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杂志,半年刊,由广西古代文学学会;广西民族大学国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岭南(莞邑)文化研究专题、域外汉学研究、传统文化教育及普及推广研究、学者访谈、著作评论、传统文化会议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杂志创刊于2019年,是由广西古代文学学会和广西民族大学国学院主管、主办的全国性文化类期刊。该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致力于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杂志的创办旨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用与全球化传播,为学术界、教育界及文化产业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交流平台。它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坚持辩证地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关注传统文化对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杂志内容丰富,涵盖古典文献研究、古代历史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及区域文化研究、岭南(莞邑)文化研究专题、域外汉学研究、传统文化教育及普及推广研究等多个栏目。此外,还设有学者访谈、著作评论、传统文化会议等特色栏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杂志已被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录,并入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它在学术界和文化界逐渐成为研究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岭南(莞邑)文化研究专题 域外汉学研究 传统文化教育及普及推广研究 学者访谈 著作评论 传统文化会议等
(1)本刊用稿采取三审四校制。来稿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主要作者简介、正文、参考文献等。
(2)文章主题明确,数据可靠,书写准确,图表清晰,文字简练,内容齐全完整。
(3)若论文是基金项目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课题名”(项目编号),列于首页脚注中作者简介的上一行。
(4)引征注释以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排,翻译文章中,译者需要对专有名词进行解释说明,并以【*译注】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如译者对原文内容进行实质性补充论述或举出相反例证的,应以【*译按】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
(5)引征应能体现所援用文献、资料等的信息特点,能(1)与其他文献、资料等相区别;(2)能说明该文献、资料等的相关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6)量和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文稿中外文字符必须区分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字符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
(7)来稿被刊用后,如发现有抄袭、冒名等违反著作权法相关规定的现象,其责任由作者自负,本刊保留以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作者责任的权利。
(8)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一般标示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示2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
(9)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10)文后参考文献应为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最好用近5年的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杂志在线订阅 半年刊
主办单位:广西古代文学学会;广西民族大学国学院
¥340.00/1年
人气:6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