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声音研究杂志
人气:23

音乐与声音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 国际刊号:--
  • 国内刊号:--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21
  • 发行周期:半年刊
  •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期刊收录:
杂志订阅进度可追踪,送货上门加入购物车

音乐与声音研究杂志简介

《音乐与声音研究》杂志,半年刊,由中国传媒大学主管,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听觉文化、流行音乐文化、声音分析等。该刊以半年刊的形式发行,旨在汇聚国内外音乐与声音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和前沿实践经验。

杂志立足于音乐学、声音研究、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重点关注音乐数字人文、音乐产业、音频产业、录音艺术、电子音乐、听觉文化、声音互动技术、声音景观与生态等前沿领域。其内容编排注重学术性、原创性与专业性,形成了与其他国内音乐期刊的错位发展,有效补充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版渠道空缺。

《音乐与声音研究》的主编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李俊梅教授担任,副主编为俞锫教授。期刊还邀请了国内外重要的学术领军人物担任编委,构建了广泛的学术网络,进一步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

为推动学术交流与实践应用,杂志编辑部组织了“声音学术周”“录音大师班”以及“丹尼奖国际电子音乐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应用场景,也与期刊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自创刊以来,《音乐与声音研究》凭借其高质量的内容和跨学科的特色,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并在音乐学界和声音艺术领域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杂志栏目设置

听觉文化 流行音乐文化 声音分析 

音乐与声音研究杂志特色

(1)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金背景。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获得基金项目的文章应注明其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2)图不宜过大,高与宽的比例应在5∶7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3)文章大标题不超过20字,要简明、具体、可以概括全文,特别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加副标题。

(4)来稿必须观点鲜明、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文字规范、通畅。

(5)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600字(词)左右的中、英文摘要。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要列出主要数据和具体统计学结果)、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6)注释采用页下注(脚注)的方式。页下注(脚注)中引证文献标注项目一般规则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书名、报纸名等用书名号标注;英文中,文章名用双引号标注,书名以及刊物名用斜体标注。

(7)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的参考文献请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标在引用处。

(8)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加逗号分隔;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顺序相同的数字;所有单位用一个圆括号括起。

(9)论文作者保证该论文为原创作品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论文作者承担。所有稿件请投编辑部,勿寄个人。

(10)正文中的文献号码,请写于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号。引用文献一般不超过20篇。引文必须准确,与原始书刊资料核对无讹误。

网友评论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

友情链接
你好,需要期刊咨询服务吗?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24:00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客服服务
期刊咨询
订阅咨询
投诉留言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