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8
人气 22001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5
人气 21242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37
人气 20271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1.08
人气 18942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65
人气 18329
统计源期刊
影响因子 0.41
人气 17678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53
人气 15904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